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杰罗姆·戴维·塞林格(J.D.Salinger)(1919—)以他至今为止唯一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15年)闻名于美国当代文坛,被誉为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学的“现代经典”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塞林格这位犹太籍作家有着与主人公相似的少年生活及成名后神秘传奇的遁世生活引人注目,更主要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的美国青年,……三十年来,美国历年的一批批中学生、大学生没有一个不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究塞林格以非浩翰巨制的小说而走红美国名闻国际,甚至成为美国许多学校的必读物,自有其新颖独特之外,本文试就这部小说的思想、艺术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杰·戴·赛林格(J.D.Salinger)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in the Rye,1951)一经问世,便风靡美国。四十年来,该书不断再版,销路历久不衰。其作者也因此书而一举成名,跨入美国文学巨人的行列。《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一个律师家庭出身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尔德(HoldenCaulfield)因四门功课不及格,在学期结束前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不敢贸然回家见爹娘,浪迹于纽约三天两夜的经历和感受,反映了五十年代美国青少年精神上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他们不满现状,要反抗又无能为力,最后陷于苦闷、幻想和困惑。小说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涉及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而且在于它艺术地使用象征手法和个性化语言,塑造  相似文献   

3.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小说从一个小男孩的视角讲述了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感受。本文从象征手法入手,分析了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J.D.塞林格的代表作《麦田的守望者》为文本,结合战后美国的状况,特别是道德方面的主流思潮"反文化"及欧洲"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主人翁霍尔顿的典型的"垮掉派"的意识行为进行剖析,将霍尔顿终身志愿做一名守望者的纯真及崇高理想再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在夹杂着颓废与反叛的双重精神氛围里进一步凸现了时代对于一代人成长的重要性,这也是《麦田的守望者》总是令人记忆犹新,经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J.D.塞林格几十年中迄今为止对外发表过的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当代美国文学史上乃至对整个美国社会都有着不容低估的影响。而这主要归功于对主人公的人物刻画以及赋予这人物典型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J·D·塞林格的代表作《麦田的守望者》为文本,结合战后美国的状况,特别是道德方面的主流思潮"反文化"及欧洲"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主人翁霍尔顿的典型的"垮掉派"的意识行为进行剖析,将霍尔顿终身志愿做一名守望者的纯真及崇高理想再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在夹杂着颓废与反叛的双重精神氛围里进一步凸现了时代对于一代人成长的重要性,这也是《麦田的守望者》总是令人记忆犹新,经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试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问世后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精品之一,然而对作品主人公霍尔顿,人们见仁见智,褒贬不一。有人对他的评价持完全否定态度,但从作品问世以来,也受到美国及其他国家青少年的欢迎,因为他们认为该书反应了他们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美国文学中,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已被公认为“现代经典小说”之一,它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作。从生态视角来审视美国作家塞林格的经典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试图通过主人公霍尔顿回归自然这个切入点,分析这篇作品中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9.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小说,是20世纪美国文学成长小说中的开创性作品。通过对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成长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进行分析,以期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重要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文学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小说之一,被美国文学界公认为美国文学中的"现代经典"之一。该小说通过讲述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游荡经历,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灵的极度孤独。文章对其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麦田里的守望者》作为J.D.塞林格的唯一一部小说,能够经久不衰,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功不可没。文章应用叙事层理论和小说修辞学理论,探讨了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叙事技巧,他应用了三层叙事技巧,并巧妙运用了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者,为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陈杰 《文教资料》2014,(20):15-17
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文学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小说,被美国文学界公认为美国文学中的“现代经典”之一。该小说通过讲述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游荡经历,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灵的极度孤独。本文着重探讨作品的孤独主题,挖掘孤独的根源及摆脱孤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J.D.塞林格的代表作,一经问世就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好评。其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成为美国文学长廊里的一个经典人物,他在与自我,他人以及生活环境这三方面的异化表现其实是青少年成长历程的标签。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阐明了大众追求的平庸性和物质化的根源在于精神和价值的失落,霍尔顿的迷失实质上是青少年发现成人世界的虚伪、空虚后,对成长的迷茫以及在精神上处于无家可归的漂泊状态。他的故事可助力研究者解除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异化。  相似文献   

14.
<正> 塞林格是美国五十年代初期崛起的一位极其重要的作家。他上承二、三十年代海明威等人“迷惘的一代”,下启五、六十年代金斯堡等人“垮掉的一代”,在美国文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一九五一年,他出版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下简称《守望者》),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一些大中学生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言谈举止,倒戴着鸭舌猎人帽,掀起了一场“霍尔顿热”。于是,惊世骇俗的官谈举止,红色的猎人帽,便成为美国社会奇特的街道景观。作者也因此而一举成名.沃伦·弗伦奇在《五十年代》中这样描述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J.D.塞林格的经典之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学文体学分析,从文本的词汇特征、语法特征、修辞格三方面入手,对该小说的语言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研究,探讨作家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选择表达和加强作品的主题意义与审美效果,并解析J.D.塞林格驾驭青少年文学的语言艺术的能力,深入挖掘其文体风格中所蕴藏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1980年12月8日,曾经风靡一时的披头士乐队核心成员约翰·列农(John Lennon)在纽约遭枪击身亡,凶手是一位名叫马克·大卫·查普曼(Mark David Chapman)的青年。警方拘捕查普曼的时候,发现他酷爱塞林格(J.D.Salinger)的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inthe Rye),  相似文献   

17.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可正是这部小说成为了美国乃至世界文学的经典,它奠定了塞林格在文坛上不朽的位置.本文将<麦>放在了生态批评的视域中,对其进行了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8.
岳娜 《文教资料》2010,(29):35-36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塑造了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霍尔顿·考尔菲尔德。这个十六岁少年正在经历人生的转变——成人礼,在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后,他仍然保持着善良与纯真,立志成为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遁世作家"J.D.塞林格在其杰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独具匠心地塑造了霍尔顿这一叛逆的青少年形象,用富有特色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霍尔顿在步入成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危机和成长痛苦。本文对霍尔顿的成长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20.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J.D.Salinger的成名作。本文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即第一人称叙述者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特有的言语行为和认知特征进行细致和系统的分析,从语言和认知的文体视角研究青少年的思维风格,理解作品成长中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对世界独特的概念化,欣赏作品的语言和把握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