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苏李  臧日宏  田国英 《软科学》2011,25(3):84-87
借助空间集聚指数、产业集聚结构效益指数、集聚影响指数和产业集聚专门化率对2003~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12个行业的集聚程度及集聚绩效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整体集聚度较高且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各行业的集聚状况差异明显。劳动密集型和原材料及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度相对较高且明显上升,而原材料密集型和原材料及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度相对较低且下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绩效呈两极分化特征,中西部地区明显优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2.
聂飞  刘海云 《软科学》2017,(3):34-37
构建包含OFDI因素的制造业集聚决定模型,运用2003~2013年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OFDI的规模经济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产值区位熵和Krugman专业化系数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分区位看,东部地区OFDI能带来资本存量和研发投入增加,制造业集聚效应更为明显;分行业看,OFDI能通过增强资本禀赋以及自主创新禀赋对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程度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利用集中度指标对中国制造业20个行业,从2003年至2006年的区域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为:我国制造业已呈现出较强的地区集中性,但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程度较低,制造业产业集群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聚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本文利用克鲁格曼提出的空间基尼系数测度了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28个行业的产业集聚度。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产业集聚度及其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平均产业集聚度上升明显,但各细分行业的集聚度变化却各有差异;从整体来说产业地理集聚推动了技术进步,但各行业地理集聚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却存在显著差异。大部分技术密集型行业、原材料密集型行业以及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业集聚对技术进步具有正面作用;但一些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产业集聚上升却不利于技术进步。产业集聚及其对技术进步作用的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集聚政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产业集聚现象从行业层面和地区层面进行数量分析,并对经济开放对知识密集型行业集聚现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从行业层面来看,知识密集型行业的集聚趋势是在不断增强;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经济区的知识密集型行业的集聚程度不同;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会对知识密集型企业的集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细分为四类子行业,运用区位熵的方法测算行业整体集聚度和各子行业的集聚水平,并以浙江省2008--2017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多元回归计量模型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整体集聚和各子行业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整体集聚明显有利于制造业结构升级,而各个子行业集聚对制造结构升级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吕品  夏玉洁  杨君 《软科学》2016,(5):108-113
通过测度中国各地区和工业行业的资本回报率,利用kernel密度图分析其特征与趋势,用GMM方法分析人力资本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东部趋高,东北、中西部趋低的现象,且行业密度曲线正由单顶点窄峰向扁平化转变;人力资本的作用因地区和行业特征差异明显,仅在东部地区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有着正向作用;技术进步有稳定的促进作用;资本深化的影响呈现倒U型;国有企业数量的增加不利于资本回报率的提升;不同技术水平的外资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我国六省市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关于行业空间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了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六个省市,即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为研究样本,基于LQ指数、RCA指数和K-spec指数对其整体服务业及其分行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状况进行研究,发现:(1)六省市在整体服务业方面的地区差异有扩大趋势,分行业来看,传统服务行业的省际差异在缩小,一些新兴的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方面的省际差异呈现扩大趋势;(2)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整体服务业以及分行业的地区专业程度都很高,而且集聚趋势也很明显;(3)江苏省和浙江省在大部分服务行业上的产业结构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采用熵权法测度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采用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分析区域差异和空间集聚特征。研究发现:(1)整体上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呈长期向好态势,但发展水平依旧不高;分维度来看,增长规模和产品质量处于较低水平,且呈波动下降趋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两化融合、创新驱动、开放发展呈不断上升态势,而绿色发展则呈波动上升趋势;从区域分析来看,东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稳步向上态势,中部总体呈不断上升状态,西部呈上升态势,但增速较慢,东北则出现停滞。(2)区域间差距在不断扩大,直接原因是地区内差异的不断增加,间接原因则是区域划分方式不同和产业转移。(3)各省市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其空间集聚性在不断减弱,未来中西部地区需充分挖掘资源禀赋优势,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东部地区则需进一步强化对外协同作用,引导内陆省份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准确把握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演化趋势,可以为产业合理布局和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Theil熵、地区集中度、空间自相关检验以及标准差椭圆方法,对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演化趋势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水平较高,其细分行业的集聚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空间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集聚模式以高-高型和低-低型为主;区位分布呈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产业中心向西南方向偏移,集聚方向顺时针旋转,西南部地区对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以20个制造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产业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度CRn指标对中国20个大类制造业门类的集聚性进行了测度,并对其中主要的3个门类进行了细化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制造产业的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提高,部分制造业已显现出很强的集中性.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但一些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性强、在国外具有显著集聚特征的行业的集聚性还比较低.同时发现,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呈现增长趋势,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与工业经济增长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陈伟达  金立军 《软科学》2009,23(10):17-22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划分,运用国民经济核算司最新统计的全国30个省、自治区2002年投入产出数据,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生产者服务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对比了东、中、西部的生产者服务业各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相互发展情况,得出东部地区生产者服务业与工业之间的互动发展最融洽,中部次之。东部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依赖程度最高,西部高于中部。全国生产者服务业中,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对其他行业拉动作用最大,同时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国民经济的制约作用最强。东部地区综合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强;中部地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拉动作用相对较大,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其制约较强;西部地区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影响力系数高于西部平均水平,而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其经济发展制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以医药制造业为例,在运用变系数模型(LSDV)测度各地区医药制造业人力资本错配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以人力资本错配为门限的产业集聚驱动创新绩效的面板门限模型,实证研究专业集聚对创新绩效的门限特征及地区异质性。结果显示:医药制造业专业集聚与创新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专业集聚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受限于人力资本错配呈现显著的区间效应;研究将28个地区划分为人力资本高度错配地区、人力资本中度错配地区和人力资本低错配地区三种类型;研发人员投入、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机构数量显著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外资依存度对创新绩效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融发展的内涵包括金融规模、银行业结构、金融生态环境3个主要方面,从这3个角度剖析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衡量各省份技术创新能力,比较不同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差异;基于因子分析结果,建立全国范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静态面板模型,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且发展水平为东部中部西部;(2)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技术创新;(3)股票市场的发展相比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技术创新;(4)银行业竞争程度越低越不利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5)信用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推动技术创新;(6)外资投入带来的技术外溢未能被当地企业"消化吸收",且这种作用在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梯度转移理论,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存在着高梯度产业地区和低梯度产业地区,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会自发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对我国东西部整体经济和各项经济要素进行分析后,发现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东部经济极化效应愈加明显,东部的低梯度产业向西部转移的力度很小,相反西部地区资本、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等要素加速向东部地区集中,进一步减缓了东部传统产业的成本压力,使其竞争优势得以继续保持,延长了东部低梯度产业的生命周期,同时延缓了西部经济发展的步伐,造成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6.
徐斌 《资源科学》2015,37(4):774-782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研究集聚现象的资源禀赋、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等关键概念,建立寡头垄断模型下的空间集聚机制,同时考虑产业之间的纵向关联和企业之间的策略性互动关系,借助博弈论分析,来解释煤电产业基地的地理集聚现象。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在不存在规模效应、运输成本和要素禀赋差异的情况下,煤电企业不会产生地理上的集聚。第二,逐步放开这些条件就会发现,要素禀赋差异引发了煤炭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规模效应加剧了煤炭企业的地理集聚。第三,当运输成本不存在时,煤炭产业的集聚不会引发相应的电力产业集聚,但是只要存在运输成本,即使运输成本很小,电力企业也会发生迁移从而集聚。可见,考虑了运输成本,煤炭企业的集聚带动了电力企业的集聚。第四,若考虑两地区煤炭企业存在技术上的差异,在不存在规模效应、运输成本和资源禀赋差异的情况下,西部地区煤炭企业将向东部集中。第五,在不存在运输成本和规模效应,但资源禀赋存在差异的条件下,煤炭企业在东西部地区的聚散取决于技术进步和资源禀赋差异带来的成本权衡。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1-2014年中国省域创新数据,对区域创新时空演进特征进行测度,并对制造业转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空间演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2007年为分界,东部地区创新产出份额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动特征,相应的中西部地区的创新产出份额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U”型变动特征,而此期间我国制造业则呈现以2004年为分界先向东部地区转移,后再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转移的时空特征。由制造业区域转移所引起的地区制造业份额的相对变动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创新产出方面的巨大差距。地区制造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显著为正,研发资本投入、地区发展水平、技术市场活跃度对区域创新的影响较为显著。政策启示: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跨区域转移;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以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制造业转移中的知识溢出。  相似文献   

18.
采用Hsieh等的模型方法,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模型及全要素生产率潜在增长模型测算不同地区和行业2006—2017年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地区层面,东、西部地区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扭曲程度较严重,东、中部地区总体扭曲程度较严重。在行业层面,农垦和畜牧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相对过剩、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种植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不足、人力资源配置相对过剩。从农业的TFP发展潜力看,如果有效消除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错配,每个地区和每个行业的TFP都可以得到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9.
区域R&D产业发展差异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从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了区域R&D产业的发展差异。主要结论是,区域之间R&D产业的投入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投入系数相差悬殊。区域R&D产业投入的活动类型结构基本上是试验发展>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各区域都十分重视对试验发展的投入。区域R&D产业投入的执行机构结构主要以企业为主,其次是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区域R&D产业的产出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但是,中部地区的产出效率高于东部和西部。而且,投入小的区域其产出效率却比较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首先,利用变异系数法测算了2005~2016年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然后,通过构建VEC模型进行分析判断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内在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省际面板数据分析模型,从全国及东、中、西部区域层面进行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1)全国及东部、中部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而西部地区却呈现显著抑制作用;(2)人力资本对西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显著为正,而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对其呈现抑制作用;(3)技术进步对中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抑制作用显著,对东部地区呈现不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不断完善高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政策体系;强化高技术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地位;完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市场化机制;因地制宜实施政策促进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