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位负责人日前说,“九五”期间,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开放与发展。据介绍,国家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加强中西部地区资源勘察,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税收体制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要实现大发展,离不开税收体制的支持.现行的财政政策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从调整和改进西部地区的税收管理体制和财税体制、制定有利于吸引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国债资金时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力度、允许中西部各省区适度发行地方债券定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投资诱导政策,鼓励、吸引国内外投资参与西部大开发等方面.提出了税收体制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加快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步伐的构想左孝顺,崔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积极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引导地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那么,...  相似文献   

4.
区域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区域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差异又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逐步实现经济"趋同",就要求各区域,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加快信息化建设,实施以信息化促进区城经济快速发展战略: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人才培养,完善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存芳  王维  杜沈悦  董梅 《资源科学》2019,41(4):613-626
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外溢效应,是一个基于新兴管理实践的科学问题。本文运用经济统计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在系统分析政府科技项目资金影响下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横向产业内外溢和纵向产业间外溢机制基础上,选取由中国东部省区进入陕西省的煤炭产业1997—2016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对于中西部资源富集地既有产业内外溢效应,还有产业间外溢效应;②中西部资源富集地政府科技项目资金对于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产业内、产业间外溢效应及其当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都有显著的强化作用;③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对于中西部资源富集地产业内外溢效应的强度明显高于其产业间外溢效应的强度;④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固定资产投入和劳动投入对于其业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很小。研究结论可为调控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和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内差异与国际差距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哥本哈根艰难谈判,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催生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作为世界排放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各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必要加以全面认识。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析分析法在省域层面进行综合评价,并选取一些关键性指标与国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我国地区低碳发展水平整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②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总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局部跳跃"的格局;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今后我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要逐步加强低碳排放的管理、控制和引导,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引导消费行为、优化能源结构、增加碳汇资源、加大中西部地区的低碳支持,增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和区域协调。  相似文献   

7.
资金是科技创新的有力推手.科技金融是指通过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有序引导银行、保险、证券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加速科技创新进程和高技术产业经济发展.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发展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鼓励和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天使投资.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实现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向高新技术领域配置功能,是金融对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地区差距进行产业分解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1997-2008年间我国31省区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结构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东部与中西部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集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发展趋势,且在极化区域内通过集聚的路径依赖与累积循环机制,影响地区差距的演变.尽管以上海为中心形成的强强集聚区产生了正向增长极效应,但这不足以短期内完全打破两极化发展的分化现象.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考虑到了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事实与趋势,发现服务业对地区差距的贡献日益强化并可能成长为主导因素.因此,从长远发展看,要缩小地区差距,应加快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三大增长极的辐射效应;同时,应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培育强势产业,积极加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分工合作,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及其演变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里  罗能生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36-1844
 采用Ellison和Glaeser设计的产业内集聚水平系数对1986-2006年中国制造业两位数20个分行业的集聚水平进行动态测算,并分别从制造业整体、分行业及其地域分布三个层面对计算结果统计,分析演变趋势。研究结论更进一步表明:中国制造业整体集聚水平呈显著的U型变化趋势,且正处于中度向高度集聚水平迈进阶段;集聚的主导行业已由资源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在地域分布上,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集聚行业亦有明显差异,技术密集型行业有向东部地区而资源密集型行业则向中西部地区集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提高中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实力,对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全国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比较分析了中西部存在差距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充沛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源源不断地向沿海地区大量输送,然而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中部地区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就地吸收消化,改变了劳动就业的格局。以湖北蕲春县为例,研究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经过分析发现,各地区不同的市场化程度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在经济市场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缺陷,所以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应当把注意力转移到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上来。  相似文献   

13.
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资源省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形成了产业高度低、产业发展相互脱节、结构刚性大等特点。进入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的调整,有可能提高对资源省区的资金和政策投入比重;中央决定选择一批内陆边境城市和地区对外开放,将有利于资源省区引进外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90年代资源省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不是保证赶超,而应当是在发挥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协调产业间的关系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全国的工业化。主要内容是发展资源密集型加工工业,提高资源加工能力和深度;强化产业关联,提高结构效益;加快商品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结构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14.
提高中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实力,对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全国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比较分析了中西部存在差距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中西部地区电子政务试点S县为例,通过现场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该地区电子政务建设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虽然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已建成网络系统,但县与县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仍存在对接瓶颈;公务人员的信息素养与理念不适应电子政府的发展需要;面向公众的政务交互平台并不成熟;数字鸿沟仍然广泛存在。据此提出,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电子政务需从以下个几方面着手:建立权威的电子政务管理部门,对地方电子政务的标准化与资源共享进行统筹管理;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转变传统观念,对员工进行电子政务基础知识培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确保投入一产出效益;推出优惠政策,吸引电子政务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技术效率视角下我国服务业外资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枫 《科研管理》2011,32(7):96
本文利用我国2001-2007年间分省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从技术效率这一视角研究了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不仅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服务业技术效率显著地低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且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业技术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依存度比较低;因此,提高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依存度是促进中西部地区服务业技术效率提升的有效手段。但是,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由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依存度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上,且位于倒U型曲线的右边;因此,东部沿海地区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持续提升应该着眼于其它因素而非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依存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先利用泰尔指数测算我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再利用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具体测算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抑制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此,要有效管理劳动力流动,积极引导劳动力回流,并且构建产业转移与劳动力回流协同模式,保障劳动力回乡就业需求,提高他们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以此促进东、中西部共同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林业特色资源是保障国家绿色发展的战略资源,是香料、医药、日化、食品、饲料、农药、材料等行业的重要原料.我国林业特色资源丰富,加强林业特色资源高效利用,对于增加优质林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明确提出要"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产品和农林特产资源精深及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特色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特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遵循着循环经济的发展构想,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距离函数模型,分析金融中介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中介信贷规模与科技创新效率负相关,金融中介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强度、支持效率与科技创新效率正相关,而且科技创新效率存在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鉴于此,为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我国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对于信贷资源总量有限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开展科技金融试点,提高金融中介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效率,有利于缩小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20.
肖文韬  刘淑娟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179-181,169
文章在分析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生产要素区际流动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削弱要素区际流动对经济落后地区不利影响的对策,即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各类要素市场,减少要素区际流动成本;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政策,完善中西部非银行全融机构体系:增加向中西部地区的投入以改善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