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心狱     
两个年轻的商人被对手陷害,不但所有积蓄付诸东流,还在监狱里度过了5个不堪回首的春秋。终于,对手的阴谋败露,冤案昭雪,他们重新获得了自由。又过了5年,两个难友在街头偶遇。我们姑且叫他们甲和乙。甲此时已经东山再起,成了商界精英。而乙则一蹶不振,流落街头。谈起往事,甲心平气和:“我早已原谅了那些迫害我们的人。”“我没有,”乙愤怒地说,“我对那家伙恨之入骨,5年来,我没有一天不诅咒他。”“老兄,那你岂不是还被他关在监狱里!10年来没有一天自由。”甲感慨地说。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恨我们的人,而是我们恨的人。选自《环球时报》责任编辑…  相似文献   

2.
身为一名教师,深知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用“心”来教育感化他们,学生才能全然一新。一是“童心”。童心无邪,童心新奇且具有活力。青少年学生,天真烂漫,童趣浓厚,与他们相处教师应具有一颗“童心”,主动与他们做朋友,让他们感到教师可亲,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教师身边总是围着很多同学,谈笑声不断,其中的原因是教师具有“童心”,能融入学生之中。二是“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是黯然无光的教育。一位教育家说:“只教给知识,而没有教给人自…  相似文献   

3.
亲心我心     
读了朱自清的《儿女》,感动之余不禁恻然。想想自己,与朱自清竟产生许多共鸣。   朱自清早年结婚,不几年孩子就有了好几个。正如其文中所说:“那时我正像一匹野马,哪能容忍这些累赘的鞍鞯、辔头和缰绳 ?”北上之时,因生活问题留了两个孩子在上海。后因其年岁的增长,想想以前对儿女的累赘感,深深地自责平时对他们的粗暴。这就使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深了对儿女的那博大的父爱。   自然,我还没有为人之父,我还在读着书,做着父母的儿子。在家我最小,上有兄姐,真可谓是“万千宠爱于一身”了。自小,家人就很疼爱、迁就我,把…  相似文献   

4.
《千秋》是落落继《须臾》后推出的个人作品集,收录了2008年~2010年的短篇。须臾:片刻。极短的时间;千秋:一千年,很长久的时间。这么一看。进退问便有了种“万年一眼.千秋一段”的玄妙。  相似文献   

5.
张琳 《河南教育》2007,(5):26-27
开学两周了。我一直没有调座位,就让大家按自己当初找的位置坐。终于,有学生忍不住问我:“老师,什么时侯排座位呀?”看来.他们早已习惯开学排座位了。为了让大家安心学习.  相似文献   

6.
谢辽沙画了一朵花。“妈妈,你闻闻,真香!”“别闹!”妈妈在看冰箱里剩的东西。若有所思。“你就闻一下,行不行?”“别缠着我,我没工夫!”谢辽沙闹不明白,妈妈站在那里明明什么也没干,怎么说没有工夫呢? “闻一鼻子都不行么?”“你这孩子真不听话,我说过多少次,画的花不会有香味。”“不,就是香!不信你闻……”  相似文献   

7.
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对恽代英《狱中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中的“千秋”一词注释为:“这里是不朽的意思。”笔者认为不妥。“千秋”,《辞源》有六解:(一)一年有一秋,千秋即千年,形容岁月长久;(二)祝寿的敬词;(三)婉言人死;(四)药草乌头的别名;(五)县名;(六)秋千。《辞海》有二解:①谓年代久远;  相似文献   

8.
刘钰 《宁夏教育》2014,(7):66-66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写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令人羡慕的待遇,然而我却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善良的心     
一天,我从河边走过,看见几个人站在河边,他们在看水里一个漩涡。一个孩子指着漩涡问道:“那是什么?”一个大人说:“那是漩涡。”另一个大人说:“那是漩涡。”又一个大人说:“那是漩涡。”孩子们却有不同的看法。一个孩子说:“那是河水的眼睛。”另一个孩子说:“那是水里的星星。”又一个孩子说……显然,孩子没有大人那么理智,在孩子眼里,漩涡是他们想象的翅膀。偏偏有一个和孩子一样的大人,这是个女人,女人说:“那是一颗善良的心。女人话一出口,立即遭到几个大人的白眼,还有人说:“这女人有毛病。”大人骂那女人,是因为女人不应该和孩子一样…  相似文献   

10.
<正>在音乐教育领域里行走的这些年,我常遇传道授业匠心独运、吟诵奏唱不落窠臼、评述乐论自出机杼、著书立说各表千秋之能者。他们修为各不相同,但潜心与执着大多一致,总让我深受鼓舞、心生敬佩。“择一事,终一生”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心怀信仰的追求与境界。这一境界最终的升华,必先探其本质、究其法门,当然更离不开“功夫在诗外”的体悟。育人能力有高下,  相似文献   

11.
三十年前,中国经历了一段令许多人难以忘怀的“灾难”岁月。许许多多渴求读书的年轻人,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年代里失去了学习机会。三十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儿女又成了青春少年,并有着良好的学习条件。抚今追昔,他们想让自己失去的理想在儿女身上实现,对儿  相似文献   

12.
1956年,松下电器公司老板松下委任西田千秋为松下精工公司总经理。 这家公司的前身,是专做电风扇的,产品显得很单一。西田千秋准备开发新的产品,试着探询松下的意见。松下对他说:“只做风的生意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在一个班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在发展过程中,他们只有差异,没有差生。他们的差只是表现在思想素质不高,学习成绩偏低上。我们只能把他们看作是“后进生”,是后来劲的学生。如果我们把这部分学生教育好,对班集体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成绩进步是非常惊人的.况且这也是班主任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我从事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已有几年时间,每一年都接手一年级的新生,都得面对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将这堂课上得有艺术,使“心如白纸”的孩子对音乐感兴趣,留住他们的心?下面谈谈我这几年的教学心得。一、课堂上需要一位面带微笑的音乐教师第一堂课老师是不是应带着微笑上课,对这个问题说法不一。有的老师说要从一开始就“板”着脸进教室,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不然孩子是不会怕你的,特别是一年级的音乐课,游戏众多,课堂秩序很难维持。其实我觉得没这必要,要孩子真正信服你,并不是一脸凶像就能达到目的的。即…  相似文献   

15.
走访过许多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他们对数学普遍有一种畏惧和厌倦的情绪,“数奥”、“数学竞赛”让他们不堪重负,他们认为数学太难了,学好数学是天才们的事情。这样的观念值得教师反思,孩子们心中的数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绝不是那无穷无尽的习题和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数学在孩子们心中应该是快乐童年中充满乐趣的游戏。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过:学数学不是什么难事,把数学融入生活,拥有一颗“数学心”就足够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最关键的还是培养孩子的“数学心”:  相似文献   

16.
触摸你的心     
何玥 《今日中学生》2011,(12):44-45
选择叛逆 “嘀嗒、嘀嗒”,她呆呆地望着墙上的钟。再过十分钟,她就会迎来自己的生Et。“叮咚!”钟摆摇了十二下.她跳了起来,越过爸妈的防线,逃离了家门。她走到了一片草坪上,一大群人跳了出来,有她的死党和同学,他们  相似文献   

17.
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根据自己最近的调查发现,一些孩子的家长总是无法摆正“心”的位置,以至于走入了四大“心”的误区。平常心变补偿心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让孩子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专家指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让孩子好好地做一个平常人,这才是父母应该具有的平常心。正常心变反常心一些孩子的举动明明很正常,但按父母设计的模式却变得不正常了。一位孩子贪玩,父亲就认为他得了多动症,带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孩子很正常,可是父亲…  相似文献   

18.
心船的港湾     
过去,听到同龄人为“个人隐私”与父母不和的事,总觉得有些好笑。与父母争吵,无非只是为了一个带锁的空间。但如果父母尊重你,那么即使没有锁,他们也不会去侵犯你的“隐私”。反之,如果父母要探视这个“空间”,一把锁又怎能拦得住呢?在我书桌的右侧,就有一个带锁的抽屉,是父母在我刚入中学之前给我用的。如上所说,我对这把钥匙并不太在意,钥匙便一直插在锁眼里,久而久之竟然已无法转动,这锁也就成了摆设。但我父母从来也不会去开启这个抽屉,于是这个抽屉便成了我储藏旧物的所在。拉开抽屉,一眼就能看到一本《同学录》。因为…  相似文献   

19.
小车宰相田千秋田千秋,西汉中期宰相。他为人质朴敦厚,多智略,常劝武帝厚恩惠,薄刑罚,与民休养生息,颇受信赖。武帝临终,千秋与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mì)(石单)(dì)、御史大夫桑弘羊共受遗诏,辅佐少主。汉昭帝即位后,在田千秋、霍光等人的尽心辅佐下,继承武帝遗策,政治稳定,国家富强,百姓丰足。田千秋前后居相位十二年,昭帝以其德高望重,格外优宠,每次朝见,都让他乘坐小车入宫殿,享受“特惠”,因号为“小车宰相”,或为“车丞相”。久而久之,田千秋遂被人称为“车千秋”,其子孙也以“车”为姓。  相似文献   

20.
幼子不知从哪弄来“我国6亿居民一年送礼费用可造一座三峡大坝”的数据,问我什么叫“礼物”。面对时下愈演愈烈的“送礼风”“人情债”,我一时语塞。我只知道大凡天下所存之物,小至花草虫鱼,甚至鸡毛蒜皮,在善用心思的人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成为礼物的,古来不就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佳话吗?何需“积重堵三峡”这般阔礼呢?于是我油然推出“心礼”的概念于此,且玩味出它的几个特点。“心礼”往往是“轻礼”。教师节来到了,小学生欣然给老师送上一个自制的“敬师卡”。这礼物轻不轻?轻。可谁能说它心意轻呢?小小年龄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