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英汉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结构体和英汉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化的方式、过程、程度以及形态。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英汉反义举对词汇的语法化机理与语法化的结构基本相同,但英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化的形态呈隐性,语法化程度较低;汉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化的形态呈显性,语法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意义虚化,表示语法功能的成分这一过程或现象.汉语语言学界将它称为"实词虚化".因为几乎所有的介词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所以本文着重分析了几个有代表性的英汉介词的语法化及其进一步语法化过程,并指出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汉语“和”与英语and的语法化过程都可以归纳为:动词→介词→连词。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对比分析它们语法化的过程、原因和理据,发现不同的人类语言的结构类型,在语法化的演变途径上具有一些共性,其机制是人类对语言的相同认知。同时认为,“和”与and的语法化过程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促使研究者在语法化领域具有不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英语和汉语虽属于不同的语系,然而都有被动语态的语言现象,本文通过对英汉被动句对比在结构、形成、意义、语法功能上进行对比,证明了英汉被动句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英语和汉语虽属于不同的语系,然而都有被动语态的语言现象,本文通过对英汉被动句对比在结构、形成、意义、语法功能上进行对比,证明了英汉被动句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在句法功能上,隶属于汉语副词的程度副词既与大多数副词具有共性,也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依据历时的观点来审视,程度副词的句法分布和句法功能都在不断地扩展之中。在组配自由度上,程度副词所表量级越高,组配自由度越高,而所表量级越低,组配自由度也越低,即"高量优先,低量受限"。这种差异的存在跟具体程度副词的虚化时间和语法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一般而言,简洁用词和英语词汇量有关。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写作中出现的重复、拖沓现象在更大程度上是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忽略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用词习惯而致。通过英汉重复、词化程度、常用词类及固定表达等方面对比,可以很清楚看到汉语思维对英语写作简洁用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附着化是一个实词演化为附着形式的过程,英语的助动缩略形式"ll"和汉语复数标记"们"都是由实词逐渐虚化为附着成分的.论文尝试运用语法化的理论,解释 "'ll"在句法形态层面上引起的"不一致"现象和"们"的"语法词缀"说所遇到的困难 ,通过对比影响二者附着化的相关因素来分析各自的语法化特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量词的应用既是汉语的一个显著特征,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以《西游记》英汉对照本为载体选取其中的动量词为研究对象,着重对比了汉语动量词与英语表动量结构的语法分类及特征,探讨了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及成因。  相似文献   

10.
昆明话“掉”在动结式的结构中,已经具有表完成的“体”助词的语法功能,这是实义动词“掉”的虚化,即语法化现象。在语法化的过程中,“掉”的实在的语义是虚化的基础;其使用的固定位置是强化并产生语法功能的外在原因;汉语双音节化的是语音方面的另一个促其语法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毫无关系的各种语言中存在着几条特殊的语法化路径,它们最终形成语法功能相同的语法结构。语法化的同时通常也发生主观化。语法化程度和主观化程度呈正相关。文章重点考察汉语的"要"和英语的"will"的语法化和主观化过程中各阶段的机制和动因,并论证两者的语法化路径和主观化路径存在的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虽说英语是单复数语言,汉语是数词加量词语言,但英语中也有“数词+N1+of+N2”的表量结构,汉语“数词+量词+名词”结构中的量词在特定语境下也可以省略。由于表量结构中的量词可分为八类,且量词既可用于表单位,又可用于表种类和表容器等,汉语中省略了量词的“数词加名词”构式有时就有多义性。人们在进行翻译时应特别注意根据语境对其进行适当的语义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很""挺"等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本文主要从语言虚化的角度对"很"、"挺"作对比分析,得出"很"的虚化程度大于"挺",同时受虚化程度差异的影响,二者在句法功能和语义表达上存在如下差异:"很"的组合能力强于"挺","很"的语义退化程度比"挺"更大。  相似文献   

14.
运用语法化概念和理论,采用历时研究方法,通过对汉语"被"字式和英语"BE Ven"式语法化过程的描述,证明了语法化理论的强大解释力。  相似文献   

15.
双及物结构(VNN)就是动词带有两个名词的结构,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这样的结构。对比英语汉语双及物结构(VNN)的异同,并从民族心理和语法化过程的角度对可能造成其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比较蒙英两种语言的民同,无论对于母语是蒙语的人学习英语还是蒙英互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蒙古语助动词还不是实义动词完全虚化的结果,它们的虚化程度相对于英语的助动词要弱得多。蒙古语助动词在语义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的虚化,但在形态上仍保留着实义动词的各种特点。  相似文献   

17.
量词的“个化”,淡化了名词和量词之间的选择关系,也使量词“个”的本身更加虚化,更加语法化。文章运用语法化的有关理论与准则,坚持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个”的虚化程度和语法功能将“个”分为三类:实词“个1”,虚词“个3”和介于实、虚之间的“个2”。个1是指对数词的选择是自由的、不受限的,指量功能强的作为实词即量词的“个”;个3是指无法与任何数词相结合的,只起连接、强调等语法作用的作为虚词的“个”;个2则是指只能与“一”或“一百、一千”等少数数词结合的或仍具有一定的指量功能但也具有连接等语法作用的,介于实词个1和虚词个3之间的“个”。  相似文献   

18.
借用功能语法理论和语料分析来对比英汉语篇中的替代类型,以此论证语法化理论对于对比语言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替代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并非为英语所独有,汉语语篇中也有替代手段。在评估替代词时,语法化是一个重要标准。由此可见,对比语言学应当采用综合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话语分析、语法化理论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等其他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