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系统论视域下,我国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是:重方案手册编写,轻意识理念更新;重活动形式多样,轻内容动态生成;重学校自主开发,轻协同整体构建.因此,需要树立教师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意识、进行研学旅行课程顶层设计、建立"U-S-I"研学旅行合作共同体、构建研学旅行监控反馈机制,以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采用随机抽样法,从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情况、师资情况、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广东省10城市11844名中小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城乡学校之间、公办民办学校之间、不同学校和学段之间研学旅行的实施情况存在显著差异,研学旅行师资队伍比较薄弱,且缺乏科学化、体系化的课程,缺乏研学基地。为此,建议规范管理,保障研学旅行活动的正常开展;强化师资,建设专业优质研学旅行导师队伍;优化课程,提高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效;培育基地,推进研学旅行活动服务体系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研学旅行重视程度逐步提升,研学旅行课程教学模式已逐渐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加强研学旅行于小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本文对研学旅行课程观予以简单阐述,并对研学旅行于课程应用中的教学设计提出几点建议如设立研学旅行课程主题、丰富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等,同时以《我躺在绿色草地上》歌曲教学为例进行分析,望借此不断优化研学旅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南京市F校为例,探究学校研学旅行课程的课程理念及组织方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样态,以及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与困境,并据此提出了部分优化策略:第一,建立符合区域特点的实施标准及评价机制;第二,提升对研学旅行政策概念认知;第三,建立研学旅行经费保障机制;第四,完善研学旅行激励驱动制度。  相似文献   

5.
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为了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我校积极探索研学旅行课程"四四"模式。一是积极挖掘文化寻根、民俗体验、生态教育、职业启蒙"四个体系"课程资源;二是开展"四位一体"组织方式,突出学校主导作用,争取社会多方支持,倡导家长广泛参与,精选机构扩展范围;三是探寻"四步深入"学习方式,做到探寻有方向、学习有桥梁、游学有目的、反思有主题;四是追求"四层阶梯"能力提升,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合作感受、重点培养合作骨干、全员分组合作实践、应用提升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是一种趋势。但是,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还存在两难困境:如果不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研学旅行会走入"镜花水月"的境地;如果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研学旅行的相关机制又很欠缺。在这样的两难困境中,我们寻求超越路径:立场坚定地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摆正研学旅行的"位置",明确研学旅行的人本价值与教育意义;加强研学旅行的理论建设,提升研学旅行的专业化程度;完善研学旅行顶层规划与设计,加大研学旅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研学旅行活动在全国中小学校的开展,研学旅行的信息平台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研学旅行活动要实现课程化的系统开发,与此相对应,学校也应该成为信息平台的开发主体,将平台开发定位于课程信息平台的打造。研学旅行课程信息平台要能够实现前置课程的先导学习,实现前置课程课堂翻转;平台要具有开放空间,实现教师、研学基地、旅行社等主体协同备课;平台必须具备专门的评价模块,建立多元评价入口;平台应实现科技化,从而提高研学对象的可视化效果,增强体验性。  相似文献   

8.
研学旅行作为一项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实现其课程化是当前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做好研学旅行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是研学旅行课程化的关键。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研学旅行课程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机制保障和课程设计两个角度,分别就完善研学导师准入机制、保障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经费、统筹协调多元主体参与备课、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化、聚焦课程主题、补充式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体现“知识”与“见识”的融合、以研学任务为驱动的课程实施、生成性的多样化课程评价等多方面提出研学旅行课程与学校课程的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虽然不少中小学校研学旅行已经开展多年,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课程资源匮乏,内容浅表化,教师指导不专业,研学和旅行出现脱节现象;课程实施方面多为学校“单体实施”和教育系统“单边发力”,活动开展随意,教育教学目标缺少系统化设计;社会支持平台不健全,缺乏统筹,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学旅行是实践性的综合活动课程,作为研学旅行基地,博物馆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并借助场馆资源开发专题课程,让学生在研学体验中开展深度学习。开发博物馆课程要明确博物馆学习的特点,博物馆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开发策略和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1.
校长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兴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一点在农村教育中体现得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的管理。一、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管理的作用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管理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提高校长们的管理水平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长都是来自教学第一线,在某一学科的教学领域或许是能手,但对于庞大而复杂的管理也许不是十分在行,所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对校长们进行管理。通过长期系统的理论学习、操作实践与指导是提高这一支队伍管理水平的关键。上级教育部门在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管理…  相似文献   

12.
校本培训是迅速而又便捷地提高农村教师水平,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必须针对农村学校的特点进行规划和设计,应当坚持以教师为本,创造性地组织各种活动。只要这样,才能将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全民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切实开展校本培训,是时代发展、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和需求。然而,农村小学教师素质提高的根本出路在校本培训。农村小学开展校本培训可采取课题带动法、集体充电法、师徒结队法、观摩听课法、个人自修法、校际交流法、专业引领等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充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用经费是衡量教育投入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我国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定额标准一直按照1992年颁布的《普通中小学公用经费实物消耗定额》中的参考定额标准进行制定,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公用经费的充足性未得到充分重视,拨付的公用经费不能满足学校和学生达到较高学业产出的实际需求。为此,需要改革现有国家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的制定手段,将公用经费的拨付标准与学生的学业需要相结合,运用成本函数法等科学的手段测算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充足性水平,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在中部和西部的人口大省)公用经费的拨款基准,这样不仅可避免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投入过低、教学质量低下的情况,也有助于监督教育支出过大、成本过高、教育设施建设讲排场等资金浪费现象,同时能促进教育发展走向均衡化、稳定化。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小学教学上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学生在写作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一直努力的方向。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从课外阅读、写作话题、多媒体教学及点评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希望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因地制宜地采取布局形式,遵循合理——综合性原则、稳定——超前性原则、教育——效益性原则;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统筹“中心”和“边远”山区的教育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四川省达州市12所农村中小学的调查评估,指出了农村中小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使英语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针对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为此,从创设校园双语环境、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生活习惯融入英语教学、强化英语教学生活化意识等路径探讨,以期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实施绩效工资是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分配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绩效考核是分配绩效工资的前提,绩效工资分配的价值取向应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考核的主体应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管理人员,考核对象应涵盖学校的管理人员,但应当与一线教师分类考核,考核内容应与教学活动直接相关,考核的方式应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面对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因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本文对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课程所处困境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