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什么是基础学位制度 英国政府在2003年1月发布的<高等教育的未来>白皮书中,计划通过扩大高等教育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计划把高等教育入学率扩大到50%,其中把扩大基础学位作为高等教育增长的一个途径.随后,政府又在2003年10月发布了<基础学位--满足高水平技能的需要>(Foundation Degrees:Meeting the need for higher level skills)的文件,为基础学位的实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决定进一步扩大基础学位计划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同时,达到扩大高等教育入学规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英国基础学位是由英国政府2000年正式公布实施的新的高等教育资格认证方式,这是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劳动力的强烈需求而对高等教育学位制度实施的改革,通过对英国的基础学位制度、实施情况及其特点的介绍分析,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借鉴英国基础学位课程的成功经验,从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实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础学位是2000年英国政府正式公布的新的高等教育资格认证方式,目前已经在英国全面展开。基础学位的推行是为了适应英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是英国大学新时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倡导“第三条道路”的英国工孝政府的政治选择,体现了高等教育与企业合作理念的发展,反映了当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流思想,对我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础学位是由英国政府2000年正式公布实施的新的高等教育资格认证方式,是英国大学新时期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介绍英国的基础学位制度,并进一步分析其现实意义,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英国基础学位制度的发展状况,借鉴其成功经验,从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07,(5B):41-41
从2007年5月1日开始,在英国受承认的高等教育机构攻读任何专业并取得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的留学生,毕业后均可留在英国一年找工作,没有任何成绩的限制。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DFES)部长近日签发了“国际毕业生计划”International Graduates Scheme(IGS)。该计划将替代原“理工科毕业生培养计划”,为更多赴英留学生提供更宽松的毕业留英机会。一年后学生可以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6.
一、英国政府助学金和贷款计划的由来及政策本世纪60年代是英国历史上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仅就大学来说,这10年间建立的大学数量相当于过去的总和。其原因是,二次大战结束后,英国深感高等教育技术落后  相似文献   

7.
英国海外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实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英国海外研究生奖学金计划是英国政府为在国际范围内争夺顶尖人才、确保夯实其科研基础和发展高等教育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对该计划的时代背景、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及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翔实的考察,对我国吸引培养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一定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月度扫描     
《留学生》2007,(6)
从今年5月1日起,在英国受承认的高等教育机构攻读任何专业并取得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的留学生,毕业后均可留在英国一年找工作,没有任何成绩的限制。据了解,英国政府教育技术部(DFES)部长在3月28日签发了"国际毕业生计划"InternationalGraduates Scheme(IGS)。该计划将替代"理工科毕业生培养计划",为更多赴英的留学生提供更宽松的毕业留英机会。据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官员介绍,申请人可在学生签证有效期内在英国提出申请,将填妥的申请表和  相似文献   

9.
正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014年4月3日报道,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调查显示,学位课程信息网站的"信息爆炸"导致一些学生得了"选择困难症"。英国政府曾在《2011高等教育白皮书——"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系统》里许诺,要为申请学位课程的学生提供更加详细、充足的课程信息,且于2012年开设了Unistats网站,为学生提供关于课程满意度、教学时间、学科比较、毕业后的平均工资水平等方面的调查数据。近期,英国  相似文献   

10.
基础学位计划是英国政府为吸收具有一定学历层次或者工作经验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项举措,是英国高等教育的一种资格认证方式。基础学位由于其与产业联系密切和基于实践的学习方式而成为继续教育阶段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阿斯顿大学的动力基础学位正是践行了基础学位的基本理念,培养了一批产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及其启示   总被引:80,自引:7,他引:80  
“信息素养”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各个国家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尤以信息技术发达的美国为代表。美国在制定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之后,续而又在2000年制定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该文主要介绍“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我国目前高校计算机课程的理性思考和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设高水平成都大学是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和奋斗目标,是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客观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题中之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学科交叉、校城互动、产学研一体的"三维融合"发展模式和机制,更好地推进学校提升质量、凸显特色,引领高水平成都大学的建设,加速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实现这一愿景,我们需要在阐明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价值逻辑基础上,厘清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下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内外部共在影响关系。然而,目前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存在惯性思维与片面价值取向、职业教育内外关系离散与冲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变化等问题,阻碍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程。高水平高职学校需要将“三主体联动”和“四要素融通”内嵌于“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助力育人理念革新,依托专业建设加速人才培养提质进程,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进人才培养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陈莹 《比较教育研究》2018,40(4):94-100
在"工业4.0"背景下,工作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知识.这一变化极大地冲击了德国教育体系.由此,双元制职业教育出现了学术化的发展趋势,而高等教育日益职业化.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共同原则,"广义的现代职业性"成为德国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引入"广义的现代职业性",旨在促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融通,满足"工业4.0"对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医教结合是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教改的主要方向,医学基础课程也应与之相适应.笔者对我市病理检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结合我院教改实际,提出了在医学基础部设立“临床病理检验中心“设想,籍以拉动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和产学研结合.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如何适应市场经济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是职业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教师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质量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 ,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潘磊庆  张伟  屠康 《科教导刊》2020,(3):66-68,180
本文对食品工程专业背景,研究生培养方案,社会认可度等现状进行分析,查找当前情况下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在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实际出发,围绕高校供给侧教育改革方针,积极改革课程设置,增强师资团队实力,提高硕士实践能力,学习发达国家高水平培养模式,基于供给侧理念,构建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综合素质,使其符合市场、企业、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层面上的一种育人模式,是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就《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而言,课程改革应当结合实际,坚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完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重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进行工学结合的重要性,结合旅游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讨论了专业进行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旅游英语专业工学结合的创新形式,以培养出更多市场需要的复合型旅游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