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鹏  李威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9):41-44
自二战以来,由定向封闭式师范教育向非定向开放式教师教育转轨是世界师范教育体系的共同走向,美、英、德、法等国家相继通过将原有师范院校独立举办师范教育的封闭教师培养体系向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开放体系转型,综合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自由1999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1]教师教育综合化格局逐渐形成,综合性大学逐步参与到教育学科当中.到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4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高水平非师范院校作为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2]我国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及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体系199所师范类院校和406所从事教师教育的综合类院校共同构成.[3]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应当也必须有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参与,这为当前综合性大学发展教育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面临着教师教育综合化背景下的特色发展瓶颈,这集中反映在以学科评估为导向的学科建设要素之中.  相似文献   

2.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的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50年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提出建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总结职业技术师范院校30年来的办学实践,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实行两证书制,培养一体化师资"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为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指明了道路.在新的形势下,更应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建设和合格职教师资的培养工作,发挥此类院校在培养职教师资方面的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乌克兰工程师范教育系统为实施各种水平教育的高等院校、工人进修的培训机构培养师资,为国民教育中的科研工作和教学法工作培养师资。在职业学校里,工程师—教师担任普通技术课程和专业课程,人文学科和基础学科是由正规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任教。依照乌克兰工程师范教育的规定,所有的工程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都可以在工业系统中任职,如技术员、工长、工程师等。所以工程师—教师的培养结构包括两部分,一是教育的,一是工程技术的。师资培养的层次结构乌克兰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体系具有层次结构,这个结构水平包括:初级专门人才、学士、专…  相似文献   

4.
4月下旬,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召开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研讨会。会议着重讨论了如何办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问题,还结合研究了当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建设问题。研讨会认为,为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应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速职业技术师资的培养。国家和有关部门可办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和普通师范院校及工、农、林、医、商等方面的大专院校可结合实际,挖掘潜力,增办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师范院校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母机”,更应在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方面发挥作用。第一,可根据现有能力,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必须率先强化素质教育。因此,应通过对教师素质要求的分析,明确师范院校,尤其是民族师范院校在素质教育中,怎样适应和满足基础教育转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初等教育是指以培养小学和幼儿教育师资的教育类专业。从教师教育的角度看,初等教育师资培养是指在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我国的教师教育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南洋公学师范院、京师大堂师范馆和通州师范学校创立至今,有着百年历史的三级师范在  相似文献   

7.
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新增加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超越了单一的学科体系,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很强的实践性.现有师范教育专业体系中还没有一个专业能与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培养相对应.如何培养合格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已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点、课程设置与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培养的要求具有很多的交集,在教育技术专业下开设通用技术教育方向,为高中培养合格的通用技术课程师资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开启了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型进程,至今已形成由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教师教育院校在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多类、多层的特征,在院校类型上分为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两类,在培养层次上包括研究生、本科、专科和中职等四个层次,在区域分布上东部、中部、西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论西部教师教育培养体制的现实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区域教育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当前必须创新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作者认为应该创新西部教师教育的主体参与模式,建立起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多类学校参与的立体型教师教育网络;应该创新西部教师教育的培养类型,当前主要是以区域内部市场和更广阔的外部市场为导向加速培养职业技术师资;应该创新西部教师培养过程特别是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充分挖掘校本培训模式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教师资的水平,而职教师资的水平取决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当前职教教师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践教学技能较弱,专业技能不高。从职业教育教学角度出发,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具备"双实践"技能,而职业教育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需要由多方主体共同来完成,其中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处理进行专业理论和教学理论外,还需进行相应的技能实训;专业实践能力由企业行业培养训练,教学实践能力由职业院校进行培养训练,由此构成校(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企(相关企业行业)、校(职业院校)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国外职教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职教教师教育呈现出教师教育机构专门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师资学位证书体系完善、教师培训与进修制度化、强调教学素养形成与实践经验获得等特点。其启示在于:建立健全职教教师教育体系,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规范职教师资生源标准,完善教师教育制度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创新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一批与其匹配的高层次职教师资,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体现为:"职业课程+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相整合的课程结构,"技能实践+工程实践+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施环节,"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合作的双导师指导制度,"职业文化+教师文化"渗透的课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应加强人文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杰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7):115-116
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高职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文化素质较差,非专业知识浅薄。因此,应在高职院校中加强人文教育,其途径是确立人文教育理念、实施名师工程、改革课程体系,创造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中高职贯通培养是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营口地区中高职院校在校生、招生、贯通培养实际情况,以及影响营口市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主要存在机制障碍、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职业院校间尚未形成合力等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营口市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中高职贯通培养对策--从机制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团队培养方面入手,推进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形成职业教育开放沟通格局,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5.
对台湾技职教育师资培育的历史发展、内容以及实施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可供中国大陆职教师资培育借鉴的经验,即:科学化、具体化的职教师资培育政策设计;实施“教师赴业界研习方案”和“双师制度”,实现校企优势资源“双向”沟通;建立、健全职教师资专业标准,引入产业界专家入校任教等。  相似文献   

16.
As China transitions from teacher education to teacher training, its vocational teacher development system should focus 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othe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advantages and unique functions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be fully used and recognize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ransition and build an open development system for vocational teachers.  相似文献   

17.
开展高职公共英语实训教学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满足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需要,要依照系统性、职业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的原则,构建模块化的实训课程体系,设置基于职业情境的实训项目,推行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训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实训评价机制和构筑全方位的实训保障体系来实现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崇尚人文精神,体现人文价值,才能建构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才兼备的"职业人",这种"职业人"不仅应具有职业所要求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职业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职业的态度和情感。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缺失,其主要原因在于:模糊的办学理念导致培养目标的偏差,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办学定位不准导致人文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加强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本质体现与办学目标的应然选择。为此,需要重构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精神,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建立和完善职业人文教育的体系和操作机制,探索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因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局限,使得其在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受到多种因素掣肘。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政策引导,以科研导师制、科研创新团队等措施为抓手,探索了一条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师资校本培训困境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在队伍的高职特色建设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境。通过调查,从现行人事制度、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实训室建设、培养计划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制约高职院校师资校本培训的原因,指出营造高职院校师资校本培训的积极氛围,对于推动队伍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