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编辑是需要对出版怀揣梦想和情怀,并长期坚守的职业.新时代编辑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把握出版方向,勇于担当新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文章从新时代出版人才发展的视角,探讨优秀编辑的职业素养,通过“远古生命的探索”丛书的出版分析编辑人的职业坚守,并对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具有公益性质的出版案例进行阐述,体现编辑人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  相似文献   

2.
刘浩冰 《出版科学》2018,26(1):121-124
《一角丛书》是著名编辑出版家赵家璧主编的第一套丛书.该套丛书在形式上借鉴西方出版丛书,与赵家璧的生活、学习经历以及求索精神息息相关.但是,该套书最初并未因新的形式而畅销,其出版畅销肇始于"九一八事变"下赵家璧紧捕热点向罗隆基、胡愈之约稿而陆续取得的,以此带动了相关图书的持续销售.在《一角丛书》出版后期,赵家璧也出于个人旨趣向名家约稿,并对出版内容做出调整,在市场实践中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依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本刊《卷首语》 2012年先后阐述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与出版担当、出版坚守和出版使命的关系.文化与出版的关系是一个经典命题,还有许多方面例如文化安全与出版导向、文化资源与出版力量、文化繁荣与出版精品、文化振兴与出版立人等,既可以在理论层面又可以在实践层面作全面深入的探讨,以充分提高认识,认真贯彻六中全会《决定》精神,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4.
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史上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出版机构,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不仅竭力传承中国文化,而且长期秉持"介绍西方文化"的宗旨,默默致力于近代思想启蒙工作,始终与中国现代文化转型与知识分子求索同呼吸、共命运,创造了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辉煌,在近代中国文化社会转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历代出版人和知识分子的不断努力下,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学术名著,从创办《世界丛书》到《汉译世界名著丛书》,从出版《林译小说丛书》到《严译名著丛刊》,硕果累累、影响深远,逐渐成为近代西学东渐、传播西学、开启民智的文化平台和学术高地。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的学术名著,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出版人的文化使命,推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思考现代文化转型的不懈追求,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5.
后疫情时代,坚守公益精神和担当意识对于编辑做好本职工作乃至履行好使命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有效引导编辑坚守公益精神和担当意识,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做大做优主题出版;完善考核机制,科学协调两个效益;聚焦队伍建设,发挥榜样示范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2012年12月27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目前该丛书已面向全国发行。《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丛书》由全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丛书共四册,80余万字,分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6月19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京沪学术论坛暨《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使命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出版史上少有的从壕中学年级小报起步最终成为出版界领军人物的大出版家.新中国成立前,叶圣陶是商务印书馆台柱、开明书店的灵魂;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出版总暑副暑长、教育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出版领域的青年编辑,应该汲取和学习老一代出版家的出版经验和风范,学习他们的担当精神,强化精品意识和工匠精神,努力成为学者型编辑;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努力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9.
由汝信先生和聂振斌先生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金雅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美学名家研究丛书》共计6卷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这也是中国美学界2012年的重要成果.这套丛书包括《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聂振斌著)、《蔡元培美学思想研究》(聂振斌著)、《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金雅著)、《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王德胜著)、《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宛小平、张泽鸿著)、《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余连祥著)6本专著. 丛书深入研讨了6位中国现代美学家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在总结中华民族美学的代表成果、发掘中华民族美学的精神传统、梳理中华民族美学的血脉学派上作出了切实的开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相信丛书的出版,将会有力地推动中国美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0.
龚明 《出版广角》2021,(6):62-64
广西教育出版社申报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家口述实录"(第一辑)项目获得了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并于2020年底全部出版.该丛书的出版使得6位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家的思想得以传承,体现了广西教育出版社的担当与责任.文章以该丛书为例,对其选题策划、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思考,以期为地方出版社打造国家出版基金精品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2011,(18):21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6月19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京沪学术论坛暨《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使命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12.
贾真 《出版广角》2021,(20):69-71
在新的历史时期,主题出版不仅是期刊服务大众的途径,也是出版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近年来,主题出版已经成为读者杂志社重要选题策划的一部分.在大众阅读多元化与期刊营销市场化的背景下,《读者》科学策划、精准发力,在主题出版方面结合自身优势,以人为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风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战略丛书”是“211”二期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媒体发展与社会进步”子项目之一“中国传媒集团的基本态势与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近年来在传媒集团经营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丛书共5本:《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战略》、《中国省级卫视发展战略》、《中国报业发展战略》、《中国出版业发展战略》、《现代传媒集团成长理论与策略》。丛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世纪出版集团发行中心发行,目前已出版发行前两本,即将出版后3本。  相似文献   

14.
林友德 《兰台世界》2016,(20):85-88
严复是极具环球眼光和时代意识的爱国思想家,对国家和民族始终自觉地葆有深切而真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从其《遗嘱》可窥探出他一生的行动与思想之轨迹,其"三民"思想极具远见卓识,充满了人本、科学、开放的精神和深切的家国担当意识,引领了一个民族的思想解放,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积蓄了最根本的能量,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开拓性意义,于当前我国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仍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磊  牛晋芳 《出版广角》2015,(11):78-79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一套大型丛书,第一辑50卷已于2015年8月全部出版.该丛书分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三个研究主题.在权威的编委会指导下,该丛书坚持长期规划,分辑出版,致力于遴选国内外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打造高端出版平台.该丛书第一辑推出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研究精品,凝聚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力量,获得了学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6.
王晓博 《中国出版》2014,(17):68-6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创新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丛书于2013年6月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出版重点选题”。郑杭生、胡宝荣合著的《包容共享:社会管理的精神内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作为丛书之一,是“社会运行派”的重要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近来深入探讨社会管理问题的一部最新力作,集中展现了社会转型急剧变迁的中国社会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本书有如下3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8月31日,中国第一套面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军队各军兵种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的大型军事丛书"中国军队系列"第一辑图书——《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行新书发布会。该丛书一问世就在国际出版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委内瑞拉德尔加多传媒出版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2001年9月,以赛亚·伯林的《俄国思想家》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第一次被引进到中国,收录在由刘东教授主编的"人文与社会译丛"丛书中。近十  相似文献   

19.
商业化时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出版误区的基础上,阐述了出版的本质与使命,认为出版人应当有社会责任与担当,有文化追求,有出版家的胸襟,去构建民族精神,塑造文明社会;并从出版者的角度提出了出版人的文化追求体现在办社的发展战略、产品的创新以及出版物的质量上.  相似文献   

20.
林雁 《编辑学刊》2021,(6):70-76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印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分析了"双减"政策对于学校、学生、教师和家长等相关社会角色的影响,继而提出在"双减"政策下教育出版单位的机遇与挑战、使命与担当.教育出版单位应充分发挥教育出版优势,着力打造课后服务品牌,做好校园拓展阅读服务,重视教材教辅的品牌建设与转型,打造课外活动和研学实验基地以及招贤纳士储备教育出版精英人才等,实现教育出版更高质量的优质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