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体育舞蹈     
G836.G804.49体育舞蹈对妇女体重指数和腰臀比的影响=Theinfluence of sports dance on women's BMI and WHR[刊,中,A]/周盛发(上饶师范学院)∥中国体育科技.-2003,39(5).-47-48图2参9(XH)体育舞蹈∥女子∥体重∥影响 通过对上饶市体育舞蹈协会部分中、老年女会员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得学生的运动机会在不断减少,因运动减少导致的体质下降及相应健康问题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本文以广州市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的体重指数、腰臀比特点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旨在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体重指数、腰臀比及体育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运用健身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达两年的河南大学186名老教师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指标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坚持按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可使老教师、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指标发生良性改变.有利于改善老教师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强体质,为老教师科学锻炼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人体测量学、生物电阻抗法对运动训练专业105名大学生进行体成分测量并探讨体脂含量和不同身体指数对运动员营养状况评价的相关性与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身体指数对运动员营养状况的判别结果不尽相同;BF%与各指数的相关性依次是:腰臀比〉肥胖度〉劳雷尔指数〉BMI〉克托莱指数。腰臀比、肥胖度、劳雷尔指数对运动员营养状况评判方面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建议:在不具备体成分分析仪的情况下,可选用腰臀比、肥胖度、劳雷尔指数替代BF%、BMI指标,在应用时要注意特殊身材个体的处理,不宜使用克托莱指数判别运动员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运动联合足反射区按摩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动联合足反射区按摩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3名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按摩组和运动、按摩组,实验组分别应用运动、足反射区按摩及运动联合足反射区按摩方法干预24周,对照组不做特殊干预,实验前、后分别检测受试者体重、身高、腰围、臀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计算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统计分析各组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及实验前、后比较,运动组、按摩组体重、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运动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按摩组总胆固醇明显降低,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及实验前、后比较,运动、按摩组体重、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腰围、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按摩组与运动组比较,运动、按摩组与按摩组比较,都表现为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及足反射区按摩均能降低糖耐量降低患者体质指标、血糖、血脂,降低其转变为糖尿病患者的风险,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体质的影响,将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测定的心率、血压、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运动组的多项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通过科学分析得出结论:运动疗法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体质,坚持经常性运动锻炼是积极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温州市区经常参加有氧锻炼的180名老年人为实验组,同一城区无锻炼基础的200名老年人为对照组,研究有氧锻炼对老年人身体形态、体脂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常参加有氧锻炼的老年人,在身体形态上发生变化,胸围腰臀比增大,瘦体重增加,体重指数和体脂%明显小于对照组.表明经常参加有氧锻炼,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形态和体脂成分,延缓衰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成人腰臀比与某些形态、机能和素质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飙  姜文凯  汤强  许浩  王梅 《体育与科学》2002,23(6):56-58,63
利用江苏省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20-69岁26,617个成人样本,研究腰臀比过大对某些形态、机能、素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腰臀比可作为独立客观反映身体脂肪分布特征的体成分指标;腰臀比越大,体重越大,腹部皮褶越厚;腰臀比增大其血压升高趋势显著,心肺功能也越差;腰臀比增大能使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灵敏和反应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研究对象为哈尔滨市第六医院康复科402例膝关节慢性创伤患者(2005年~2010年),数据采集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膝关节慢性创伤、体质指数、腰臀比。根据性别不同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通过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标准对患者的肥胖程度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结果显示男子通过腰臀比定义为肥胖的往往高于女士。腰臀比在评价受试者肥胖的比例明显高于BMI测定结果(P〈0.05),尤以男性突出。在膝关节慢性创伤患者中,腰臀比(WHR)与男性、女性膝关节骨关节慢性创伤的患病率存在显著性相关,男性患者达到了非常显著行相关,而体质指数(BMI)没有达到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人身体形态和机能的锻炼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实验后发现,老年人腰臀比指数明显下降,肺活量指数比运动前有增高的趋势,安静心率降低,血压偏高的受试者实验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恢复到正常范围,表明科学健身运动对增强骨骼肌,改善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广西重竞技小级别优秀运动员体成份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黄立新  曾伟  蒋琳 《体育科技》2006,27(4):56-58
对广西重竞技小级别5个项目48名运动员进行体成份分析,结果发现:男子项目中,举重运动员的BMI、体脂百分比及腰臀比均明显高于古典跤、自由跤和拳击,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子项目中,BMI和腰臀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提示举重运动员应加强体成份控制,同时,有必要建立不同运动项目体成份的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数理统计、比较等方法研究体育舞蹈对中老年女性超重与肥胖者的身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6周有规律的体育舞蹈练习,中老年女性超重与肥胖者体重明显减轻,BMI值降低;锻炼后身体皮下脂肪减少,腰腹部脂肪堆积现象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体育舞蹈肢体语言的结构由动作、舞步、步型、组合与套路组成;从时间特征分析,体育舞蹈在时间形式中呈现的"形"是真实可见的;从空间特征分析,体育舞蹈肢体语言可分为广义性空间和狭义性空间;体育舞蹈肢体语言意象性特征是由人的肢体动作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体育舞蹈的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舞蹈是一种体育与舞蹈相结合的艺术,它通过肢体语言,在有节奏的律动下体现一种意味深长的意境,同时也体现出了作为一项运动,区别于其他艺术而特有的那种运动美,这些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欣赏。本文就体育舞蹈中所存在的"美"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为能够更好的欣赏体育舞蹈,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或训练时更好的把握体育舞蹈的美,以及培养体育舞蹈练习者创造美的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我校参加健美操、体育舞蹈选修课及不经常运动的非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身体成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健美操、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身体成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从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来看,体育舞蹈具有明显的减肥效应,而健美操练习则能更有效地增加肌肉的重量。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的提高。体育舞蹈又被称为国际标准交谊舞,这种舞蹈对人的身体健康及交流联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样,体育舞蹈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近些年来体育舞蹈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高校中体育舞蹈课程现状,并且为今后体育舞蹈课程活动更好地展开提出了一些发展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同辉 《精武》2012,(11):78-78,80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起的体育项目。它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文明社会里的一种高雅活动。原名国际标准准际舞,它内涵丰富,融艺术,体育,音乐,舞蹈,服饰于一体,涉及范围广,是健与美结合的运动项目的典范。按舞蹈的风格特点和技术结构,体育舞蹈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标准舞和拉丁舞。按竞赛的项目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标准舞,拉丁舞和团体舞。体育舞蹈具有体育特点、艺术特点、竞赛特点、对大学生具有教育意义、锻炼意义,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是大学生的自娱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体育舞蹈运动的项目特征出发,试图剖析体育舞蹈运动技术与专项体能的关系,探索分析出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的身体形态特征、生理机能特征及专项身体素质特征,为科学合理的开展专项学生的体能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体育舞蹈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集健身性、娱乐性、艺术性于一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可以提高学生体质,陶冶学生身心。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舞蹈的发展水平还较低。本文通过阐述体育舞蹈的起源、发展与功能,探讨了其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梁莉  凌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2):89-90,100
为探讨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素质和生理机能的影响,随机抽取广西师范大学等3所高校共60名女生进行20周的体育舞蹈锻炼,对锻炼前后身体形态、素质和生理机能等一系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长期的体育舞蹈锻炼能使受试者的胸围、腰围、大腿围有明显下降(P〈0.05),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台阶指数、单足支撑(s)明显提高(P〈0.01),晨脉、动脉血压明显下降(P〈0.05);肺活量、VO2max明显提高(P〈0.01)。结论:长期的体育舞蹈锻炼能有效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明显增强呼吸系统、心肺功能,并显著提高女大学生的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及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