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虚拟咨询团队以其高知识含量,快捷的知识协同和知识共享,为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提供了全新的拓展空间.文章以知识协同为切入点,探讨虚拟咨询团队知识共享的运行机制,从共享环境、知识协同、存储系统、共享平台4个方面构建知识共享机制模型,并对共享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虚拟咨询团队知识共享的实现策略和方法,以期提升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升员工知识共享成为影响组织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对组织危机与挑战的关键驱动因素。整合资源保存理论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构建了正念型领导对员工知识共享的跨层次影响模型,关注员工积极情感与团队心理安全在两者关系的跨层次中介与调节效应。通过对76个团队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正念型领导对员工积极情感、团队心理安全与员工知识共享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2)员工积极情感与团队心理安全在正念型领导与员工知识共享关系间起到跨层次的中介作用;(3)团队心理安全在员工积极情感与员工知识共享关系间起到显著的跨层次调节效应,团队心理安全感越强,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3.
 揭示我国研发团队中心理感知在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通过本土企业研发团队中研发主管及其直接下属的504个跨截面配对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背景下的研发团队中,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的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员工心理感知会正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但是,在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中,心理感知的公平维度比信任维度所起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大学图书馆知识挖掘及其流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时效性为原则,立足于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探讨大学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中的知识挖掘及其流程;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提出了双库协同机制,并对双库协同机制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大学图书馆知识库中知识挖掘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来玲 《情报杂志》2005,24(3):37-39
以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时效性为原则 ,立足于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发展 ,探讨大学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中知识库的构建及知识库建设中知识挖掘流程 ;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提出了双库协同机制 ,并对双库协同机制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李桂贞 《现代情报》2014,34(3):147-151
为解决泛在知识环境下学科服务的供需矛盾,高校图书馆应开展多元协同学科服务。多元协同学科服务机制包括管理协同、资源协同和技术协同,其具体实现模式有图书馆与学校相关部门、院系之间的协同;学科馆员服务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学科馆员与其他馆员的协同;学科馆员与用户的协同;学科馆员与资源提供商的协同;以及学科服务馆与其他服务馆之间的协同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现场调查方法,以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和浙江等地企事业单位614名员工、93个不同职能的工作团队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员工建言行为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及其内在的认知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建言行为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交互记忆系统中的专长和信任维度采用现场调查方法,以湘、鄂、闽、粤和浙等地企事业单位614名员工、93个团队为对象,应用多元回归方法探讨了员工建言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建言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的影响,交互记忆系统中的专长和信任维度在员工建言与团队创造力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而知识共享则有完全中介效应,团队学习行为在员工建言对团队创造力作用中有正向调节效应。在两条作用路径中,团队学习行为越高,员工建言对交互记忆系统(知识共享)的积极作用越大,进而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越强。  相似文献   

8.
IT团队中信任模式与知识共享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知识共享背景下的信任模式出发,构建了信任模式和知识共享结构维度的测量量表,并对员工信任模式与知识共享结构维度之间的作用关系以IT团队中的221名知识员工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信任模式下,信任对知识共享在三个结构维度上的影响差异较大.对于中大规模团队而言,可通过信任模式的转换来促进知识共享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构建“博弈-分工-效率”的理论框架,通过多项式回归模型与计量模型,对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的128个研发团队展开连续10个月的日记式调研。研究发现:(1)团队内竞合博弈的确同时存在竞争性与合作性两种非一致性维度;(2)团队内竞合博弈会通过强化团队交互记忆系统,间接促进团队创新效率提升,且团队成员交换是这一影响机制中的重要情境边界;(3)基于组态分析,提出基于数字化团队交互记忆系统与基于团队内可持续型协同创新生态两组高绩效企业研发团队创新效率提升方案。根据研究结论,建议相关企业须打破利益短视与团队内耗之局限,通过完善数字化研发团队交互记忆系统,构建企业可持续性创新供给生态。  相似文献   

10.
员工已经成为动态环境下组织从事创新活动的基本工作单元,而影响组织成员创新行为的主要因素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以组织中的员工为研究对象,将员工心理创新氛围纳入到员工认知方式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中.通过对101家企业(289名主管,759名员工)的调查,运用多元回归线性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实证研究结果:员工认知方式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影响作用,其中认知方式直觉维度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认知方式对员工心理创新氛围具有影响作用,且员工心理创新氛围的任务特征支持维度对员工认知方式最为敏感;在组织支持、工作团队支持和任务特征支持三个维度的共同作用下,员工心理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心理创新氛围的知觉维度在员工认知方式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管理启示与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11.
余鹏彦  鞠鑫 《现代情报》2012,32(8):8-11
高校图书馆服务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作为互动双方的馆员与读者之间心理契约的构建和实现,可以促进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基于心理契约规范型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三维结构的视角,以图书馆员为主体的服务模式涉及环境优化与资源建设、读者管理与互动交流、层次化和学科化的服务;以读者为主体的服务模式涉及读者信息素养自主提升、读者协会规范运作及志愿者服务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团队心理契约的违背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学红  胡艳  黄健柏  杨涛 《预测》2007,26(6):14-21
科技创新团队不同于企业和一般的团队,是非传统的雇佣方式,由于其成员的特质和团队组建目标、方式、运作的差异,非常容易导致心理契约的违背,影响团队的效率和稳定性。本文以科技创新团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特质及其心理契约的差异性,分析科技创新团队心理契约违背的原因和做出的反应,提出重建心理契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方玉玲 《现代情报》2014,34(4):164-169
威客作为新一代Web2.0应用,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产物,为知识服务价值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威客知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了知识共享、创新的效率,因此,基于社会资本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并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以盈利型威客知识服务形成机制为切入点,从寻客、威客平台、威客以及知识成果4个维度对我国盈利型威客知识服务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寻客需求、平台服务资源、威客素养及知识效益等因素都将对其产生影响。最后提出盈利型威客知识服务优化策略,如提升寻客积极性、完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以期提高威客知识服务水平,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结合激励理论和团队管理,在分析图书馆知识转移及其咨询团队内涵基础上,从咨询馆员与咨询团队间、咨询馆员间、读者与咨询团队间以及咨询馆员与读者间4方面剖析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绩效障碍因素。通过向国内部分图书馆、情报机构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其障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在对问卷数据充分分析后,得出了现实中影响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绩效的关键因素,即缺乏激励机制,并相应地提出咨询团队激励、咨询馆员激励和读者激励3种激励方式,以期提升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绩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蔡翔  丰利民 《科技广场》2012,(4):201-203
近年来,心理契约的研究成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焦点,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本文先对心理契约的概念、维度进行介绍,然后探讨科研团队中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阐述了科研团队中不同类型的心理契约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60  
在以往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先后对 40家企业中的 562名知识型员工进行心理契约的调查。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中的组织责任由物质激励、环境支持和发展机会三个维度构成,员工责任由规范遵循、组织认同、创业导向三个维度构成。而且,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模型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验证。最后,文章对研究的结果、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曾霞 《科教文汇》2021,(13):166-167
大学生心理疏导是在遵循大学生心理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以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通过平时的思政课或是课堂教学的渗透,关注和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该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心理疏导内容、人文素质、深入程度、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网络平台更新知识、优化心理疏导方法、促进人文关怀和实施队伍的有机整合等方面促进心理疏导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即在组织与员工的互动关系中,组织与其成员双方感知到的应该为对方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它包括"组织对员工应承担的责任"和"员工对组织应承担的责任"两个方面.本文研究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关系,首先在访谈和多次预试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中国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问卷",然后在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了反映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内部结构的六维模型.研究发现,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状况可划分为3组:"单一对应型心理契约组","双低型心理契约组","双高型心理契约组",其中"双低型心理契约组"成员占全体调查对象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表明目前相当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与组织关系处于松散乃至断裂的不良状态.论文还探讨了影响干部心理契约的个体与组织因素.这为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改进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9.
Knowledge source selection is a complex phenomenon that is often addressed from an organizational viewpoint; however, we know little about knowledge-seeking practice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We examined knowledge sourcing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NPD) teams at the micro-level through the lens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PS). We investigated 1345 individuals at 85 software development teams in Pakistan to demonstrate how different levels of PS affected knowledge sourcing from three groups: within the team;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and outside the organizati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individuals with high PS levels were more inclined to consult fellow team members and individuals with low PS levels were more likely to choose external sources. We also examined how the diversity of a team's composition affec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knowledge source selection. We explore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manageri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合作模式因其中内在主线知识转移机制的特殊性,将正式契约尤其是具有正向激励功能的设计视为合作绩效的关键,而有形契约的设计如何对相对无形的知识转移机制进行有效约束、监督,尤其是正向激励,恰恰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基于知识形态的特殊产品的生产、管理、库存、运输等常规环节所要进行创新性思考的问题。对知识转移在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中的发生机制、作用机制、成本与风险机制、人员心理关系机制等诸多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把握,结合产学研契约设计固有的原则、内容和应用,探讨对知识这一特殊而关键的隐性资源的产品化、利润化、资本化进行激励型监管的契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