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针对富水软弱围岩地层隧道,为了改善地层状况,需要对隧道前方及周围轮廓进行注浆,从而为隧道开挖支护施工创造条件,在隧道注浆过程中,既要使隧道前方及周围轮廓地层中的水排出,使地层得到加固,又要控制注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注浆压力过大引起初支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的过大变形,以及隧道上方的地表、管线、周围建筑过度的隆起上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地铁隧道注浆过程中充分应用监控量测技术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富水砂砾石地层是一种典型的不稳定地层,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在该地层中推选风险大。通过南昌地铁1号线盾构施工情况总结,对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在该地层中施工的风险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认识富水砂层特性。通过对盾构机的选型、刀具的配置、有效的渣土改良及施工参数的优化和控制,可以很好的降低刀盘及刀具的磨损、控制螺旋机喷涌、地面塌陷现象等施工风险,也为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在类似地层中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某高速公路的隧道是高地应力、高瓦斯隧道,这种隧道有着高地应力挤压变形的特点,本文对隧道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高地应力作用产生的隧道变形进行分析,对大变形的机理进行详细的了解,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对于一些典型的地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从而确定了大变形地段的合理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参数,并且对于实际的应对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城市大直径泥水盾构浅覆土下穿既有河流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工程泥水盾构浅覆土下穿护城河段加固施工技术的介绍,总结了城市繁华地段下穿既有河流施工过程中,为减小盾构施工对地表河流、地下管线及隧道周边建构筑物影响所采取的加固措施,希望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岩溶隧道修建过程中,极有可能由于高压富水岩溶的存在而引发突泥涌水以及淹井事故,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通过秀宁隧道岩溶富水区施工实践,分析了岩溶涌水发生的原因及危害,制定了风险控制及处理措施,对其它隧道岩溶富水区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良地质地段是指滑坡、崩塌、岩堆、偏压地层、岩溶、高应力、高强度地层、松散地层、软土地段等不利于隧道工程的不良地质环境。本文是对不良和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松散破碎地段隧道施工时,常发生隧道掌子面的失稳及山体稳定性技术问题,结合董家岭隧道工程施工,对浅埋地段隧道施工支护理论分析,及在施工中对山体稳定的监控量测,并对掌子面失稳时行较成功的预报,指出局部滞水层对松散地段隧道掌子面的失稳影响,总结的结果对松散地段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建平 《科技风》2011,(1):140-141
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避免因拱部超前支护强度不足、掌子面砂层不能自稳等原因而造成隧道突水、涌砂和坍塌现象,确定了对该段围岩采取水平旋喷注浆法进行加固处理方案,以确保掌子面施工安全,本文通过水平旋喷桩在铁路隧道施工的经验,介绍该工艺在浅埋软弱富水围岩中的应用的,重点对该段采用的水平旋喷桩加固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新龙湾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内塌方的处理方案和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对塌陷范围进行地表注浆、采用工字钢架和大管棚支护、锚管注浆加固等,安全顺利地通过塌方段。  相似文献   

10.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工程实例对穿越砂层的小间距隧道间夹土的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可见对矿山法隧道与盾构隧道间的夹土进行注浆加固,可以减小右线盾构施工对已完工的左线矿山法隧道的内力的影响。本文并提出了一些监控措施,为小间距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
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隧道的长度和数量已居世界前列,我国已成为一个隧道大国,我们克服了大量的复杂地质、环境难题,如高压富水岩溶、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高瓦斯、软岩高地应力、第三系含水砂层、高原、高寒、高地震烈度、高地温、水下、城市浅埋等,取得了很大的技术进步,本文就铁路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魏元振 《科技风》2013,(20):132
盾构法是机械化的暗挖法施工,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进行隧道的支撑。盾构法在地铁隧道的施工中有效的结合了我国的水文地质特点,在地表下快速施工,突出了时空效应对防塌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根据莞惠城际地铁隧道施工方法和土层的加固措施,对盾构法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隧道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与日俱增,然而在煤系地层地段进行隧道施工还没有较为成熟的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因为瓦斯隧道具有较强的不可预见性和隐蔽性,存在着瓦斯突出和爆炸的隐患,从而引起重大地质灾害及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因此,加强瓦斯隧道施工技术显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陈斌  叶俊能 《科技通报》2012,28(9):71-78
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建设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多、社会效益倍受关注的民生工程。宁波轨道交通地下结构主要位于软土地层中,沿线地上穿越多个繁华商业区,地下管线密集,施工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安全。为此,本文基于宁波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结合车站基坑、区间盾构隧道设计、施工和监测技术,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加固和降水、基坑对周边环境影响、盾构区间变形监测及地表沉降特性等方面阐述了宁波轨道交通工程车站基坑和盾构区间的岩土工程特性及变形规律,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一般采用盾构掘进施工为主,在特殊地段如连续的岩石地段一般采用矿山法施工,而在本工程中岩石地层并不连续,中风化岩层在地层中呈波浪状出现,软硬地层交替出现的工程地层对采用盾构施工和矿山法施工都形成了较大的难度,而采用矿山法结合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施工工艺能够很好的实现区间隧道施工质量的连续性,从而有力的保证了成型隧道与其他盾构隧道结构的高度一致性,确保了后续地铁施工项目能够有效的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6.
地铁的建设是促进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地铁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其涉及到的方面极为广泛,如果地质条件差,极容易引起塌方等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措施来对地铁隧道进行与加固处理,从而保证地铁隧道的使用功能。结合某工程为例,简要分析了地铁隧道底层注浆与加固施工技术,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软土富水地层中,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隧道,出现隧道上浮现象,然隧道上浮易造成管片错台、错缝、渗漏水及破碎,因此控制隧道上浮至关重要。以下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巨峰路~杨高北路站区间隧道上浮控制经验,重点探讨软土富水地层中盾构隧道上浮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某堤防加固工程中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介绍了当遇到砂层、砂卵石透水层堤基时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及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为同类型防渗墙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振旭 《科技风》2013,(17):57-58
黄土是特殊地层,大规模修建高速公路黄土隧道是最近十几年才开始的,故高速公路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还不够成熟,特别是浅埋、富水、软弱地带黄土隧道施工更是隧道施工中的一大技术难题。本文以山西吕梁环城高速公路路基第六合同段梨树塔黄土隧道为例,介绍了通过采用高压旋喷桩和加强监控量测等综合措施,成功通过了梨树塔隧道右洞K8+480-18+560流塑状黄土隧道地段,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富水黄土隧道塌方的原因,介绍了隧道塌方段的处理方案及措施,重点就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开挖与衬砌进行了探讨,积累了富水黄土塌方段的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