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越来越需要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合作。构建和谐校园,也自然地需要合作,尤其是教师之间的合作。为了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校应该注重教师合作文化的培育。面对学生对教学有效性的需求,面对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智能的需求,单纯通过教师个体努力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许多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合作文化是促进教育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教师需要得到帮助时,最有效的来源是同事,其次才是管理者和专家。要真正实现课程改革理念,真正成为反思、探究型教师,学科教…  相似文献   

2.
合作: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对教师的合作技能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合作既是教师工作特点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需要,更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的合作技能主要包括教师与专家的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教师与管理者的合作;教师与社会的合作等。  相似文献   

3.
教师能否积极地参与课程改革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中"重视集体,排斥个体"的价值取向,"恒常"的守旧心态,"尊官贵长"的权威、等级思想,"重行轻知"的惰性思维,"中庸"的处世态度等都影响着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意愿和行为.为促进教师参与课程改革,一方面,应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立足于传统文化又超越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需要营造积极的学校文化,即开放、创新、民主、合作与竞争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4.
建设教师合作文化,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团队合作情感,分享教学技能和专长.建设教师合作文化是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需要、创建特色学校的需要、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要搞好教师合作文化建设,学校管理层要认清科层制管理方法的利弊,着力建设学习化组织,关注、引导教师非正式群体活动,创建利于形成合作文化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5.
教师合作文化研究与当前我国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相适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前提,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理论保障。本文对教师合作文化研究进行盘点与思考,即认识教师合作文化的内涵、价值及特征,反思教师合作文化的现状以及建构,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教师合作文化研究今后的走向问题。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与教师文化重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教师文化革新是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支撑因素。教师文化的内涵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加以分析,教师文化的传统特质制约着课程改革。新课程呼唤新的教师文化,教师树立课程意识以及形成合作开放的行为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整合与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生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熊梅  马玉宾 《教育研究》2005,26(10):49-54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校本课程整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模式,其开发与实施受到教师文化的深刻影响。在校本课程整合背景下,教师之间需要建立起一种开放的、合作的文化。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特征是:积极的互依性、合目的性、整合性。合作的教师文化与校本课程整合之间在动态上表现为共同发展的关系,在静态上表现为互相促进的关系。合作的教师文化的形成需要在校本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培育。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传统教师文化中的个人主义特质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推行,也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进步。反思并积极寻求重建教师文化是解放教师和激发课程活力之关键所在。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知识技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孤立的教师文化之成因可以从教师个人和教学实际情境两个角度分析,而合作的教师文化可从营造适宜的组织气氛,建构教师间的相互对话,善用教学观摩进行专业交流,运用民主参与的合作成长模式和建构教师间相互支持的协同合作网络等方面重建合作的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9.
职业技能鉴定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教育课题.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高职院校矿山机电专业中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来推进《矿山机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将课程改革与技能鉴定内容和标准紧密结合,建立技能鉴定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营造校园育人文化,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和学生就业竞争核心能力,与企业合作举办职业技能鉴定,促进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课程改革的时期,中小学教师将面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和全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如何转换教师角色,改善教师素质,提高教师能力,以重新塑造中小学教师的形象.这是促成新的课程改革、构建新的基础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师资,是高师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给高师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几十年来变化不大,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脱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高师院校培养的准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为此,高师院校应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与基础教育的合作与联系,形成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以彰显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2.
论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唤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与传统课程改革不同,目前在我国兴起的新课程改革,其重要理念是要求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为此,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是十分重要的。课程意识是教师对其在课程决策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敏感性、批判性、反思性意识。当前,教师有三种课程意识形态,即天真意识、惯性意识与批判意识。为唤醒教师课程意识,必须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并通过叙事、合作传记、价值之思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教研组起着重要作用。加强教研组建设,关键在于专家引领,明确教研组建设的方向;同伴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研、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关注青年教师、促进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发展的关键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新课程改革的语境下,当我们把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放在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与教师学科素养上时,关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寻求新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途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与本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教材“二次开发” 的基本涵义,不仅包括教师对既有教材的灵活运用,还包括教材与其他教学资源的 整合和教师自主开发教材资源。从本质上说,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有五种过 程:课程情景化的过程,“课程重构”过程,多元主体的“对话”过程,课程教学 一体化的过程,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从传统的课程“消费者”转变为积 极的课程开发者。通过“二次开发”教材,教师也拥有课程开发的话语权。与专 家、学者开发教材所不同的是,这种开发存在于教师的日常职业生活,是教师专业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供了新的环境,新的发展空间,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体和关键,能否深入地实施新课程,将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地位、学生地位、教学评价、教学策略等因素决定了新课改中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教师角色必须转变,在教学活动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育理念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然而,在实践中,教师的课程“代言人”和“技术熟练者”角色以及缺失批判反思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新课程改革精神失真并造成部分教师抵制改革。因此,教师角色的重建,是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建。  相似文献   

18.
日本推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改革缘于其以培养学生生存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的推动和日本教师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日本教师教育改革的内容包括更新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导入弹性化的教师资格更新制、构建教师教育课程新体系。日本教师教育的启示在于适应社会变革确立教师教育目标、多维度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弹性教师资格更新制等。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压力及其管理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理念的更新、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范式的变革,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持续不断的压力往往会引起教师心理上的过度紧张与焦虑,进而影响新课程的实施。因此,要对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压力给予充分的关注,并采取适当策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以真正实现教师与课程改革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