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艳照     
“被XX”是近年来很流行的热词,什么“被增长”、“被就业”、“被代表”、“被幸福”、“被愿意”、“被听证”、“被上市”等等,你想也想不到的,就突然“被出现”了。2009年7月29日《羊城晚报》有文章说:“‘被增长’之后,‘被就业’横空出世。‘被就业’是一个个的案例,‘被增长’则源自公众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文题创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网络语言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揭露社会现实,2009年的中国互联网上,被××式构词在广为流行,被录取、被就业、被自愿、被捐款、被开心、被小康、被高尚……甚至  相似文献   

3.
前言:“被小康”、“被就业”、“被增长”、“被自杀”、“被退休”、物价“被下降”、家里“被用水”……小小介词“被”,伴随着一个个看似荒谬的搭配,不经意间,迅速蹿红2009年网络与主流媒体,并日渐铺陈至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时下,"被"现象走红网络,"被小康"、"被自愿"、"被慈善"、"被开心"、"被富裕"等术语如雨后春笋,在网络时空中应运而生。种种"被现象"折射出了公众的无奈和调侃。反观当前的品德课堂,学生"被参与"现象也屡见不鲜。许多课堂表面热闹非凡,而真正触动学生灵魂深处的课堂却寥若星辰。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5.
“被”字句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七十多年来,语法学界对“被”字句研究概况,首先重点介绍专家论著中“被”字句论述的主要观点,然后,分别介绍“被”的词性、“被”字句的类型、“被”字句和被动句的关系、“被”字句的语义特征、“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关系、“被”字句和其它句型的转换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当下,有一个字非常时髦,那就是“被”字,比如被增长、被代表、被自愿、被就业等等,简称“被时代”。反思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一些语文教学现象套用一下这个“被”字,似乎也比较合适。尤其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在这里我姑且称之为“被阅读”吧!此现象如果不加以厘清,语文教学恐难走上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7.
《父母必读》2010,(8):144-146
夫妻之间的沟通,不是单纯的就事论事,而是需要从一个更深的层面去相互“链接”,如果在沟通中能让对方感觉到被尊重、被重视、被接纳、被认同以及被爱,那么话题自然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
因此,我们提倡的理想课堂是充满人性与智慧,充满激情与体验,充满对话与分享,充满灵动与生成的一个绿色课堂。提倡的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是生命的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浅谈被字句     
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句式 ,也是最常见的句式之一。本文试从被字句与被动句 ,被与叫、让、给 ,被字句的谓语动词 ,被字句的宾语和被、把同现的句子等方面加以浅析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莫让孩子成为"套中人"》,这是一个很有思想冲击力的论题。此处的"套中人",即那些思维被束缚、被禁锢,个性被忽视、被打压,创造力被放逐、被扼杀的学生。笔者以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用真诚与智慧为语文  相似文献   

11.
"被X"本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典型的结构,它用来表示被动或引出施事者。一般表示消极的"遭受"之义。如:被杀、被捕、被劫、被侵、被迫、被擒、被夺、被偷、被批评、被侮辱等;间或有表积极意义的,如被喜欢、被赞赏、被推  相似文献   

12.
和数学学科不同,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选择。“每一个教学文本,都可以被演绎成不同的教学故事。”(赖配根语)语文被边缘化、模糊化,语文被悬置、被空洞化,语文中的“人文”被无限放大、自由化,是当前语文教学最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旧模式被打破之后,透过眼前的“欣欣向荣”,应该注意伴随而来的“杂草”。  相似文献   

13.
关欣 《家教指南》2009,(8):41-41
科学研究显示,食物经消化后,酸味被肝胆吸收,苦味被心脏、小肠所吸收,甜味被脾胃所吸收,辣味被肺、大肠所吸收,咸味被肾、膀胱所吸收。养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相关脏器的疾病。因此,酸甜苦辣咸,每种味道对宝宝来说都不应缺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例举了当今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被……”的现象,即上课伊始“被开心”、情景中“被设计”、评价上“被物化”、互动间“被应答”、活动时“被参与”,并对这些现象的产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儒林外史》中一百多例被动句,其结构类型有八种:1、给+主动者+动词。2、主语+为(被)+施事+动词。3、主语+被+动词。4、被+施事+动词。5、被+施事+动词+补语。6、被+施事+动词+宾语。7、被+施事+动词+“把”/“将”字。8、被+施事+复杂谓语式;表义类型有四种:1,表示不幸或不如意的意味。2,表示中性的意味。3,表示高兴的意味。4,表示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一个生命体,一个发展、完善中的生命体,那么教学过程自然就是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因此,课堂上学生出现感悟、理解、认识、运用表达上的错误和偏差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被"字句是汉语中的一个特殊句式,一直受到语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新世纪以来,"被"字句研究在"被"字的性质和语法地位、"被"字句的结构特点、"被"字句的语义归纳、"被"字句语用等各个角度都有所突破,但随之也出现了理论生搬硬套,语法教学脱离实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赏识教育就是要教育者发现、肯定、张扬学生的优点,使学生有被认可、被肯定、被赞许的感觉,产生轻松、愉悦振奋的情绪,养成自律、自觉的良好行为习惯。赏识来源与赏识者对被赏识者的关爱。教师对学生表达赏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一直强调,"新课程"理念强调"合作探究""自主",但是"合作探究"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切实的落脚点,"自主"更是悬而又悬。即便有,也是片面地理解为是"学生探究",而不是"师生共同探究"。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始终是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师从一而终"讲"到底,而不是以"学"为主的课堂。学生始终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被知识、被重点、被难点、被举手、被提问、被幸福、被悲伤、被肯定、被否定、被表扬、被批评。  相似文献   

20.
包丽敏 《成才之路》2009,(30):I0003-I0003
又一个少年被打死在特训营。 近几天来,媒体详细为人们展示了他死亡的过程:他被要求进行长达90公里的徒步行走,每当他体力不支想要逃脱.就被几个教官抓回,进行一场被称为“搏击”的拳打脚踢。他被罚站,被扇耳光,被用皮带抽打、木棒殴打,甚至被用脚踩住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