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学校道德氛围心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氛围对人的道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学校道德氛围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学校道德氛围进行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外对此已有探索、但实证研究较少,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当前,我们要借鉴国外已有成果,根据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推进我国对该课题的心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编制学校道德氛围测评框架;参照已有量表,结合我国中小学实际情况,编制学校道德氛围量表;选取东部地区中小学生有效样本1000位,用AMOS17.0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学校道德氛围可从"正义"和"关怀"两个取向测得;学校道德氛围的正义取向,可由"公平"、"民主"、"规范"、"诚信"四个量度测得;学校道德氛围的关怀取向,可由"尊重"、"帮助"、"理解"、"宽容"、"归属"五个量度测得。  相似文献   

3.
学校道德氛围,就是指调控学校里社会关系的规范、价值观和意义系统以及这些规范、价值观和意义系统被学生所共享的程度[1]。对学校道德氛围的研究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学校道德氛围感知进行的[2]。学校道德氛围感知,是指对调控学校及班级里社会关系、影响青少年学生道德发展的规范与价值观系统的感知[1]。学校道德  相似文献   

4.
道德心理学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重要的理论基础。道德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说,“道德心理学就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它能为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近一个世纪以来,道德发展心理学已取得丰硕成果,对加强和促进学校的道德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道德发展心理学也积极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研究上从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5.
专业化:国外学校心理教师发展的路径与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心理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走向专业化是国外学校心理教师发展的路径,成为专家型教师是国外学校心理教师发展的目标。学习借鉴其有益的经验与做法,更加科学、有效地促进我国学校心理学事业和心理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是当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与教师教育改革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尽管人们对学生道德发展和学校道德教育的状况有过多种研究,但是如何客观认识和评价学生道德发展和学校道德教育的状况,一直存有争议,因为不同的研究角度会使研究结果具有极大的差异。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呢?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道德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为公正,另一为仁慈(具体又分为关爱和宽恕两个方面),且道德心理学研究始终围绕公正、关爱和宽恕三个主题而展开。在  相似文献   

7.
侵犯行为是一种经常发生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现象,是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以及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也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一个研究领域。不同的理论对侵犯行为有不同的假设,由此提出的干预措施也各有特点。其中,道德推理和角色采择能力训练、自我控制训练、认知重建训练、问题解决技能训练和社会技能训练等都是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干预措施,是国外研究者经过实践总结出的较为有效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述评及启示李江,李微皮亚杰是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理论在西方甚至世界心理学、教育学界和哲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为现今儿童道德发展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对当今学校德有教有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9.
聊城大学黄富峰副教授在“十五”期间申报并完成了教育部重点课题“道德思维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批准号为DEA030109。该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剖析道德思维的本质、特征、发生与发展、结构、工具和手段、过程,提示道德思维诸方面的特殊规律,综合运用教育学、伦理学、思维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和知识,对道德思维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本文是对该课题主要研究成果的摘编。  相似文献   

10.
学校心理学研究伦理是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从事教育研究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本文通过对学校心理学研究案例的陈述,分析其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指出学校心理学研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重视研究的知情同意环节,综合评价研究的内容设计.  相似文献   

11.
张睿 《教育学术月刊》2011,(6):22-23,27
学校道德教育在人的德性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现实中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并不尽如人意,必须切实增强学校道德教育实效。首先应重视道德之知的传授,防止对"灌输"的矫枉过正;其次,关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走进被遗忘的角落;最后,打破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责任田"意识,还学生一个统整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转型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面临挑战。需要调整与革新。坚守学校道德教育使命的三个命题为: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德育需要打好品德基础;学校教育要为实现人的道德潜能提供支持性环境和条件。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关注、尊重和鼓励学习者作为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重视培育和发展人的情感;重视双向沟通、对话、论理和代际交往。革新学校道德教育要抓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的机遇;激发教师成为有道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人;创造育人为本的学校制度和文化精神氛围。  相似文献   

13.
"学校在风雨飘摇之中",风雨飘摇之中的学校呼唤重建.因此,创建学习共同体或合作型学习组织已成为国际教育学界的共同愿景,同时也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校组织重建提供了重要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创建合作型学习组织提供了基础.基于国内外有关合作型学校的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建议:建立对话型学校文化;要做"领导者",不做"管理者";创建共同愿景.  相似文献   

14.
近二十年我国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衔接研究;幼小衔接策略研究;幼小衔接与儿童发展研究以及我国对国外幼小衔接的相关研究等几个方面。文章在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反思和展望:再认幼小衔接的意蕴;拓展幼小衔接研究的领域;关注农村幼小衔接;开发幼小衔接资源。  相似文献   

15.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德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风气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针对多元文化影响下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创新德育工作理念,优化德育工作目标,做好家校合作指导,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出。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方法要立足于时代要求和国际视野,研究与借鉴西方学校德育方法的有益成份,以我国学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征为现实基础,走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把传统方法、借鉴方法、创新方法有机结合,促进我国学校德育向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健康价值观、教育观的黄金时期,因此需要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及法治意识。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将时政资源作为主要载体,将国内外各领域时政信息作为教学素材,以此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时政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进行探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学校德育工作应利用具有德育氛围情境和德育能量的一切时空形态和现实背景,多视觉、多渠道、多层面地进行,应建构一个全景框架——“学校德育场景”(简称为“德育场”)。应从大德育观念建设、师德建设、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德育科研及德美心三育互动等六个方面,对学校德育场景的建构进行整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方式,教育应该是人与人心灵的交流,是一种智慧,因此教育的首要要素是道德教育。而现如今的学校德育是一种知性德育,割裂了教育与德育的亲缘关系,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要使学校教育返回本真的教育,就要重新思考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tends research on moral reasoning competence in juvenile delinquents to their practical reasoning and perception of an institutional moral atmosphere in order to find out whether a delay in moral competence is one of the causes of the offence or one of the consequences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or both. The study involved 64 delinquent adolescents from a modern, humane, high security detention centre and 81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all males. Delinquent adolescents exhibited lower moral competence than non‐delinquents, particularly in the value area ‘obeying the law’, but the difference was smaller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 Juvenile delinquents' perception of the moral atmosphere in the detention centre was no lower than that of pupils regarding their school and their low moral competence could not be attributed to a poor moral atmosphere in the centre. Thus, the small delay found in moral competence is likely to precede detention. In both the delinquent and pupil groups perception of a poor moral atmosphere was a more important indicator of self‐reported antisocial behaviour than low moral competence. Our conclusion is that improving the percep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moral atmosphere in school and in prison is more likely to reduce antisocial behaviour among adolescents than only improving their moral compet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