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自适应标记分水岭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分水岭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针对分水岭算法出现的过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标记提取的分水岭算法。该算法首先使用形态学梯度,并使用梯度重建技术,较好地增强了图像对比度,同时使用改进的标记提取方法对区域最小值进行标定,使用分水岭算法。从实验结果来看,该方法能有效地控制分水岭算法的过分割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水岭变换是图像分割的一种强有力的形态工具,能够自动生成一系列封闭分割区域。其不足之处是过分割、对噪声敏感。为克服分水岭变换固有的缺点,本文综合利用非线性滤波和改进的FCM算法优化分水岭变换得出的初始分割,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混合分割算法——IHWF(Improved Hybrid Watershed and FCM)分割法。与MeanShift算法及区域合并算法相比,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区域的灰度和区域间的空间信息。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克服分水岭算法的过分割问题,且分割效果优于以上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K-均值基于欧式距离,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数据,而传统分水岭分割方法存在过分割和敏感性伪边缘的问题。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 均值聚类预分割与控制标记分水岭的医学图像分割算法:基于图像空间特征运用改进K 均值聚类对感兴趣区域和背景区域进行初始分割;在扩展最值变换的基础上作形态学开闭处理;利用控制标记分水岭算法在给出内部和外部标记后用强制最小技术修正梯度幅度图像并与形态学图像叠加,以降低过分割和减少伪边缘数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传统分水岭算法有显著改善,且具有较强的抗噪性能和边缘定位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医学图像的分割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分水岭算法在果蔬图像分割过程中产生的过分割问题,提出了基于K means聚类与二次分水岭的果蔬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中值滤波、直方图均衡化等方法实现图像增强,利用分水岭算法实现图像预分割,然后对预分割结果进行K means聚类和形态学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分水岭算法实现果蔬图像二次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分水岭算法引起的过分割问题,为后续图像分类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现有分水岭算法对噪声敏感,易出现过度分割现象,导致图像分割边缘不明显。在传统分水岭算法基础上,通过形态学开闭重建来清除图像中的噪声点,并采用最小覆盖运算修改梯度图像,使得局部最小区域仅出现在标记位置,从而消除过分割现象。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标记分水岭算法相比,用改进的算法对硬币图像和火焰图像进行处理,硬币轮廓识别率提高了56.67%,火焰目标分割效果提高了16.15%,取得了较好的图像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NJW算法计算量大和分水岭算法易产生过分割现象且对噪声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有效且鲁棒的方法,即阈值形态学分水岭结合谱聚类(SC)算法对MRI图像进行分割。使用Frost滤波结合形态学闭运算对输入图像进行去噪和增强处理,采用阈值形态学分水岭算法对灰度图像进行预分割,并采用改进的SC算法进行全局最优聚类,得到分割结果图像。改进的SC算法是用K HarmomcMeans(KHM)取替K means(KM)进行聚类,可提高稳定性和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分割MRI图像且具有计算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分水岭算法应用于脑肿瘤CT图像时容易产生过分割现象,为了避免该现象,提出一种改进的分水岭图像分割算法。该方法主要包含形态学重构以及标记控制思想,首先对原始梯度图像进行形态学重建,相当于滤波处理,然后对原图设定灰度阈值并进行形态学处理标记出肿瘤部分,接着用分水岭变换标记背景部分,最后根据两个标记部分对调整后的梯度图像进行强制最小和分水岭变换得到分割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地区别肿瘤部分与背景,并用封闭的分割线包围脑肿瘤区域,从而避免了对不感兴趣区域的误分割,有较好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在人体脊柱图像分割中,分水岭算法存在过分割现象以及对微弱边缘、噪声非常敏感的问题,故对其进行改进.原始人体脊柱CT图像存在许多不必要的局部极小值,首先利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区域分类,减少错误的局部极小值;然后利用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对初始分割图像进行去噪处理,使图像变得平滑;接下来提取区域最大值标记为图像...  相似文献   

9.
针对以像素为节点建立图模型进行图像分割颇为耗时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超像素图割的图像分割方法,并应用于图像分割。首先用改进的分水岭算法将图像分割成区域一致性小区域(超像素),用分割得到的超像素作为图的节点构建图模型;以每个超像素的灰度值代表所在分块的全部像素点参数;最后用图割算法达到最优分割。该算法以极少数超像素代替海量像素,在得到较好分割结果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图像噪声对分水岭算法产生的过分割的影响,在分水岭算法之前进行滤波预处理.而滤波算法在平滑噪声的同时会丢失图像的边缘结构信息,为了保持在滤波预处理过程中图像的边缘结构信息,使用相似性度量的滤波函数,并且相似性度量从基于像素点的方法扩展到基于图像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形态学和形态分水岭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利用模糊形态学闭开运算先平滑原始图像,图像通过平滑后在保留重要区域轮廓的同时去除了细节和噪声,而后进行形态分水岭变换实现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现有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刚度裂缝检测方法存在刚度裂缝检测精准度较差的问题,无法满足现今建筑安全需求,故提出基于分水岭算法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刚度裂缝检测方法.获取刚度裂缝数字图像,并对其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此为基础,基于分水岭算法对梯度图像进行分割,以图像分割结果为依据,标记连通区域,剔除干扰区域,提取连通区域特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矿石图像中铁矿石相互粘连、大小不同、形态不规则等特点,提出基于双窗的局部均值阈值化算法,较好地将粘连的各矿石目标相互分离。结合孔洞填充、距离变换等算法获取矿石种子标记图像,利用基于标记改进的分水岭算法完成矿石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分割粘连矿石,分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Radarsat-1数据提出了一种集成Gibbs采样标记步骤的北极海冰SAR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斑点噪声、纹理特征等不确定因素,经由像素到区域再到大尺度区域这一途径,把区域化标识、Gibbs采样标记以及区域合并等操作组合起来,实现对海冰SAR图像的分割,针对S.Laurence Bay和Beaufort海冰图像的测试实验表明,与基于区域的MRF分割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可有效提高图像分割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距离变换和分水岭分割的粘连人群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视频图像的人数统计系统存在的一大难题是,无法有效地分割粘连人群,严重影响人数统计的精度.一种基于距离变换和分水岭相结合的算法,用以提取行人头部的位置信息.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准确地分割出粘连人群的个体,从而实现精确的人数统计.  相似文献   

16.
肝癌已经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组织切片显微图像的病理分析是诊断的主要手段,细胞的准确分割是病理分析的重要环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H&E染色组织病理学图像的肝癌细胞分割算法,首先用彩色卷积方法进行主成分提取得到灰度图像,在此灰度图像的基础上,进行形态学处理|然后运用快速径向对称变换提取种子点作为前景标记,进行分水岭分割|最后将分水岭分割得到的轮廓线作为初始轮廓进行GVF主动轮廓分割,得到更为精确的轮廓线。分割结果的阳性预测平均值达到0.89,召回率平均值达到0.9,证明了该算法细胞定位的准确性。Dice系数平均值为0.84,证明了本算法细胞分割区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传统基于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对噪声敏感以及仅使用单一特征无法精确描述目标特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的多特征图像分割算法。首先,使用 Meanshift 算法对原图像进行预分割,获得一组区域块;其次,提取每个区域块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使用 FCM 算法分别对每个特征进行聚类,针对每个特征获得一个类标签邻接矩阵;再次,将多个邻接矩阵叠加,形成多特征邻接矩阵;最后,使用 NCUT 算法对叠加邻矩阵进行聚类,获得最终分割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区域多特征的分割算法优于对比算法,融合多特征对图像分割可以更准确地识别不同的目标结构,具有更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颅骨CT图像中灰度值范围变化较大的特点,阐述了两种图像的分割方法,一种是基于边缘信息的分割,一种是基于区域信息的图像分割,提出了在颅骨CT图像分割中采用基于区域的阈值分割算法,并通过软件编程实验证明了它具有算法简单、识别效果好、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李敏  李涛 《教育技术导刊》2009,8(4):189-191
针对跳水运动视频中的人体运动目标分割问题,提出利用颜色信息进行运动目标检测和分割的算法。首先采用色相和亮度两个彩色分量加强图像中的颜色差异,使用OTSU算法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同时结合RGB颜色空间启发式肤色聚类,确定运动目标所在的连通区域,从而完成首帧运动目标的自动检测。在后续帧的处理中,以数学形态学方法进行自适应运动区域预测,运用改进的OTSU算法,提高了分割速度。实验表明,本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复杂背景变化的影响,能够快速实现跳水运动目标的分割,且对运动对象的快速运动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湘南学院学报》2021,(5):120-125
CT、MRI等医学影像是实现脊椎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脊椎块进行自动定位与分割,可帮助医生对相关脊椎疾病进行高效诊断.然而,脊椎医学影像存在区域像素接近、边界模糊、样本少等特点,对于传统分割算法及深度学习方法提出很大的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对称响应滤波和分水岭的脊椎块分割方法,首先提出对称响应滤波算法实现脊椎区域定位,进而使用基于距离变换的分水岭算法实现脊椎块精确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对脊椎块进行自动定位与分割,取得高于目前流行方法的分割性能,在脊椎疾病辅助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