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为探究HIFU领域的国内发展情况,把期刊评价指标引入主题研究,进行主题被引频次、主题影响因子和主题即年指标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00-2009年被引频次不断增加,至2009年篇均被引数达到3.3次;主题影响因子在2002、2008年最大;即年指标在02和06年达到最高.可见,十年间,被引频次呈逐年增加趋势,文献交流速度无明显增长,HIFU领域整体学术水平有所提高,但文献引用、吸收和利用较之其它学科尚存在差距,学者间应加强协作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关于泛在图书馆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对论文的数量、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合作度、被引频次、研究主题和基金资助情况等方面进行剖析,揭示国内泛在图书馆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2-2011年《现代情报》高被引论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剑颖 《现代情报》2012,32(12):109-114
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情报》2002-2011年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证实少量的论文却有着较高被引频次的现象与二八定律非常符合。对于被引频次大于等于25次的高被引论文从年代分布、研究主题、研究内容、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为《现代情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4-2008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国内2004-2008年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8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共104篇,总被引频次5 705次,篇均被引频次54.85次。根据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情况,筛选出了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期刊、多产作者和多产科研机构。同时对高被引论文的产出地区和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也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了现有虚拟社区研究综述的不足,明确了使用同被引方法揭示虚拟社区已有文献内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基础上,本文利用SSCI数据库20年间(1991-2010)虚拟社区研究文献的被引数据,建立了年相对被引频次最高的30篇文献的引文数据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同被引矩阵进行了社会网络分析。分析结果很好地呈现了虚拟社区研究的主要主题领域、主题领域内的活跃文献、主题领域间的关系和各主题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F1000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总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文献的相关性。【方法】 以医学信息学和糖尿病为主题,检索2010年发表文献的F1000总分以及文章发表至今的总被引频次和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IF),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新的检索方式和计算方式下文章F1000总分与总被引频次、F1000总分与期刊IF的相关性。【结果】 2010年发表并被F1000推荐的医学信息学主题的文献共259篇,糖尿病主题的文献共169篇。2个主题文献的F1000总分与总被引频次、F1000总分与期刊IF均呈显著低度正相关(P<0.01)。【结论】F1000与文献计量学指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F1000与文献计量学指标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应将两者相结合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情报学领域内,以发表于2005-2009年且在2010年获得过引用的学术论文为基础,通过频次统计、关键词共现、论文同被引等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揭示领域内的研究主题、作者、机构和期刊,挖掘并阐释研究主题关联以及作者同被引、机构同被引和期刊同被引等关联,以求较全面地反映2010年情报学领域的科研影响力情况.  相似文献   

8.
以CSSCI和SSCI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8~2009年其中收录的有关科技期刊评价方面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研究,对该主题论文的年份分布及文献增长规律、论文期刊分布及核心期刊推定、论文被引频次分布及经典文献数量、高被引专题论文的关键词频分析及研究主题等4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国内外科技期刊评价研究正逐渐升温,网络评价将成主流;国内外科技期刊评价成果学科载体各异,研究方法取向不同;国内外高水平经典文献数量不同,国内还应有增长空间;国内外科技期刊评价研究的重点领域已形成,还需新的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9.
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后,个人碳交易研究是否还有意义?个人碳交易研究向哪些方向发展?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引文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 III,以SSCI与SCIE数据库中1996-2017年个人碳交易为主题的文献为研究对象,从个人碳交易研究历史、国家、机构、作者、发展脉络、关键词以及主题等方面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各时期共被引频次最多的文献;文章还对CSSCI来源的个人碳交易文献进行了总结,并将SCIE来源于CSSCI来源的文献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情报科学》2006-2010年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丽桃 《情报科学》2012,(4):559-562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情报科学》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数据库共收录《情报科学》2006-2010年原文2039篇,被引文献1377篇,被引率为67.53%,总被引频次为7581,单篇最高被引频次81,较少的论文拥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并且以被引频次≥21的前50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年代分布、被引频次、下载频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刘婧 《情报科学》2004,22(1):123-128
本文通过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数据库)与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数据库)检索到有关洛特卡定律与普赖斯定律的相关文献,并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整理与分析,对国内近15年来文献作者分布规律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与说明。  相似文献   

12.
王武林  龚姣  王成金 《资源科学》2020,42(11):2075-2091
当前北极航线已成为全球航运研究的重要议题,梳理其研究脉络及发展态势,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北极航线相关文献为数据基础,使用CiteSpace绘制国内外北极航线研究的合作网络图谱和关键词共现图谱,阐明北极航线研究的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结果显示:①国内外北极航线研究分别开始于2007年和1991年,在2014年和2015年成为研究热点,国内研究文献年度分布趋势与国际后两阶段基本一致;②各领域学者积极参与研究,国内外发文量最多的学者分别是李振福(大连海事大学)和Ehlers S(俄罗斯科学院),研究以个人为主,团队合作较少;③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和Russian Acad Sci(俄罗斯科学院)分别是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的核心,各研究机构间合作较少,跨区域、跨部门合作较少;④文献关键词词汇类别日趋多元化,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北极航线研究主题集中在北极航线经济可行性、北极航线对经济贸易和海运网络的影响、北极航线通航环境与安全、国家北极航线政策与实施等方面,国内外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未来北极航线领域可能出现的研究热点有北极航线与冰上丝绸之路融合、航线人文环境、航线安全、联合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俞立平  张再杰  肖成华 《情报杂志》2021,(3):201-206,F0003
[目的/意义]“以刊评文”现象长期根植于我国的科技评价中,在破除“四唯”,回归科学研究本源属性背景下,研究其局限、本质,客观对待“以刊评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分析“以刊评文”存在的问题与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建立期刊级别与研究水平的用户画像,论证了“以刊评文”的本质,并建立论文评价的比较框架,讨论了小样本论文比较、同级别大样本论文比较、同级别小样本与大样本论文比较、大样本下论文跨级别比较问题。[结果/结论]大样本情况下论文发表期刊的平均质量可以代表作者水平;机构评价时应该“以刊评文”为主、同行评议为辅;人才评价应该以同行评议为主、“以刊评文”为辅;“以刊评文”能够评价科研规模而代表作评价只能评价科研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NSC杂志(Nature杂志、Science杂志和Cell杂志的统称)从创刊至今累计撤销的297篇论文后续被引频次不降反升,说明被撤销论文可能仍有一定价值,对这一现象加以辨析可为治理学术不端提供新的参考。【方法】 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NSC杂志撤销论文的年度分布情况及趋势、论文撤销后被引频次继续增加的基本情况,并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展开相关讨论。【结果】 NSC杂志的总撤稿量呈动态上升趋势,Science杂志上论文被撤销后的总被引频次最高,甚至有多篇论文被反复撤销,绝大多数被撤销论文的引用都是正面引用。【结论】 被撤销论文被引频次不降反升并非异常,论文被撤销的缘由各异,其关注问题多数价值犹存,有些甚至可直接引发新的研究创新。被撤销论文学术价值不能一概忽视,而应加以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三大检索论文数的多少一直是科技人员所关心的事。本文介绍了2006年我国被三大检索系统检索的论文特点,分析了我国高校论文被收录情况和有些高校SCI文章收录少的原因。指出既要提高高校三大检索论文数量,又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三大检索刊源,在学风建设上做到“严谨、求实、勤奋、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提高论文数量的同时提高论文的质量,做到论文与专利并重,真正提高高校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  相似文献   

17.
国内精算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婧  华薇娜 《情报科学》2004,22(5):610-615
本文根据中文期刊数据库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到有关精算方面的文献 114篇 ,通过对这些文献多方面地整理、归类 ,并结合相关定量、定性分析以及一系列技术分析后加以总结与说明  相似文献   

18.
利用WOS数据库,对中国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北极领域研究论文(第一著者为中国作者)进行收集,在此基础上,从年代、第一著者、第一著者机构、学科、研究主题角度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最后从学科、关键词角度指出了中国北极领域的优势学科和研究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丹  王敏  甘萌雨  杨林生 《资源科学》2021,43(8):1687-1699
随着北极战略价值的提升,北极旅游热不断升温,北极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理应得到重视。本文检索了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中北极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和时区视图分析等功能,分析了北极旅游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过程,系统综述了北极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①北极旅游研究还未成规模。相对来说,国外起步较早,研究涵盖面较广,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而国内起步较晚,仅从气候变化与地缘政治等方面进行探讨,广度和深度不足。已有研究中涉及影响因素的多从目的地角度开展分析,经济水平、游客构成等客源市场方面还有待加强。②前10位北极旅游研究热点中,气候变化、治理、人为干扰、海冰、脆弱性、恢复力、旅游管理等都与北极旅游影响因素密切相关。③已有研究中北极旅游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政治政策、气候变化、旅游资源、旅游气候舒适度和管理与基础设施5类。其中,政治稳定和气候变化是北极旅游发展的前提许可和宏观影响因素。前者是北极旅游能否开展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因素,后者则是北极旅游能否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既能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又能通过对天气的影响,进而影响游客行为。而旅游资源、旅游气候舒适度和管理与基础设施则是北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十年来(2000-2010)SSCI收录的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的66种期刊中的中国大陆学者发表的455篇论文进行计量分析,包括各年文献量、期刊、著者、机构、研究主题和引文等,以期从一个侧面来反映我国大陆学者在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研究方面的科研生产量、核心期刊、核心人员、核心机构、主要的研究领域和国际影响力等信息,便于人们通过定量数据了解我国大陆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研究的现状和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