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与社会的关系,二是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中,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社会要支持教育事业。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中,要根据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培养为本阶级服务的各类人才。我国的教育改革是发扬优势、革除弊端、大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教育学是研究培养人及其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诸如教育与新生一代发展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社会生产方式与教育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诸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教育、教学中一般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发展而带来的  相似文献   

3.
思政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思政教育的价值建立在思政教育与人的关系上。以“人”的维度思考思政教育的价值形态,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是实现思政教育价值的实践策略。思政教育要立足人的社会利益关系,从社会总体形态出发推进思政教育改革,使思政教育向有利于人的发展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鸿雁 《上海教育》2009,(15):75-75
历经新中国教育发展全过程的吕老,总结70年教育工作的体会时说:"集中起来可以讲两点,第一点是认识到教育和社会的关系,第二点是认识到教育和人的关系。"吕老解释说:"因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要为社会方方面面服务,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教育又要为人的发展服务,所以研究教育必须要了解社会、了解人。”当前社会在不断发展,可以预见的是“信息技术和脑科学肯定会给教育带来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规律具有层次性。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在教育研究中,对基本规律掌握得好、运用得当,可以得到较好的研究成果;而如果掌握不好,运用不当,则可能犯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  相似文献   

6.
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规律具有层次性。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在教育研究中,对基本规律掌握得好、运用得当,可以得到较好的研究成果;而如果掌握不好,运用不当,则可能犯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  相似文献   

7.
高源远 《考试周刊》2013,(58):182-182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的培养,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培养就是要实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完成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人的发展是根本问题,人的发展对于社会与教育提出了相应要求。由此可以看到教育、社会、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而人又是社会中的人,对人的教育就是使其最终融于社会、改造社会,而教育也就通过对人的教育完成对社会的服务与影响。这三者相互关联,人在社会中的发展使教育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最终使人全面且具有个性地丰富社会,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8.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来看杜威的教育社会学思想,可以发现,个人与社会是一种有机关联的关系,社会是个人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个人应对社会负责并作出自己的贡献;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人的一种民主生活活动;教育是联系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纽带与桥梁;社会应为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教育是实现社会民主生活方式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成才之路》2011,(22):2
潘懋元语录⊙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教育活动,既要遵循教育自身的内部规律,又要受外部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人性的善恶谈当今之合作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艳华 《教育探索》2000,(12):33-34
合作教育是教育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人性的善恶出发,探索合作教育问题。  一、人性的两重性与人的发展  教育面对的是人。因此,任何教育理论必然要对人性作出某种探索。人之为人,是双重存在着的。一方面,作为他自身而存在,另一方面,又必然地无可避免地存在于他所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之中。而且在其生存过程中,是需要各种条件的,而对人生存和发展有积极价值的条件,便是人们经常提到的“利益”。人的生活离不开利益,要经常处理种种利益关系。如何对待与…  相似文献   

11.
人的教育是以人的潜能为发展基础,通过人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非人教育是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通过价值限定,实现人的工具化的过程。决定人的教育或非人教育主要体现在六大教育关系的处理上:一、潜能与发展关系;二、自我与需要关系;三、个性与共性关系;四、人与才关系;五、情与理关系;六、自律与他律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价值     
教育的价值问题,同教育的本质问题一样,也是教育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教育的价值,就是对教育的社会功能,作哲学思考,从总体上研究教育在社会有机体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以揭示教育同社会和人的价值关系。一、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发展要深刻全面地理解教育的价值,有必要对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作一番概括的历史考察。(一)价值和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的教育是以人的潜能为发展基础,通过人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非人教育是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通过“价值限定”,实现人的“工具化”的过程。决定“人”的教育或非人教育主要体现在六大教育关系的处理上:一、潜能与发展关系;二、自我与需要关系;三、个性与共性关系;四、人与才关系;五、情与理关系;六、自律与他律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讨论中小学教育与新国学之间的关系,前提是要明确学校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人的教育,是为了人一生发展的教育。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学校教育是把一个"自然人"通过教育,变成为能适应社会,并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章太炎先生在《国学概论》中对国学有个粗略的论断,即"一国所有之学也",即一个国家所有的学术或文化,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而"新国学"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具传统性与时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是人为规定的 ,而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研究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准确把握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 ,对于正确制定教育政策 ,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从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入手 ,分析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取决于精神生产力的发展程度马克思在关于生产力发展的研究中 ,把生产力中人的因素 (人及其知识 ,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 )称之为主体生产力 ,把物的因素 (劳动资料 )称之为客体生产力。主体生产力是社会个人在…  相似文献   

16.
伦理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伦理视角考察我国的教育目的,就是要考察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否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然而,我国教育目的中存在的官方主导话语权、国家主义价值取向以及忽视对自然关系的处理,使得我国的教育目的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伦理善。  相似文献   

17.
伦理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伦理视角考察我国的教育目的,就是要考察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否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然而,我国教育目的中存在的官方主导话语权、国家主义价值取向以及忽视对自然关系的处理,使得我国的教育目的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伦理善。  相似文献   

18.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首先,是要学会做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人在社会中必定与他人建立关系,怎么使这个关系正确而完好地建立起来,以参与共同生活,通力合作以  相似文献   

19.
人的发展从对人的、物的依赖关系发展到自由个性阶段,人的主体性生长随之经历一个由弱到强、由局部人的主体性到多数人的主体性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性是伴随着人的社会性的新发展,是主体性与社会化的辩证统一,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具有一种同构关系,人们必须破除一切依附关系和依附观念,增强自主观念和自主能力,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愿望,自主地从事生产经营和市场交换,人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的进步,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可教育性与发展形成了一种因果关系,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不能脱离社会需要孤立地发展.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实效性,必须确立主体性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池田大作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关于创造人生的态度、意义方面的潜能,使人在德性方面不断创新;教育的内容应更多关注学生的人格和心灵方面;教育的作用是通过人的改造影响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关系,要做到教学相长,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育与社会之间要相互支持,同时教育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