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及东、中、西部之间的差异,对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鼎盛 《情报杂志》2004,23(7):50-52
在分析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指数的基础上,对地区信息化发展的差距进行衡量。通过将信息化指数与一系列相关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知识发展水平、开放度和区位优势等)进行回归分析,总结出信息化发展差距的原因,针对现状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区域信息化指数的构建与西部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跃 《情报杂志》2007,26(2):107-110
探究了信息及信息化对一个地区的意义,提出了侧重于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和具体测度方法,比较了东部与西部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状况。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和反映信息化发展水平各指标差异程度的规律性关系,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
关彬  董科 《内江科技》2010,31(3):114-114,140
21世纪人们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发展水平越来越成为衡量各个领域实力的标准,教育信息化建设也被推向了高潮。目前,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在信息共建共享方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文章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指出MIS系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它在高校信息,艺建没和管理过程中发挥这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概率信息化测度权重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针对信息化水平测度权重确定主观赋权方法的不足,在分析概率与权重具有内在同质性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概率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权重模型.依据国家2001年公布的信息化水平数据,应用该模型测算出我国部分省市信息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值.理论分析与实例测算检验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权重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水平测算方法的改进及实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 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测算方法及其评价 信息化的宏观测算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水平的定量方法.信息化水平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国外一些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理论上的进展,并应用于实践中.其中日本学者小松峙清介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法是较有影响的测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全国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测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苏君华  孙建军 《情报科学》2005,23(6):817-822
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文根据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以及信息化的6要素制定了信息化评价指标,并对全国各省市信息化建设进行测度,分析其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郭爱华 《情报杂志》2006,25(8):91-93
对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量化评价是衡量与反映一定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国际上比较著名的几种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进行比较与分析,阐述了信息化发展水平量化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信息化水平测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根据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以及信息化的六要素制定了信息化评价指标,并对江苏省信息化进行测度,分析其信息化发展水平,并与全国各省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变权系数的我国地区信息化测度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因果  李新春 《情报杂志》2006,25(2):107-109
提出了一种主观权和客观权相结合的我国地区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2002年各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并对地区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影响地区经济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浅谈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爱红  梁春艳 《情报科学》2000,18(4):336-337,349
本文分析了信息社会图书馆的特点,探讨了图书馆信息设备的利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商业秘密引进中的信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凤  岳亚  于淑华 《情报科学》2000,18(2):147-149
本文在关注商业秘密引进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的同时,分析了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及产生原因;并从信息对策论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络信息资源模式服务创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创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性质、内容及技术要求,综述了现行几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模式的个性化服务,同时对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个性化服务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怡 《情报科学》2000,18(9):779-781
本文分析了信息经济的涵义,回顾了有关信息经济研究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观点,提出了未来信息经济学研究领域中有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信息传播中的负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玉宁 《情报科学》2003,21(1):19-21,32
在信息时代,信息量的剧增和信息共享给我人带来更多有用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隐患,信息污染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对信息传播中由于信息污染问题所带给人们的种种负效应进行分析,并从信息传播角度和环境角度论述信息污染的原因,从宏观与微观调控提出对信息隐患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周毅  高峰 《情报科学》1998,16(2):159-168
文章运用经济测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对近年来苏州市的信息经济规模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苏州市的社会信息化指数进行了估算。并将苏州市的有关数据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根据定量、定性分析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推进苏州基本现代化的若干信息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信息资源规划的重要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尚民  刘文云 《情报科学》2002,20(6):605-606,615
目前我国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原因在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不得法。本文分析了信息资源规划的重要性及其难度,提出了对信息资源规划采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我国科技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及青海省科技信息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孟雪梅  乔立春  罗春水 《情报科学》2001,19(1):51-53,56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引进科技文献的必要性、特点和渠道,指出了我国在科技文献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大力引进科技文献、实现文献共享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敏 《情报科学》1998,16(6):521-525
本文概括叙述了我国的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优势,分析了网络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以及信息资源建设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