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以学生学习性投入为切入点,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使用NSSE-China 2011调查工具及9所"985工程"院校数据,从个体活动和人际互动的学习性投入行为两个维度,划分了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性投入四种类型,即积极投入型、自我独立型、人际互动型和被动投入型。结果显示,各个类型之间具有显著异质性,在不同性别、年级、家庭及高中教育背景等个体因素变量区分的群体中,四种类型的本科生分布比例存在差异。经比较,研究所提出的学生类型划分与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年代所提出的分类模型之间具有共性特征,表明学生群体的分类特征具有跨时间稳定性和跨文化的普遍性。中国研究型大学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应当科学甄别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学习性投入类型,关注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有效支持不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H学院学情调查数据,以课程学习参与、学习动机为基准,通过聚类分析对本科生学习特征精准识别,获得4种本科生类型:志行合一型、学业跟随型、志行倦怠型、空想无为型。研究发现志行倦怠型是地方本科院校中的主要学生群体,占比高达41.5%;高校教学实践过程对各类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转化作用,无论是教学内容质量的提升还是教学方式、教师反馈过程性的教学投入均有助于内外学习状态均不佳的学生群体向志行合一型转化。地方本科高校以及教师层面应树立多维立体的学生发展理念,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特征给予学业帮扶,实施因类教学,适时帮助学习状态低迷的群体实现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H大学2014年和2016年两次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数据,运用大学教育力理论模型,从大学教育射程和学生期望两个维度将学生分为高度匹配型、被动顺应型、独立型和排斥型四种类型,追踪研究不同类型学生分布的变化和特征,并从学校支持和学生投入两个维度,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其对学生类型及其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四种类型学生在数量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经过两年的学习均发生变化;四类学生在对待学校支持的态度和学生投入的表现上存在明显的异质化倾向;学校支持和学生投入是影响学生类型分布的重要因素,但对不同学生类型的影响差异较大。建议针对不同类型学生采取相应措施,以扩大和增强大学教育力的辐射范围与力度。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索了初中生在校内外的学习投入与主观课业负担的潜在分类,并从个体的学业成就、学习品质及其人际关系等角度,细致地描绘了各类学生的发展特征。研究发现:①学生可分为4种类型,即低投高负型、低投低负型、高投低负型和高投高负型;②不同类型学生在学业成就、学习品质及其人际关系等因素上的表现均存在显著差异;③应适当增加对“低投低负型”学生的期望与学习投入,提高“低投高负型”学生的学习品质表现,转变“高投高负型”学生的学习投入方向。针对不同类型学生提供有效的减负方案,从而提升教育政策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评价越来越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果成为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从学生视角出发,期望通过测量问卷前后测,纵向对比不同培养模式下工科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的变化差异及影响关系,探讨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效与改进建议,更好地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发现,不同培养模式下工科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这些差异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相关。基于此,研究认为应建立工科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加强对工科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和辨别分析法对564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探讨了不同类型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特点;不仅从变量水平上考察了大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习心理状况的关系,而且从个体差异的视角分析了不同学习投入类型大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差异。结果发现:(1)文科生的学习投入水平高于理科生,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投入水平也呈现增高的趋势,但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不存在性别差异。(2)大学生学习投入分成全力投入型、一般投入型和散漫投入型3种,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差异显著。全力投入型大学生学习投入程度最高,散漫投入型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最低,一般投入型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处于全力投入型和散漫投入型之间。(3)学习投入与学习流畅感、学习绩效、学习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与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不同投入类型大学生的学习流畅感、学习绩效、学习幸福感和学习倦怠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与统一政策相冲突是减负政策实施的阻力之一,厘清投入和负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科学减负的基础。研究采用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索了学生在校内外学习投入与主观课业负担的潜在分类,并从个体的学业成就、学习品质及其人际关系等角度探索了各类学生的发展特征。研究发现:(1)学生的负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有的需要减负、有的需要增加时间投入、有的需要提升学习品质,学生可根据学习投入与主观课业负担的状况分为"低投高负型""低投低负型""高投高负型""高投低负型"等四种类型。(2)不同类型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业成就、人际关系还是在影响学生终生发展的学习品质上的表现均存在显著差异。(3)减轻负担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等非学业方面的素养,无论学习投入程度如何,学习品质表现好的学生的负担感受均较低。因此,人工智能时代下建立对学生的负担状况进行科学分类的精确诊断系统是必要的,不同类型的学生应采取个性化的减负方案,利用智能化的自适应学习系统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是减负的核心路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问卷2011》,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分析课程学习评价与不同学科本科生学习过程和学业成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课程学习评价与不同学科学生学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又因不同的评价方式和学习的不同方面而不同。其中,"论文/报告写作"对文科和社科学生学习的影响大于对理科和工科学生的影响;"教师反馈"对文科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投入的直接效应最大,对其学业成果产生的间接效应也最大;与考试相关的"考试内容"和"成绩排名"对理科和工科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投入的直接效应均大于对文科和社科学生的直接效应。因此,在本科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实施不同的课程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9.
缪南  余菊芬 《科教导刊》2021,(2):187-190
为了解教育康复学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现状,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对264名教育康复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调查对象专业认同度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级、志愿类型、专业学习条件学生认同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做好多方宣传、提高专业知晓度、改善学生学习条件、做好毕业生就业保障等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教-学-研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下本科生投入深度学习的现状,文章基于对百所高校中6299名本科生的问卷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多重分析等方式,对本科院校教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学生主动投入深度学习、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以及学生对深度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等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男生表现较为亮眼,理科类学生表现突出,年级差异呈现“U”型分布,研究型、应用型高校之间差异显著,管理经历促进深度学习,学业基础的“马太效应”明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