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地理环境是为人类提供生活、生产所需物质资源和活动场所的综合系统,它是人类得以发展的根本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思想意识生成和精神文化繁荣的根本基础。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意识和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的文化内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走向世界的今天,从地理环境角度探索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对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李蕙/湖北襄樊铁路分局教研室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产生、繁衍、生活和发展的地方,是向人类提供各种资源和能源的场所,也是不断受到人类改造和冲击的空间。1.自然地理环境创造了人类人是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演变的产物,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在前,...  相似文献   

3.
<正>地理环境会对人类意识与行为产生约束或推动作用,进而促进一个区域内文化生态的形成。音乐艺术作为人类典型的精神文化,其形成、传播及发展的全过程、全环节都深受特定地理环境的影响,带有典型的地域空间“烙印”。从地理环境视角探究音乐艺术,可以了解音乐艺术形成的时空背景,从而全面理解特定音乐艺术。  相似文献   

4.
<正>地理环境会对人类的意识和行为产生影响,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地理环境。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其形成、传播及发展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体现出地域特色。由何茜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人文地理学》一书,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全面解析,指出各具特色的地理空间是音乐艺术形成的沃土,而民族音乐作品是表现地理空间特色的载体。本文结合书中观点与民族音乐作品案例,从文化地理学视角解读音乐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是人类具有的重要生命形式。人类的历史流程无不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同样,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也无一不受到时间与空间、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文章从文艺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就地理环境在文学艺术的表现,地理环境对创作者个性气质和审美心理的影响,地理环境对艺术创作灵感的诱发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进而对文化加以影响。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中许多地理现象及其形成都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而这些地理现象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并进而影响到人类活动。因此,初高中地理都将地球运动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中许多地理现象及其形成都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而这些地理现象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并进而影响到人类活动。因此,初高中地理都将地球运动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提高国民的地理科学素质,传授现代地理科学知识、技能,并进行与地理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一、现代地理教育的社会价值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涉及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了解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拓展,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愈加强烈。人类在大量获取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资料的同时,也给地理环境带来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地理环境为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站在历史的长河回顾过去,中华民族中的56个民族,他们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败都与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每个民族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意识也与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部分构成。其中的自然环境大多是先天形成并由人类后天加以改造的。贵州多元性的民族音乐文化极大多数原因都是来自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且一直被人类视为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11.
孟子所说的不动心之道,即仁义礼智根于心、宠辱不惊之道。要得不动心之道则要养心;而养心,则要自反、集义、知言、知义。孟子与告子的根本区别在于告子外义。养气之道的根本仍在养心。抛却养心,专事养气,心不得养,气不得守。  相似文献   

12.
巴蜀山水画艺术孕育于巴蜀独特的地域文化中,体现在巴蜀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地貌特征和地域审美特质。巴蜀山水画艺术根植于丰富的巴蜀人文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塑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品格和创造出了强烈的山水画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发展观创建以来,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的主要社会形式,与之相应语文教学也应更加注重人文性。怎样在新形式下加强高职语文教学人文性,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及其深厚的文化功底,是每一位高职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难题和面临的困境。如果我们既能增强高职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又能发挥其人文性,也就达到了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闽南,基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闽南传统文化。如何挖掘闽南文化的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产业开发已成为地方发展经济的重心之一。文章结合闽南文化的形成及特征,就闽南文化历史资源旅游业开发的形态及关键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濂溪《太极图》与蕺山《人极图》有着共同的逻辑构成形式 ,由于不同的思想学术背景和历史使命因而注定有着不同的内容。《太极图》为原典儒学提供了宇宙论依据 ,重新讲述孔孟性命之学 ,论证了天道与人道的沟通 ,从而开启了宋明心性哲学 ;蕺山受濂溪《太极图》之启发而建构的《人极图》对濂溪所开启的宋明新儒学诸问题进行了图式连贯 ,顺着濂溪的方向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论证了人道原则 ,使人道原则归显于密 ,发展了濂溪学说 ,总结了宋明心性哲学。  相似文献   

16.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难以概括通篇所呈现的作者内心境况;异常喜悦的心情当亦蕴涵在该篇文章之中,尽管此种心境的存在极其短暂。事实上的“一团乱麻,一团火”之所以能够经过作者的艺术创作而“淡”了许多,这是由特定的家庭教育、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环境,以及“中和主义”等哲学思想的影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居住的全新理念是崇尚"自然、生态、健康、人文",房地产广告通过语言的形式,同时运用修辞手法和多种表现手法,把美学与艺术联系在一起,传递出环境符号和情感符号。南宁市具有特定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表现为生态化、人性化的特点,并朝着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二期课程改革背景下,从学生的发展着眼,地理教学要适应学科“开放性”等特点,教师要拓宽教学思路,善于学习,以“实践与应用”为主导,在教学目标、教材组织、教学资源选择、教学方法运用、课堂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诸方面,全面构建开放型的地理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徐复观认为中国的文化归本于心,心是一切文化的价值根源,亦是道德、艺术的价值根源。心之所出为性,所以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考察落实于中国的人性论史上,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考察也是根基于此。徐复观认为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孔子和庄子所显出的两个典型。本文所要谈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艺术精神。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心性是仁善,以此心性为基础的儒家的艺术精神则为美善合一。而儒家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于音乐上,乐曲中出,即乐由性出,所以有乐合同,有仁善之音。而儒家艺术精神是道德与艺术在最高境界中的合一。  相似文献   

20.
纵观刘庆邦的小说创作,其从独到的人性视角,用其发自人性深处的价值评判标准,怀着无限理解、悲悯和宽容之心,抒写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社会中的父老姐妹以及矿井下"走窑汉"兄弟们悲喜交织的苦难史、精神史,谱写出一曲曲人性至善的城乡生活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