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借鉴澳大利亚课程体验调查法,并根据我国高职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优化问卷设计,以1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研究对象,科学测评学生在线学习体验.整体上看,基础技能习得和课程资源获取对学习体验影响较为显著;从分组比较上看,专业课与理论课的学习体验占有优势,男生学习体验相对较好,而本校学生、外校学生与社会学习者的体验特点具有差异性,长期学习与高参与度学习行为对学习体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依据调研结果,从创新教学组织模式、改革课程建设方法、促进学习互动交流和优化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对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线开放课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也涌现出了 一批优质的案例和成果,但课程质量良莠不齐,开展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研究是保障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的必然要求.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归纳总结出基于体用融合的共生式、基于课岗对接的匹配式、基于课证融通的协同式、基于校企合作的嵌入式等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关键点.同时,为了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能更好地推广并落地实施提出除了政府、学校层面在政策、资金、平台、管理上给予基本的支持外,还需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基础性的课程建设质量,二是构建保障性的课程传播策略,三是推进关键性的课程应用环节.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从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要求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通过引入在线开放课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以"商业类展示设计"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评价、团队支持与服务四个方面论述了在线开放课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以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花卉栽培"为例,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然后探究了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高迟 《文教资料》2020,(5):214-215
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要兼具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本文对在线开放建设的目的及意义进行了阐述,并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英语口语”课程为例,从课程建设思路、课程内容设计、建设措施等方面给出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从应用与成效来看,方案切实可行,以为地方高职院校精品在线课程领域带来更加优化的建设方案,发挥有效的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职学生主体视角,通过问卷调查搜集数据,了解高职学生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学习现状。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平台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线开放课程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线教学的有效载体,但学习人数、课程数量的大规模增长与思政在线开放课程学生持续参与度却不匹配,而高职思政在线开放课程尤甚。通过构建由学习动机、元认知能力、信息素养、学习关系维持能力和学习自我控制能力构成的在线开放课程学习素养能力框架,并基于此提出促进高职思政在线开放课程有效学习的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职百万扩招是党和国家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促进高等教育普及化和稳定就业等方面有其重要意义。但高职扩招带来的社会生源与普高生源在文化基础、学习特性、社会阅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备学习动机更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及偏好在线学习等特性。OBE理念倡导以成果为导向、人人皆可成功和持续改进,与社会生源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契合度高,因此将OBE理念作为高职社会生源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具备实施可行性。在分析OBE课程建设基本思路的基础上,从课程平台选择、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应用、完善课程监控及评价等方面探索了面向社会生源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路径,以期能对提升高职社会生源人才培养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线开放课程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全新尝试,颠覆了传统教育结构与模式,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冲锋号”。对吉林省10所高职院校学银在线平台课程数据及教师、学生开展调研和访谈后发现,吉林省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存在课程建设数量不足、课程类型失衡、课程互动不足等问题。文章结合产业需求和职业教育实践性特点进行在线开放课程设计并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旨在为吉林省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相关政策的制定、课程开发设计与应用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和信息超载时代,在允许人们自主式管理、碎片化学习的同时,对教学内容的离散化、微型化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文章从"互联网+新建构主义视阈下"教育的特点入手,着重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透视与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内容,探索透视与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实践改革,研究其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意义、改革目标与应用策略,以优化透视与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愈加密切。借助网络的便捷性、实时性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学习的灵活性,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线下面对面授课与线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融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以现代地图学研究进展课程为例,从课程的特殊性和育人要求出发,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探讨了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药学服务综合技能训练》是我校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我校药学院建设了《药学服务综合技能训练》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切实为高职学生提供了进行自主学习、随时学习、人人可学的在线教学资源,推动了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及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促进了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文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现状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对疫情期间的教学模式调整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迅速,但总体上存在教学资源制作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使用在线课程水平差异较大、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不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水平,在心流理论的指导下,尝试选择生动有趣的内容,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制定具体明确的目标,把握挑战和技能平衡,给予学生即时反馈。这些措施让学生产生了更多的心流体验,有效提高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朱春俐 《成人教育》2021,41(11):25-30
在线课程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主要载体,是远程开放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基础.在线课程资源的使用者是开放教育学习者,从学习者的课程学习体验入手,能深入了解在线课程教学的现实情况.本研究以G区域学历教育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围绕学习者的学习经历、行为、感受和情感态度等开展学习体验调查,对研究数据采用统计描述法与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课程内容不契合学习需求、学习活动参与性不强、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在线学习体验.据此,分别从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支持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的建议,包括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适用性、先进性;完善互动环节的实施策略;提升学习的自由度和学习效率,提供时间管理帮助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优秀网络课程个案在线课程设计的简要剖析,总结其在教学平台、教学设计、交互安排、评价方法以及支持服务等方面所具有的突出特点,以亲身的网络学习体验获得对远程开放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工作实践的感悟与启发,进而提出进一步优化建设的建议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开放课程的探索与思考——从学习者、决策者到建设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开放课程越来越受到互联网时代学习者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在网上自由选择心仪的开放课程并满怀期待地享受全新的学习形式。斯坦福大学课程开放的历史悠久,通过“斯坦福在线”提供课程开放服务,在提供优质教育体验方面保持领先地位。研究者通过体验和探讨斯坦福大学的开放课程,从“学习者”、“决策者”和“建设者”三个视角分析开放课程运动的经验,试图探索开放课程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学习者”角度对开放课程需要解决学习动机、学习孤独感和在线学习能否成为主流学习形式的顾虑问题,这不仅涉及增强在线学习信心,更涉及到信息化时代在线学习的地位和发展。从大学“决策者”角度首先应确定开放课程的价值在于推进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共识,这个共识孕育了一场知识价值观的深刻变革。全球近200所高等教育机构投身开放教育大潮,正是对开放课程运动精神的肯定,并形成诸如培养学习者数字化学习能力、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通过学分制与传统教育接轨等经验。因此,从“建设者”角度来说,在项目规划阶段,就应考虑项目所涉及的技术障碍、队伍建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问题。尽管目前开放课程运动的发展方向仍具有不确定性,中国的一流大学也应该参与其中,甚至创建中国的MOOC平台。  相似文献   

17.
在线课程学习是开放教育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体验是衡量学习者在线课程学习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基于问卷调查法,对福建开放大学859名在籍学习者在线学习体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福建开放大学学习者在线学习体验整体良好。但学习者在线学习体验在男女性别、专业类别、学习时长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平台的不稳定、支持服务的不完善、信息化学习技能欠缺、课程内容过于封闭等问题影响了在线学习体验,可分别从平台体验、学习体验、效果体验三个维度提出改善学习者在线学习体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线辅导作为网络教育核心环节对学生学习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在线辅导质量现状并丰富在线辅导策略以优化学生学习体验,对提高网络教育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网上人大为例,开展了网络教育在线辅导学习体验研究,以探索网络教育在线辅导的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线辅导教师职业素养较高,但课程辅导效果有待改进;教学活动组织与交流对课程辅导效果的影响能力最大;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体验呈现差异。最后,文章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开展个性化助学、及时反馈学生疑难问题、组织开展在线教学活动、研发智能答疑系统等角度,提出了优化学生在线辅导学习体验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探索:建设了在线仿真实验平台,对现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更细致的改进;构建了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分析与评价模型,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完成度,促进了在线开放课程及其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并将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于企业培训和科技志愿服务,扩大了课程影响的覆盖面,提高了课程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迅速发展给高校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明显压力.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通过MOOC学习具有自由度高、优质学习资源丰富、更具国际视野等优点,但也存在自制力要求高、有效互动少、社会关联不足、本地化知识欠缺等问题.为应对MOOC挑战,提升传统课堂吸引力,高校教师可借鉴顾客体验理论,从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知识体验和关联体验等五个方面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并通过学术研究、课下师生交流、运用互联网和MOOC辅助教学等方法提升优化课堂学习体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