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近代中国提出制定新闻法第一人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是康有为;第二种观点认为是郑观应。但实际上近代中国首倡新闻立法的人是洪仁玕。洪仁玕明确提出必须进行新闻立法,并对新闻立法的原因和必要性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在《资政新篇》中,洪仁玕反复强调开办新式新闻事业,是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系列新闻理论的重要观点。首先,洪仁玕再三提出要创办新式的新闻事业;“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及各省郡县货价低昂,事势常  相似文献   

3.
在时间的序列上,有关新闻观念的表达,洪仁玕要稍早于王韬,在他的《资政新篇》中,就辟有专门的章节来探讨“新闻”,较之于王韬的《论日报渐行于中土》等著述,要早上十来年。但,洪仁玕有关报刊理念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虽然没有办过报纸,但有过办报的主张。他们的办报思想是进步的,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借鉴。太平天国的办报思想,主要反映在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上。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准备时期,曾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在香港、广东一带居住多年,接受了一些资本主义思想。太平天国己未九年(公元一八五九年),洪仁玕到天京,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份建议书——《资政新篇》。建议书中,除了提出修铁路、开工厂等主张外,还建议设立新闻馆,出版“新闻篇”(即报纸),得到了洪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最早提出国人自己办报理念和理论的人,洪仁玕的新闻思想十分具有前瞻性,他对于报纸的作用、功能,以及对报人要求的阐述,直到今天仍是新闻理论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西方文化的熏陶、太平天国农起义政权的建立及其宣传政策的影响,是洪仁开新闻思想的渊源;总理朝政、权重一时的地位,革故鼎新的《资政新篇》,使这位农民起义领导者的新闻思想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十分重视文风的改革。新政权建立后,在征战不已、百废待兴之际,总理朝政的干王洪仁玕,就把改革文风作为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洪秀全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此策是也”。一八六一年,洪仁玕等人正式发布了改革文风的布告《戒浮文巧言谕》,“文以纪实”则是这篇谕文提出的一个主张。洪仁玕等人提出的“文以纪实”的主张,对当时流行的“不求实学,专事浮文”的腐朽文风,是一个猛烈的冲击。那时候,许多封建  相似文献   

7.
洪仁玕(1822—1864)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的族弟,1851年金田起义时,他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后来在广东组织起义失败,便逃到香港,在香港生活了6年。1859年6月他从香港来到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当时正值太平军由胜转衰的危机时刻,他被洪秀全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总理朝政”,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第二号人物。到天京后,洪仁玕向洪秀全呈奏了一篇文章,称为《资政新篇》,主张仿效西洋,实行建工厂、开矿山、  相似文献   

8.
洪仁玕为挽救太平天国的危局曾试图实行资本主义法制改革,但终因大势已去而未能付诸实践,然而他的改革思想却在其著作《资政新篇》中得到系统阐发。  相似文献   

9.
洪仁玕(1822—1864)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的族弟,1851年金田起义时,他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后来在广东组织起义失败,便逃到香港,在香港生活了6年。1859年6月他从香港来到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当时正值太平军由胜转衰的危机时刻,他被洪秀全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总理朝政”,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第二号人物。  相似文献   

10.
所谓舆论监督,指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体,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实施新闻批评,以明辨是非,扶正祛邪。洪仁在《资政新篇》中提出,“有新闻篇以泄奸谋,纵有一切诡弊,难逃太阳之照矣。”①这一观点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由于这个观点是洪仁在谈论“禁朋党之弊”时提出的,所以一般研究者认为这不过是洪仁对付朋党势力的一个建议,②想通过报纸将朋党的各种谋划昭示于天下,使其阴谋无法得逞,以达到加强太平天国集权统一的目的。这样说固然不错,洪仁也的确有这样的目的,但若综观全文,将这一观点和《资政新篇》的写作背景、写作宗旨联…  相似文献   

11.
洪仁被誉为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创始人,马建忠是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①,作为中华民族的先进志士,共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下,要完成反侵略、求富强的相同使命,洪、马二人的维新思想,自有相近之处。然而,由于二者所处的具体时代环境、身份的不同,他们的维新思想又各具特色。个中原因,耐人寻味。一重商、民办与引资思想(一)重视商业的经济政策洪仁牙和马建忠考察西方富强兴盛之源,认为与商业发达有关,从而均主张将重视商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太平天国后期,采取了进一步保护商业的措施,凡在太平天国境内经商,…  相似文献   

12.
入伍20年,发表了1000多篇200多万字的各类新闻稿件、学术章和学作品,7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个人。他就是沈阳军区某仓库政治处主任洪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为了打破西方势力采取的封锁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建立了正常关系,成功地实现了外交战略转变。由此,中国实施了从西方国家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四三方案”,这是继中国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项目后的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计划。  相似文献   

14.
李善兰是把西方数学全面地引入我国的第一人,是近代西方数学传播和研究的奠基人,在翻译西方科学著作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科学有着深入地研究,通过翻译西方数学著作为中国数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中国数学的西化作了铺垫.本文分析了李善兰翻译数学著作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梳理了其翻译西方数学著作的主要历程.  相似文献   

15.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简要介绍西方目录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之后 ,从对重要学者的研究、目录学协会的发展和传记性著作这三个角度 ,综述了西方目录学史研究的文献发展情况 ,是对西方目录学史研究文献发展的一个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书籍史研究硕果累累,海外的中国书籍史研究也日渐兴盛,国内的书籍史研究相对滞后.中西方书籍史的研究存在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中西方书籍史研究的社会背景和学术理论渊源不同,二是中西方对书籍史的研究对象“书籍”本身的认识存在差异,三是中西方书籍史书写叙述模式各异.  相似文献   

17.
《现代出版》2009,(2):F0004-F0004
《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经典》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内容涵盖德奥英美24位哲学家的价值哲学代表作,从先验主义路向、经验主义路向、心灵主义路向、语言分析路向四个角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现代西方价值哲学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反映了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18.
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历史、方法与范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回顾了传媒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以及不同时期的研究议题。传媒经济学是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的应用性学科,它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西方传媒经济学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活跃的和跨学科研究领域。文章认为,西方传媒经济学的主要研究范例包括理论型、应用型和批评型范例;其研究方法可分为行业市场研究、公司研究和影响力研究。在介绍西方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同时,本文还简要回顾了传媒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学的研究昭示:世界人类的文化和文学是由东方影响西方的。希腊罗马是西方文学的摇篮,而希腊罗马文学的繁荣又接受了  相似文献   

20.
凭感觉,或凭理性,皆觉得当代中国研究似乎已进入一个更加自觉的阶段,以理论美学为基础的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正以各种形式同步进行。读过《西方审美观源流》(以下简称《源流》),更加印证了我的看法。《源流》就是以新的视角选择编写的一部西方审美理论史,或西方审美经验研究史。名称无关紧要,重要的在于《源流》是中国学人第一次对西方审美理论演变的历史做了发掘、整理和叙述,就西方美学史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