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李彩 《山东教育》2009,(6):51-52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体验、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强调对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培养。”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其特征就是情感抒发、情感宣泄、情感交流和情感审美。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音乐情感的这种特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音乐专家许卓娅说“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离开了可以使你激昂、感动的东西,音乐教育就失去了最有效的感染力”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要以情感人,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健。教学实践证明,师生间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努力创设一种民主、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学中做到静中有动,动静交融,使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之中,切身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音乐教学才会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音乐的灵魂,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诉说.因此,高中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这是音乐教学的关键.高中音乐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营造一定的情境.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音乐教学中运用情境式教学法,能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教学.那么,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呢?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4.
国向琴 《考试周刊》2013,(53):170-170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落实"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目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文章对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此体验音乐的美感;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实践,让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学生带着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为音乐作品中蕴藉的情感因素所感动,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提高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艺术,音乐所表达的感情主旨源于生活,创作者将受生活启发而激发出的情感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人们的共鸣。音乐教学重视情感教育,情感与兴趣是密切相关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学生学习音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小学音乐课堂上的 现状,探讨进行音乐教学时激发学生个人情感的相关措施,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其本身也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形象直观思维占主导地位。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场景和情景,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可闻可感和可歌可泣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接受美的熏陶。一、借助形象,创设情与境,达到"以形悦目"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美与崇高其实就存在于自然与人生中。"同样,"美与崇高"存在于音乐中,生活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很多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而是要通过音乐教学的环节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音乐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励与唤醒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感受乐曲带来的魅力时情感和心灵能够得到感染和净化。"为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育核心,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焦玲 《教师》2014,(18):48-49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培养学生的良好音乐情感与态度是小学音乐的重要目标,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情感的激发与培养,有效地开展情感教学。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创设情境,以情激学;情感投资,以情动情;巧设疑问,以情导学;以听传情,以情明理;创新评价,以评促情等五个方面阐述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的方法与心得,以期与教学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9.
情境情感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情境情感教学方法的运用既符合音乐新课标的要求,又能彻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融入到音乐课堂中,获得丰富的情感满足,从而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因而,探讨研究小学音乐情境情感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情感在一切艺术中普遍存在,而音乐作为艺术门类中的一种,却特别专注于表现情感。别林斯基曾说:“不管哪一种音乐都反映一种情感,只要有情感,机械表达的可怕的单调的印象就没有了。”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欣赏教学中,情感的表现,情感的宣泄,情感的交流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是音乐欣赏十分重要的环节,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但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对抽象的声音形象感受力较低,较难领悟音乐情感的内涵。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感受,充分有序地驱动学生的情感,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音乐课中实施情感教育,是当今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同时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之一。如果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我们能以情感为教育的出发点,改变以前的一些单纯的音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的音乐能力能得到培养,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的情感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音乐具有抒发情感、交流情感、宣泄情感等特征,可以说音乐是情感的载体,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带领学生在情感的经历中感受音乐、了解音乐,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本文笔者论述了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情感教学的原因和作用,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的做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艳 《宁夏教育》2009,(6):59-59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新课标把情感渗透,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放在首位。在音乐教学中应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情感渗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快乐教育"主张给学生以爱,给学生以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笔者从情感的交流、创设美的音乐环境、兴趣是"快乐学习"的重要因素和创造性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四个方面阐述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情感艺术,表达情感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表现功能,是音乐的灵魂所在。音乐教学应从情感表达开始,在音乐教学中对歌曲的处理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歌曲的重要途径。在此,我谈谈是如何利用"歌曲处理"这一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培养。一、捕捉音乐情绪与意境既然音乐是情感艺术,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的一切艺术实践活动都将有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反  相似文献   

16.
音乐新课程注重学生音乐技能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强调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知识技能才能成为智慧。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和气氛,以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从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技趣融合,体验情感;以身示教,深化情感;审美创造,表现情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情感优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震 《教师》2014,(14):69-70
新《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审美能力,使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学习贵在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本文分析了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中的作用以及开展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它易于师生情感交流,易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易于引起师生共鸣。是实施美育的重要环节。一、教师在课堂上情感要投入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要以情感人。语言、表情身体都要动之以情,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没有情感的参与,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在情感上的互为沟通,会使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产生“和谐共振”。如果一个音乐教师在范唱歌曲时,缺乏歌唱的情真意切,那…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运用丰富的情感寓以音乐教学中,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音乐教学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情愿的参与你的课堂,这样我们才有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那么怎样激发学生情愿甚至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呢?笔者在几年的音乐教学中发现"情感"这个方面是个非常好的切入口。歌德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灵。"音乐是情感的教育,音乐教育过程是情感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我们应该把握音乐情感的独特教育功能来感染着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