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安排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这里所说的“空间与图形”知识主要是指几何初步知识.在小学.学生要学习的一些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初步知识,都是把各种对象从具体的事物变成抽象的几何形体.其中,学生要学习的数学名词术语多,概念抽象难记,计算易混易错.如果教师只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从“书本到练习”,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学生就难以形成明确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概念,越学越感到概念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2.
《新数学课程标准》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有几个核心概念,主要有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学生在这个领域学习中建构对图形的认识,从不同维度测量图形,明白图形运动的主要方式,确定图形的位置关系。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空间观念,借助几何直观探究问题和寻求方法,在不断的探索思路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课堂是师生交往互动的主阵地,唯有立足课堂实践组织学习活动,方能落实核心概念。一、在整理沟通中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专注于学科知识的学习,更要在现有思维的基础之上发掘自身的学习能力。其中在学习“图形与几何”的时候,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感知能力,通过实物观察、虚拟想象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篇在分析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空间观念现状的基础之上,对进一步渗透学生的空间思维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基于经验的建构过程.尤其是学生在“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学习。即是通过一个充满体验、探索的过程,不断完善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够系统、立体的知识结构和几何概念上升发展成为一种空间观念。所以人们常说对空间观念的培养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靠的是悟。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接触到立体图形时,学生往往会混淆“面”与“体”的概念关系,这是因为学生缺乏空间感,因而造成了学生理解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困难。因此,如何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是学习几何立体图形的关键钥匙。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小学图形与几何课程教学,要注重学生从现实生活空间探究图形与空间的性质和变化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在教学图形与几何这部分内容时,要合理巧妙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方式,从多种角度认识图形的形状、大小、变化和位置关系。教师应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借助直观感受发展形象思维,形成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将形象思维转换成抽象思维和推理意识,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7.
汤一梅 《陕西教育》2011,(10):59-59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四大领域之一.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几何概念教学中,如何使概念教学更加灵动,使学生全面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呢?  相似文献   

8.
几何教学目标之一是发展空间观念。通过“空间与图形”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物体或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学会运用测量、计算、实际操作、图形变换以及简单推理等手段,解释和处理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9.
图形的认识作为“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图形概念学习为主,是学生后续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小学生在建构图形概念时具有直观性、探究性、实践性及层次性的特点。教学时既要考虑学科知识本身,也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提供适宜的学习材料,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薛群 《天津教育》2020,(7):124-125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图形与几何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等。其中“理解型”实验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理解,“探究型”实验有助于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深入探究,“验证型”实验有助于深刻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猜想。作为教师,要找准“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与“数学实验”连接点,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数学实验,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蔡虹 《教育导刊》2004,(19):47-48
“做几何”是数学课程改革中“做数学”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一个体现,是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变换过程,使他们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中体验探究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这也就是让学生在动态中“发现几何”,发现几何知识的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练习课是为巩固数学学习效果,通过适量、适度的练习题,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形式.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练习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题,在落实“四基”的基础上,利用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图形思考、想象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客观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其中“图形的认识”是“空间与图形”中的一部分,学习它可以让学生掌握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从而在头脑里进行空间形体的分解与组合,进而发展空间观念。那么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图形的认识”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希望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七年级北师大版数学课本的主体内容框架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部分,其中“空间与图形”部分就是常说的几何内容,是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在七年级《数学》(上册)中,“空间与图形”仅仅涉及了简单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认识问题。而在七年级《数学》(下册)中,才接触到了真正平面几何的内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复习,本着重就七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三部分几何内容,从概念、重点、难点、考点、典型题目和问题的分析与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儿童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儿童的空间观念,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几何形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表象是由感知到概念间的“阶梯”,具有直觉性和概括性。在小学阶段如何促使学生获得空间观念的积累,逐步形成空间想像力,发展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师在“空间与图形”这个学习领域中要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板块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且这一板块内容也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轴对称的再认识”是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深化学生对对称本质的理解,以实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目标,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何教学目标之一是发展空间观念。通过“空间与图形”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物体或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学会运用测量、计算、实际操作、图形变换以及简单推理等手段,解释和处理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8.
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备的基础能力,其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作为教学的核心之一。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的发展,还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创新创造。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导其经历自主探究过程,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逐渐树立空间意识,并以此为依托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将空间与几何改成图形与几何。"几何直观"是重新修订后新加的一个核心概念,借助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由图形的直观性更加形象地学习数学。几何直观是一种能力,不仅锻炼学生利用实物去解决实际问题,几何直观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相似文献   

20.
鉴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国际上几何学习内容的更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几何方面做了很大的调整,从“几何初步知识”到“空间与图形”,《教学课程标准》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展到生活的空间。强调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结合,促进空间与图形部分在要求、内容和呈现形式上的变化,使得小学数学教材空间与图形呈现以下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