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于2010年推出的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旨在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因其独特的创意、精心的策划、精良的节目制作和全新的婚恋交友模式受到观众和网友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全国卫视节目的收视冠军。自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截至2010年6月6日,共播出34期节目,共取得30多次同时段第一名,  相似文献   

2.
王婧  张歌燕 《东南传播》2010,(7):154-156
2009年年末至2010年的现在,电视交友节目在荧屏上火爆一时。本文以2009年收视率排名前五位的省级卫视及首先开播新一轮电视交友节目的山东卫视旗下的各档电视交友节目为样本,通过对此类节目兴起的背景、呈现样态、特征等内容的分析,发现新派电视交友节目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场偏离了"情感"和"交友"主题的电视真人秀。  相似文献   

3.
赵作为 《传媒》2016,(24):65-66
现代社会大龄青年婚恋难问题一直是家庭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关于婚恋交友的电视、广播节目也迎合时代需要进入繁荣发展时期.河北新闻广播推出的一档婚恋交友节目《有缘天空》,开创了以广播节目为中心,主持人牵线搭桥、微信社群运营和线下交友活动配合等新形式,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在京津冀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2010年江苏卫视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一经开播,就因参与嘉宾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的出位言论而备受关注,高收视率一直伴随着对节目的质疑.本文将梳理了我国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发展轨迹,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晏国俊 《新闻世界》2011,(10):214-215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2010年1月全新推出的一档婚恋交友节目,自开播以来,短时间内迅速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掀起相亲节目收视率新高。在场域视野下解读《非诚勿扰》,不难发现这一档节目不仅受到各种场域的控制,背后还隐藏着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论情感类电视节目的精神价值与媒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类电视节目是指以谈话、记录和事件重构等多种手法表现、展示和关注人类情感的节目。①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情感类电视节目已经走过了多个阶段,在其节目模式上大致可以分为婚恋交友类情感节目、谈话讨论类情感节目、故事演绎类情感  相似文献   

7.
张蓓 《当代传播》2012,(6):42-44
本文采用南京297名女性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女性农民工媒介交友节目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农民工总体上对于媒介交友节目参与意愿不强。进一步对文化程度、年龄、婚姻状况、进城时间、媒介接触等因素与媒介交友节目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类别女性农民工在媒介交友节目参与意愿上存在一些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交友约会类节目有《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爱情来敲门》《缘来是你》《为爱向前冲》《相亲才会赢》《凡人有喜》等近十档类似节目。交友约会类节目“当红不让”地受到了电视台和观众的双重青睐。然而,在此类交友约会类节目火爆的背后隐藏着三大危机,有的危机对节目的存亡来说很可能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电视交友节目兴起于上世纪末,后遭遇发展瓶颈。十年后《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节目凭借新的时代元素大获成功,开启了"后相亲"时代。与传统的电视交友节目相比,当下的电视交友节目中主持人、嘉宾分别掌握的话轮长短、数量、比例以及二者之间话轮的转换方式都发生了变化。《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作为电视交友节目的领跑者,其话轮控制和转换的规律对其它类似节目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一档新型婚恋交友节目,自今年1月15日开播以来,以其轻快的节奏和有争议的话题,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但该节目涉及私密性较强的个人情感,在保护个人隐私等方面,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下面,本文将从传播伦理角度入手,对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于仰飞 《今传媒》2011,19(1):75-76
自1988年山西电视台的《电视红娘》节目到2010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我国婚恋交友节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而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格外引人关注,自开播以来,收视率稳居同时段综艺节目的前列,同时也掀起了新一轮荧屏交友的热潮。本文试图解析新派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热播的原因,以及探讨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江苏卫视推出的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无疑是2010年最为火爆的电视栏目之一。这档节目自从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后,各种各样的讨论、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甚至中央媒体也对其进行相应的表态。  相似文献   

13.
谷岩  胡哲 《新闻爱好者》2011,(4):122-123
婚恋交友节目能在沉寂十年后卷土重来,并得到受众的认可,除了社会的需求外,同样重要的是此类节目在节目理念、节目形式、节目内容上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与特点,这些创新与突破改变了婚恋节目以往较为传统与单一的面貌,牢牢吸引住了受众的眼球,同时也悄然将婚恋交友节目由生活服务类节目转变为一档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14.
宋菲菲 《报刊之友》2010,(12):167-168
江苏卫视的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一经播出,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收视率居高不下,迅速走红,其评论也褒贬不一。本文从消费文化入手,展示了消费文化的主导下节目内容、形式、样态上表现出来的特征,结合大众媒介的功能和社会的现实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婚恋交友节目能在沉寂十年后卷土重来,并得到受众的认可,除了社会的需求外,同样重要的是此类节目在节目理念、节目形式、节目内容上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与特点,这些创新与突破改变了婚恋节目以往较为传统与单一的面貌,牢牢吸引住了受众的眼球,同时也悄然将婚恋交友节目由生活服务类节目转变为一档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16.
婚恋交友节目能在沉寂十年后卷土重来,并得到受众的认可,除了社会的需求外,同样重要的是此类节目在节目理念、节目形式、节目内容上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与特点,这些创新与突破改变了婚恋节目以往较为传统与单一的面貌,牢牢吸引住了受众的眼球,同时也悄然将婚恋交友节目由生活服务类节目转变为一档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17.
林玲 《东南传播》2013,(8):62-63
2010年以来,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和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为代表,在中国的电视荧幕上掀起了一股"电视相亲"热潮。与以往的"电视相亲"节目不同,这些节目以一种全新的婚恋交友节目类型出现,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同时也吸引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很显然,这种节目类型在中国电视节目类型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一个显著的个案。本文从"80后"、"90后"的情感婚恋、价值观念的呈现与交锋、具有"品牌效应"的主持人选择两个层面展开论述,试图探究新的婚恋交友节目热播背后的动因。  相似文献   

18.
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出现为剩男剩女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和交友的平台,同质化、缺少创意,娱乐过度、服务性少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一些交友节目引入了创新元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婚恋情感类真人秀节目,是一种以真人秀为载体,以婚恋交友、情感访谈,游戏竞技等多种形式展现当代社会人们情感选择、婚姻矛盾、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电视娱乐节目。该类型节目将"情感"这一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与真人秀相结合,同时融入游戏,访谈,真人扮演等元素,"秀"的不只是自己和才艺,还有个人的价值观、择偶观、婚恋观,甚至是婚姻生活。真人选秀类节目在持续火爆了两三年之后已经给人以无限的"审美疲劳",开辟一片新战场的,引领我国电视下一个潮流的,也许就会是这个充满了"多元化"意味的婚恋情感类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20.
电视相亲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受众分析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自今年1月,湖南卫视推出婚恋交友真实秀节目<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开播收视率节节攀升,近10家卫视随即播出相亲或交友类节目,"相亲热"一时再度席卷中国电视荧屏.① 面对火爆的电视相亲节目,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一方面,有人认为当下电视相亲节目实现了"相亲与娱乐"的融合,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另一方面,有人严厉批判节目所传播的畸形"婚恋观",担心年轻人的审美观、价值观由此受到负面影响,并忧虑社会主流价值观遭受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