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紧张。作为求职者的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直接决定了其就业的成功与否.本文基于对中北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调查数据,来分析中北大学生毕业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出中北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特点,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谢勇  李珣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2):158-167,192
本文以南京市部分高校的毕业生为例,运用生存模型对其工作搜寻时间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平均工作搜寻时间为4个月左右。基于Cox半参数估计和威布尔参数估计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实习经历、求职过程中的人情支出可以显著降低大学生的工作搜寻时间;而来自于城市家庭、收入期望值较高以及文史哲、法律、教育等专业的毕业生,其求职时间相对较长;性别、学习成绩、毕业学校的声望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因素对于工作搜寻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工作搜寻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地方性综合高校200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地方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特征.研究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的假设下,大学毕业生薪酬预期即保留工资设定过高,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受到其自身能力因素、性别、专业属性以及学校的就业辅导、经济环境因素、政府宏观就业政策的影响.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加强就业辅导、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如何在就业过程中把握好关键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对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大学生工作搜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积极转变思路、拓宽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认清就业形势等建议,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的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工作搜寻理论,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业预期偏高,其搜寻行为受到自身能力、专业背景、性别、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辅导、经济形势、就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提升就业能力、主动搜集信息、加强就业辅导、进行创业教育、发挥政府职能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空间行为包括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行为和就业体验行为.通过对四川部分高校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经过分析得出:大学生就业前对就业环境总体有一些了解,但是感知不强,获取信息的渠道还不够宽阔,在不同的感知项目上差异较大;大学生在就业决择时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表现在工作性质和自身条件两个方面;大学生从事的行业主要是依靠脑力和技术的就业,在随着时间的增加,大学生会尝试改变自己的工作,获取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大学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与工资、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工作保障、工作前景、社会地位及家庭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就业质量得不到显著提高,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此加强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指导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很好地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通过分析、总结和预测职业生涯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提前进行生涯发展系统安排的活动和过程,以此帮助大学生确定就业的方向。但是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导致其职业目标不明确,因此在毕业择业就业方面出现很多的问题,大学生的毕业就业率较低。现阶段,在职业生涯规范的背景下,我国高校要深入地研究、探索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8.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资本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资本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较多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社会资本及大学生就业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于2005年6月对全国34所高校调查的数据,对大学生社会资本状况,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毕业去向、就业落实率、起薪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的学生相比,来自社会弱势家庭的学生在家庭社会资本与个人社会资本上都比较缺乏;(2)大学生毕业选择就业或升学时,家庭社会交往广泛度对升学选择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个人社会交往广泛度对就业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3)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落实、起薪、工作满意度存在着显著的正面影响;(4)社会资本对大专生和本科生就业落实率有较为显著的正的影响,但是对硕士和博士的就业落实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毕业前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校大学生都在积极寻求就业的机会,就业成为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因此,在大学生没有毕业之前有些学生就忙于就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毕业前就业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红斌 《教育与职业》2012,(35):100-101
文章通过对扬州大学2009~2011届经济管理、工科以及农科等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的调查和对比分析,指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职业规划意识建立较迟、就业劣势明显、工资期望过高、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滞缓了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开展,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提出了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思想、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等建议,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毕业时选择职业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状态与特征的总和.在大学生毕业就业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一些学生容易出现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性焦虑、超前就业心态突出、缺乏必要的信息感应能力等就业心理误区.学生的认知方式、气质、性格、能力、兴趣、自我评价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心理因素.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就业技能技巧指导,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2.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形势面临风险与挑战。随着工作搜寻理论在就业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为分析和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借鉴工作搜寻理论,调研分析了轨道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工作搜寻之间的关系,并设计了五维就业能力模型,就轨道类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大学生工作搜寻能力、减少市场摩擦、增强人职匹配等问题提出合理性对策。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和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在就业的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诚信缺失现象.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管理体制,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旧有的模式上,无论从毕业时间、招聘时间、派遣时间,还是从相关各种户籍、档案管理制度上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自由选择的空间都太小.对于大学生来说,来自社会、家庭、个人的压力都比较大,为了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他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有的甚至置个人道德于不顾,这样在求职、就业中种种失信或无信的行为就会时时处处都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4.
刘洪银 《江苏高教》2012,(2):108-110
每年约有1/3大学生毕业后半年内实现就业。研究发现,职业定位模糊、劳动力市场竞争和试错心理等延长了大学生就业搜寻期,毕业即就业的传统观念使就业教育缺乏延续性,毕业前未就业群体不再纳入就业教育,政府、高校和社会"大学后"就业责任缺失。高校应该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半年跟踪就业服务。政府除提供免费的有组织培训外,还应建立社会补偿机制,制定创业补偿政策,促进弱势群体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5.
国内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针对毕业生,而对非毕业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局限,这意味着高校对非毕业生的就业教育指导有待加强和改进。文章从非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及行为特征的角度说明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并对此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低是导致其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而情绪智力作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已经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目前对于大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成熟度之间关系的探讨还不够深入。研究以修订后的情绪智力量表(EIS)中文版、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为研究工具,对重庆3所高校的382名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月份进行统一施测。结果发现:(1)情绪智力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2)情绪感知、管理他人情绪、情绪应用这三个子维度可以预测职业成熟度;(3)情绪智力可以预测职业成熟度9个三级指标中的7个指标。其中,对主动性、现实性和人际交往策略知识维度的预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因为融入或适应问题,当前基层就业大学生存在"用不上、留不住"现象,本文运用基层就业大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他们在基层工作的当前状态以及对工作未来的信心,着重分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两者的影响.研究发现:(1)只有人力资本中的工作经历和学生干部等因素对当前状态与未来信心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无显著影响;(2)工作经历主要通过择业动机、基层认知、工作参与等因素对当前状态和未来信心产生不同的影响路径和效果.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引导基层就业大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基层就业观念",让大学生重视个人能力的培养,这将有助于他们在基层实现"用得上、留得住".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在毕业前夕,大学生如何调整好心理状态,走出就业心理误区,脚踏实地做好相关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心理方面提出了克服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网络是社会行动者及他们之间关系的集合,行动者可以是个人、集体、组织乃至国家.社会网络嵌入社会互动中,其建构带有资源交换的目的.在社会网络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指大学生凭借社会网络关系获得适宜灵活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机会,从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并获得收入和发展的优化程度.社会网络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大学生降低就业信息搜寻成本,获得工作机会和较优的工作环境、工作报酬,提高工作稳定性和自主创业的成功率.通过社会网络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要求从大学生、高校、社会和国家几方入手,树立社会网络意识,建构、培育和优化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分布于全国多所高校的209位大学生的调查,本文利用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女性大学生的工作搜寻时间显著地长于男性大学生,尤其是女专科大学生、女硕士及以上大学生的工作搜寻时间与相对应的男大学生相比劣势更为凸显。在此基础上,笔者从缩短女大学生工作搜寻时间的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