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古愚,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教育为主要途径进行改革,希图寻求救国御侮之道。刘古愚的教育思想是在他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他的教育思想始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认为教育应普及于普通民众,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并且他提倡与中国传统"尚虚"所相反的实学,这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开了陕西风气之先,并且培养了一大批爱国志士和学术人才,有许多人为中国近代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胡适在中美文化教育交流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把美国的怀疑精神、实验主义、改良主义、教育思想、科学的方法与中国的文化和教育结合,又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毫无保留地介绍到美国.作为哲学家,他吸收了杜威哲学中经验主义、科学实验的态度、教育的民主化等全新的理念.作为思想家,他始终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中西文化的冲突和对比中去批判和创新.作为教育家,他致力于把美国教育融入中国的教育中,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掀起了一场中国教育的"文艺复兴"运动,谱写了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吴文俊先生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对数学的创新性贡献,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关于中国传统数学具有算法体系的论断,开拓了视野,也帮助"算法"进入中小学课程.在祝贺吴文俊先生90华诞之际,研究吴先生有关数学教育的一些论述,诸如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数学思想、谨慎对待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用原理出发来处理中学教材的几何体系、推陈出新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郭秉文是民国著名教育家之一,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奠基人。他把教育分为"文字教育"和"实验教育",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由于以"修己治人"为宗旨,长期与政治紧密结合,遂重文字教育而轻实验教育。相反,民国新教育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应彻底改变为预备官吏服务的传统,转而为国民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因而需要重新权衡两类教育的比重,改革相应的科目、教材、教法,完成新旧教育之间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近30年来,在激活传统教育智慧、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体系的感召下,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个主要学术团队:其一,是以黄济教授为首的北京师范大学团队,其基本理路是"由论而入于史",即出于建立学科知识体系的需要并从现代教育哲学问题出发,去回溯和总结传统教育哲学的丰富思想观点;其二,是以张瑞?教授为首的华东师范大学团队,其基本理路是"由史而进于论",即通过总结中国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成果,在哲学层面上把握中国教育的历史与文化精神。此外,何光荣教授的传统教育哲学研究也别一格。他在同情与体贴中切近传统,呈现出传统学术贯天人、通物我,以"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达"内圣外王"之道的大教育观。  相似文献   

6.
叶澜教授以其精当的人生和学术智慧、炽热的情怀和胆识过人的学术勇气向诸多蔑视教育学科的"他者"甚至轻慢自己的教育学同行展开了不懈的抗争与努力,为当代中国教育学人争取必须的地位和尊严发出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呐喊,在思维断裂处寻找教育学的逻辑和教育学人的自信。"生命·实践"教育学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准确理解和定位的基础上创立的当代中国教育学派,是汲取了人类教育智慧并融合当代中国社会和教育实际的教育思想精品。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人民教育的奠基人,他的"生活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以社会为学校,教育材料、教育方法、教育工具、教育环境都可以大大优化;先生应该更多,任何人都可以做师生。他从社会和政治高度研究中国教育,其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是丰富而博大的,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搞好教改实践的理论宝库,是我们在各种教育思潮中站稳脚跟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家及整个民族的教育价值取向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一直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巨大影响。本文拟就此二者的关系作初步的探讨。一、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中国传统教育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大陆型封建农业文化 ,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伦理型”文化 ,推崇德治 ,提倡教化 ,形成了“重教”的传统 ,并由此积淀成中国独特的传统教育理念。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第一个特点是轻神性重世俗。从孔子开始 ,中国教育就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 ,强调教育的世俗功能。在教育观上 ,他强调“反求诸己”、“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十分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他提出了以爱国主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中国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为主要内容,以青少年和党员干部为主要对象,采取"四以"、"四个统一"和互联网现代化手段和方法开展教育,从而建构了较为完整的民族精神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徐正林 《生活教育》2014,(13):23-27
从教育创业的视角审视陶行知的一生,他并不仅仅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创业者",是一个不为金钱奋斗的"创业家"。早期的宗教影响,中国传统知识人的淑世救国情怀和教育科研者的实践理性,是促使陶行知成为教育创业垦拓者的主要因素。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是陶行知典型的四次教育创业活动,它们彰显了陶行知宽容博爱、不断创新、勇于担当的"双家"精神,其教育创业的励志事迹和启人深思的"双家"精神对当今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教益。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并遗存下来"重教尊师"、培养"成人"、重视"德教"、"以学论教"、教师模范等优秀教育传统.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批判、剔除其糟粕,继承、弘扬其精华,并对之进行超越.同时,还要有开放和包容的胸怀,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2.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立足点上回答了"怎么办教育"的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是要扎根中国先进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扎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扎根中国悠久历史和光辉革命传统,扎根基本国情和人民生活实际,扎根本土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扎根中国大地,未来教育事业发展要坚定"四个自信"。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教育政策制定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教育改革创新要正视不足、融通中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核心价值落地,教育理论研究要立足我国教育现实问题,从而扭转教育发展的"去本土化"倾向,创新中国特色教育理论,发展中国特色教育事业,以"中国化"回应"国际化",为21世纪人类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学术在追求现代性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不同的命运:由被批判、排斥与边缘化,到被重新认识与评价,进而成为教育学术民族化的思想之源,再到创造性的转化为现实教育变革的资源.当代教育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否定",反映了教育学术现代性诉求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选择由"自弃"走向"自尊"、"自信"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的转化是中国教育学术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赵叔愚努力于乡村教育和改进乡村社会的初衷形成于"五四"前夕。"五四"时期的青年团体少年中国学会所奉行的"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的宗旨,吸引了他加入该会,且坚定了他终身走理性、学术的道路。1922年他留学美国专攻乡村教育,期间少年中国学会因"主义"之争而走向分裂,使他认识到青年运动应转向民众运动,亦谓之民众教育、民众训练,以应和平民主义思潮。他回国后即致力于乡村教育特别是农民教育理论的建构,设计行动方案,并躬亲实验,成为1920年代中国乡村教育运动的先行者和思想者。  相似文献   

15.
清末状元张謇在家乡南通"办实业、兴教育、举公益",成就卓越,惠泽时人与后代。张謇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深受中国传统教育弊端之累,因此他的教育价值观更多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得到启发,"人文以化成天下"为其核心主张。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驱,张謇开风气之先,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他将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教育与实业迭相为用,打破了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一统性,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新纪元。张謇的教育价值观,结合现代教育观念和传统文化精神于一体,不仅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且对于解决当今中国教育领域的一些问题,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实学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继承和突破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他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提出了"实学"、"实用"的教育思想.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教育创业的视角审视陶行知的一生,他并不仅仅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创业者",是一个不为金钱奋斗的"创业家"。早期的宗教影响,中国传统知识人的淑世救国情怀和教育科研者的实践理性是促使陶行知成为教育创业垦拓者的主要因素。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是陶行知典型的四次教育创业活动,它们彰显了陶行知宽容博爱、不断创新、勇于担当的"双家"精神,其教育创业的励志事迹和启人深思的"双家"精神对当今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教益。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后,随着教育功能观的转变,顾明远先生首次明确提出了"现代教育"这个学术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教育现代化"思想体系。顾明远先生认为,"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具有平等性、终身性、生产性、个性性、多样性、信息化、开放性、科学性等基本特征。"教育现代化"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的过程,其核心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在探索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时,必须处理好"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正确对待外国教育思想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情性之教之所以会与身体教育扯上关系,核心即在中国传统之学对身心关系的深入理解。任何身体的展现,都不只是生理的意义。传统中国的身体论关联着心性论,二者是一体的两面,没有无心性之身体,也没有无身体之心性,身体体现了心性,心性形著了身体,因此,中国传统的"身体教育",同时就是"情性教育",同时就能完成"情性教育"。这是一体呵成的身心,而非二元对立的身心。不仅现实的心性需要改善、可以改善;现实的身体同样需要改善、可以改善。传统中国所期待的完整教育,是培养一种内外交融、身心交融、心气交融的有机体性人格。  相似文献   

20.
严修是中国近代名教育家,他不仅提出了改废科举、重视师范和社会教育,提倡妇女教育,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等重要主张,而且大力兴办新教育,推动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轨。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