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成为大学生后,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影响如何,他们心理状况如何,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是否存在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否关注这类大学生的成长,高校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是否到位,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数据分析,了解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状况,高校干预情况,提出了今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2.
基于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对190位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倦怠平均分为2.7,93.7%社区教育工作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主要表现为职业效能感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月收入及职称与职业倦怠呈显著相关.消解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倦怠危机现象可从社会环境、职业化发展、完善评价和心理干预等四个方面寻找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我国27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住的调查,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有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以兼职为主,女性教师多;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上,尚未形成制度。建议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力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结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队伍数量。  相似文献   

4.
张延东 《文教资料》2007,(23):60-62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最佳切入点,已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就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者充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政工作中的基础地位,通过健全组织和制度建设、加强人员配备、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丰富工作方法和咨询手段等措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我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工作方法,并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对其他高校的学生工作提供一点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党政机关模式是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主流模式。该模式有利有弊,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良好发展,非常有必要厘清三个关键问题:心理问题不同于思想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者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其职业倦怠状况对大学生乃至整个高校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借鉴对大连市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连续5年的调查成果,从社会、职业特征和辅导员自身三方面探索了职业倦怠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蓝增明 《文教资料》2006,(19):39-40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探索建立科学、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介绍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以期与广大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实现有机结合,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如何找准切入点,提高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难题。挫折教育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挫折教育视野下如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展开研究,找到预防或缓解该群体职业倦怠的途径和方法,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职业低潮,从而保证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文章通过对浙江省6所高校194名教学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综合运用社会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和统计学知识,在文献资料分析、数据统计和访谈的基础上,了解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探讨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其课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如何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适应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发挥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这是每一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并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贵州省贫困地区346名青年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贫困地区中学青年教师心理有问题的占21.9%,男、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大的差异,年龄差异不明显。应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有意识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类突发事件是当前高校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类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心理疾患方面,影响了校园的稳定与和谐。处于学生工作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应加强青年心理学、心理咨询技能等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以妥善应对此类突发事件。应对的策略主要包括:事前注重预防阶段的教育引导,呵护大学生心灵健康;遇事灵活应对,从情绪干预、认知策略干预、舆论干预等方面进行合理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事后扮演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帮助学生分析心理现象、掌握心理调适技能,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轨道上。  相似文献   

13.
万群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7):149-150
体育运动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会产生积极或消极效应。规律的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能促进身心健康,相反,不科学、不恰当的体育运动,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而且会给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使一些运动员退出体育运动。针对运动员不合理的体育运动产生的心理耗竭现象进行探讨,分析心理耗竭产生的心理学机制以及原因,并对心理耗竭现象提出对策,以利于运动员在运动中完善训练,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4.
师范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师范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做好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通过对赣南师范学院2004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出现较为严重症状的因子主要是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城镇和非城镇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极其明显;师范院校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非城镇学生。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新世纪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存在亟待解决的八个问题:重视的程度不足,给予的关注和研究太少;文化客位影响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研究;研究者偏重于定量的研究,片面追求数据的获得;研究中缺乏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学实践地结合;缺乏对概念的阐释和规范;研究中误将“普通大学生”作为“贫困大学生”的对照词;忽视了对贫困大学生积极的心理特征的分析和研究;缺乏对研究结论的评价和检测。展望未来,对该问题的研究:不仅要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本身,更要关注问题的解决;既要关注到贫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又要关注到它对大学生意志的磨练、自立自强个性的养成、责任感的树立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身体锻炼不仅增强体质,而且促进心理健康。运动处方是根据人的不同特点,为了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制定的运动计划。本文着重介绍了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运动处方的特点,总结出了六种不同的心理状况需要的不同的运动处方,期望对于不同的心理状况的人群以科学的锻炼指导。  相似文献   

17.
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障碍及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近年来,职校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家庭和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成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教师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教师角色认知、稳定愉快的教育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坚强的教育意志,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工作压力大,负担重,人际关系的障碍,个人需要得不到满足,造成心理疲劳、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主要从优化教育环境和教师个人的心理调节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到生命教育的省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学生漠视生命、否定生命的现象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挑战。以心理健康教育已有的成果为基础和平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成为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二者有机结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将生命教育内容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开展心理咨询,解决大学生生命困扰;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团体心理辅导中。  相似文献   

20.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基于此,以121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心理健康在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说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会影响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感知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