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体育课程中学生的自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伟德 《体育教学》2008,(11):62-63
一、有关“自主性”的含义与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把主体的活动称为“自主活动”,“活动主体对于活动的主客观条件,对于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独立、自为、自决的权利。它把自然生存条件、社会生存条件以及自我的生理、心理潜能、自我的情感和意志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自己的主人,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相似文献   

2.
试论体育活动调节自我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是一个与人们心理健康紧密联系的心理课题,包括自我概念和自尊。根据Shavelson等[1]学者提出的自我理论,自我分为学业自我和非学业自我,其中学业自我包括数学等具体学科的领域,而非学业自我包括社会、情绪及身体的自我。自我对于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讨论体育活动、自我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①体育活动能增进大学生自我,自我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②大学生自我与心理健康关系十分密切;③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能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2003年,国家政府提出了"让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的指导精神,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高职院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即是对教学课程的开发,又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同时又可以解决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教学经费不足、锻炼场地限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同时,也对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生态性和传承推广民族体育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伦理具有深刻的批判反思与自我反省功能,同时,这种批判反思与自我反省功能直指学校体育这一伦理实体中的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因此从伦理去审视学校体育对于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学生体育权利的保障和实现离不开伦理对学校体育"实然"状态的反思和批判.同样,学校体育的健康、持续、高效开展也离不开伦理的价值导向与行为规约.学校体育由"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的转变,需要我们在学校体育价值取向上确立关怀生命的价值取向,重视学校体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在体育教学方面努力做到体育教学的公平与正义,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努力通过制度措施保障学生自由、平等参与体育活动权利的实现,在学校运动竞赛方面确立竞赛活动的人文性、游戏性、教育性、非功利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采取测试、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将体适能教育理念引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结果表明,"体适能"教育理念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在提高身体机能的同时,能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我主动锻炼意识,提高自我科学锻炼程度,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终身体育锻炼的价值、意义并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是在学校开展以国家、地方编制的课程纲要作为基础指导,按照学校自我性质、特性、条件及可开发利用的资源,由学校成员或校外团体、个人自主、自愿、独立展开并符合本校学生需求的一切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动态化、持续性的课程改进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疫情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增大,疫情数字不断攀升,这些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宅"家不出的日子里,有人焦虑着,有人迷茫着,还有更多人在运动着。对于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人们来说,运动不仅是健康的需求,更是自我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蔡元培先生很早就提出过"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并把包括体育锻炼在内的军国民教育放在了首位。作为体育工作者,我想从高校体育教育的角度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分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材、学生、教师与安全的关系可知,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往往是教师或学生。对于学生,主要是应加强体育课的自我安全常识认识,并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教材难度,做好自我保护,这需要教师做好严格管理、加强引导。对于教师,除了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因社会背景、教育体制与教育理念、体育的不断发展与丰富等因素的影响,其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等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体育的标志性物质载体--身体,倍受体育课程的关注,身体、体育、体育课程的研究也变得异常活跃和复杂,这个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必须有所选择,简化身体活动背后派生的丰富内涵,挖掘出学校体育可以且应该承载的内容,遵循课程的"知识"本质.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块美味的"蛋糕",然而也是一块较易变质的"蛋糕"。因为全球化对于地方文化发展来讲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地方民族文化得到推广、传承、发展,也可以使地方民族文化失去"自我",渐渐被同化。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全球化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结构三层次物质、制度、精神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其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一、活动主题开发体育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更好完成体育活动的重要方法。综合创新活动能够把体育活动延伸、拓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很好地养成学生关心体育活动,自觉进行锻炼的良好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于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研究逐渐引起国内相关研究者的重视,继而构建了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系统结构,把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分为五个纬度,分别是家庭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情感自我、心灵自我。本文从体育消费出发,以自我概念为切入点,分析了自我概念系统结构中的5个纬度对女性消费者体育消费生活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校体育》2015,(Z1):108-109
<正>俗话说得好:"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人才"。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各项校园活动相对较少,为进一步活跃农村校园文化,增添多彩的校园生活,使孩子们找到"我最棒!"的感觉,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举行"校园体育争霸赛"活动不失为一个好计策。孩子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这种潜能需要得到开发。"校园体育争霸赛"将以全新的创意引发全体同学的共鸣。它不仅仅是一场赛事,更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周德刚 《体育世界》2014,(11):74-76
人的身体活动有三种,即肢体运动、心理活动和呼吸运动。在我们高职的体育与健康课堂上,教师更注重学生的身体姿势和动作的练习,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我们也注意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情意和意识过程的展开,对于呼吸运动,可能只是在放松练习的一种手段或辅助练习的一种形式,没有把呼气和吸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真正实施。本文通过对呼吸活动的分析,试图把这种方式的活动引入高职体育与健康的课堂上,使学生身心在多样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校体育》2020,(3):26-28
<正>幼儿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幼儿天性爱运动,运动能够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然而,现阶段幼儿园体育课程目标设定较为凌乱、内容单一且有"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实施课程的随意性较大,而且已跟不上当前幼儿发展的需求。笔者正是基于当前幼儿园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从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角度,基于核心素养[1]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以下简称《指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对大学生避免运动伤害的影响因素的认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风险因子认知的整体性偏高;男、女生在风险因子认知未具有显著性差异;代表队与非代表队学生在三个维度认知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受伤与未受伤学生风险因子认知中未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项课学生仅在"自我认知"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体育活动"自我认知"风险认知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依据统计结果,应对高校体育活动风险制定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减少学生运动伤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体育概念演进与体育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伴随时代不断发展.随着人类对于体育认识的日益深刻,人类对于"体育"的概念定义也由最初的运动层面、教育层面不断向社会层面、精神层面渗透演进,并出现了层次递进、向纵深扩展的趋势.通过对"体育"这一概念的多层面分析,结合各个历史时期体育发展的脉络和轨迹,尝试对当今体育的新兴发展趋势作出简要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校体育》2020,(9):44-45
<正>"体育积分银行"评价体系是基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和"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的办学理念而提出的涵盖学生所有在校体育行为的综合评价方式。该评价体系以日常评价和学生成长记录为途径,对学生体育方面的表现采用积分的方式进行多元化评价,通过"骄子体育之星评比""积分兑换礼物"等形式激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健康幸福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成功体育"还是"快乐体育",它们在教学中的基本特点是"低起点,小步伐,多活动,快反馈",让学生在自我选择和自主练习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其中的"多活动"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针对个体差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程研究若干理论问题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哲学上看,体育课程研究是把体育教育中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的一个中介,是把宏观的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同体育课程的研制、实施以及评价这些微观领域联系起来的桥梁。从课程学自身来看,由于体育课程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笔者拟就体育课程研究的含义、范围、本质、范式以及走向等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探讨。1涵义“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这种活动包括三大要素:目的、过程、方法。“课程研究”活动与“研究”活动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尽管由于侧重点的不同,对“课程研究”的表述尚不一致。然而从总体上看,体育课程研究同其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