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男子篮球队抢篮板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中国男子篮球队在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与美国,加拿大,南斯拉夫,希腊和捷克队比赛的技术统计,揭示了中国男子篮球队的抢前,后场篮板球存在的不足,分析了造成这种差距的意识,心理,技术和战术等方面的原因,提出了更新观念和战术理论,更新比赛和训练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钓谚和成熟的垂钓经验,是众多钓友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经验总结,是指导和提高钓技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是垂钓一般应遵循的规律。但是,若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或以偶尔的垂钓成败而否定钓谚和一般垂钓规律是不可取的,只有因时、因地、因气象和各种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辩证施钓,方能事遂人愿,多钓鱼,钓大鱼。  相似文献   

3.
遵循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规律,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站在教育家的高度,代表武汉体育学院党委理论结合实际,总结回顾了过去的工作,提出和分析了我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思路。即: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增强办学的危机感和发展的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发扬“荜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奋发图强,实施“四六一”工程,改变武汉体育学院面貌;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我院发展活力;以教育为主体,以竞技训练为特色,确立正确发展途径,强化内部管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党组织建设等6个重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科学对策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求下,学生的个性开始得到发展,如何把体育课上得更有乐趣,努力提高40分钟体育课堂教育质量和效果,这是值得大家关注和探讨的新课题,据我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只有抓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不断改进和更新教法,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才能收到称心如意的教效。  相似文献   

5.
“逼迫式”打法,首先是一种积极的、争取主动的比赛打法。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并在90年代中期成形的一种比以往“全攻全守”打法更加队形紧密和快节奏的先进战术打法。逼迫式打法的进攻,是在执行“制造宽度和加大纵深”进攻原则的前提下,更加突出体现“突破渗透和敢于向前”的思想,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以简练、直接的方式把球打向对方身后和门前,给对方防守施加压力,更加体现进攻的大胆和果断。当然,逼迫式打法更突出的特点是在防守上,防守时,一般是整体阵型不向后退或回收,而是在丢球地点就地展开积极的反抢,是在防守“协防密集和人数占优”的原则下,前后队员之间更加紧密的压缩,在有球的一侧更多地采取挟抢和围抢,全队阵型呈前压的态势,球到哪里,哪里就必须形成防守的人数优势,形成挟抢和围抢之势,目的是使对方不适应本方的节奏,处于紧张和被动,直至造成对方失误,转守为攻。逼迫式打法并没有突破和超越“全攻全守”的思想,也没有违背进攻与防守的一般原则,只是比通常的比赛更加强调进攻的向前性和防守的向前逼压,具体体现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运用计算机和校园网对高校基层田径比赛进行管理和操作,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提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确保比赛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为今后高校基层田径比赛组织和裁判工作的改革提供他一种科学,高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认识轮滑鞋     
上鞋是最直观感受鞋子好坏的部分,根据上鞋,可分为硬壳鞋,半软鞋和全软鞋,一般直排轮多为硬壳鞋和半软鞋,硬壳鞋上鞋由外壳和内套组成,支持力好,半软鞋是由绑腿和内靴组成,鞋头和便鞋相似,相对舒适一些,但针对不同档次的鞋.鞋子的软硬并非辨别舒适度和支持力的唯一标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上鞋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8.
一、运动员的平衡膳食 在运动中,肌肉活动量特别大,消耗的主要是脂肪和糖,脂肪和糖类相对摄入不足,会出现疲乏。所以,在青年运动员的膳食中,应特别注重补充脂肪和糖类,辅以蛋白质食物。此外,应及时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这是因为,出汗过多可使体内钠、钾、铁等元素耗量较大。据研究,各种水果、新鲜蔬菜,如香蕉、梨、  相似文献   

9.
在田径竞赛中,实施技术代表和技术官员的制度,是提高比赛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就技术代表和技术官员的委派,他们应具备的条件,工作职责,工作程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析。这对提高委派技术代表和技术官员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裁判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质量等,均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强和完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教师挂牌上课,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及教师责任制,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是社会发展和新世纪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针对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进行探索,以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探讨和解决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这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女子三级跳远主要技术问题的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生物力学分析,数理统计,调查访问,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技术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第二跳摆动腿“虚摆”明显,技术过程速度利用率低,三跳节奏较差等,是影响该项目运动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元奇 《体育学刊》2001,8(2):57-59
三级跳远技术由高跳型、平跳型已经发展成速度型。为了适应这种技术,应该重新认识现代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它包括发展运动员跑的速度(跑的能力、绝对速度、助跑速度)、速度性力量和快速跳跃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速度素质在现代三级跳远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的分析方法,对速度素质在现代三级跳远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在现代三级跳远中,助跑速度不但对提高运动成绩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影响运动员采用何种技术类型的主要因素之一.减少三跳中的速度损失率体现了现代三级跳远技术的灵魂,更是现代三级跳远技术发展趋势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及三跳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级跳远的助跑速度及三跳技术是决定三级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而提高助跑速度,减少三跳水平速度的损耗是三跳技术的重要指标。如果充分利用助跑速度和水平整度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三级跳远起源于爱尔兰,现代三级跳远的发展是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发展而兴盛起来的,是运动员经过助跑,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水平跳跃的田径项目。运动员在高速助跑的情况下,要完成三次身体运动方向的改变和一系列相适应的技术动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可能导致全跳失  相似文献   

16.
对爱德华兹创造18.29m三级跳远世界纪录的技术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以期全面准确地反映爱德华兹三级跳远的技术特点。研究表明,爱德华兹的三级跳远技术在助跑速度、速度利用率、身体重心平稳性和三跳的比例方面均具有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第11届全运会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生杰  王国祥 《体育学刊》2011,18(2):106-111
对参加第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前8名运动员三跳技术的相关运动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和起跳速度利用率较差,只有8.96 m/s和95.5%,与世界女子三级跳运动员的9.41 m/s和98.2%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起跳脚着地与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较差,只有8.71 m/s,与世界选手的9.33 m/s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单足跳与跨步跳时的身体重心腾起角度适宜,分别为(17.19±4.37)°、(15.07±4.12)°,但最后跳跃的身体重心腾起角过大(23.57±4.12)°,超过世界运动员的16°~20°;三跳的支撑总时间较长,起跳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梁少雄 《体育科技》2004,25(1):32-34
通过对参加第 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三级跳远前 8名运动员的技术关键及运动过程中机械的利用问题的分析 ,认为三级跳远的技术关键是如何获得最大初动能 ,以及在保持或减少机械的损失同时 ,如何挖掘运动员自身的弹性势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归纳分析对比法等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女子三级跳远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女子运动员主要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结果显示我国女子运动员助跑速度较慢、速度利用率不高、大都采用了平衡式技术为我国女子三级跳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女子三级跳远今后的发展和训练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风琴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6):666-667,66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拍摄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第一、二的速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进行对比。探讨女子三级跳远技术中第一、二跳速度分配特点。为今后的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