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e(Ⅲ)系络合物显色反应虽已有过很多研究〔1,2,3〕。 Fe(Ⅱ)—HAA 系显色反应的研究迄今未见有报导。本文研究了 HAA—Fe(Ⅲ)络合体系的显色反应。研究表明:络合物最佳显色酸度为 pH=3;λ_(max)为47δnm:ε=1.6×10~2l·mol~(-1)·cm~(-1)。Fe(Ⅲ)含量在0—20ug·ml~(-1)范围内遵从 Lambert-Beer 定律。络合物组成比为 Fe(Ⅲ):HAA=1:1,也存在1:5型的络合物,体系稳定,灵敏度、选择性高,五十多种常见离子试验都没有干扰。方法简便迅速,是用于微量铁测定的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双水杨醛邻苯二胺(SALOPHEN)与Fe(Ⅲ)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2.21的氨基乙酸-盐酸缓冲介质中,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存在下,Fe(Ⅲ)与双水杨醛邻苯二胺(SALOPHEN)形成1:1稳定的棕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62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1′104。铁浓度在0-4.5m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应用于食品样品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增敏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微量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HAc-NaAc缓冲溶液(pH=5)存在下,以邻二氮菲(phen)作显色剂,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对Fe(II)与邻二氮菲的显色反应具有增敏作用,形成的Fe(II)-phen-Triton三元络合物呈红色,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5L.mol-1.cm-1,铁含量在0.5~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水样中微量铁的测定,回收率在97.1%~98.0%之间。  相似文献   

4.
在p H 6.0的NH4Ac-HAc缓冲溶液中,铝(Ⅲ)与二溴对磺酸基偶氮胂发生显色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10 nm,铝(III)含量在01.4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6930C(C:μg/ml)+0.0211,相关系数γ=0.9992,方法检出限为12.2 ng/m L。该方法已成功地测定了河水水样中的铝,10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59%,方法加标回收率为102.1%。  相似文献   

5.
铁-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葡萄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碱性条件下,建立了测定样品中微量葡萄糖的分光光度法,基于葡萄糖的还原性,用糖将Ag^ 还原为Ag,生成的Ag将Fe^3 还原为Fe^2 ,Fe^2 在pH=4.5的介质中与邻菲罗啉(o-phell)反应形成桔红色络合物,在510nm波长处有一最大吸收。  相似文献   

6.
该文研究了铁(Ⅲ)-钴(Ⅱ)-邻菲罗啉体系的显色反应,pH=4.0时,铁(Ⅲ)、钴(Ⅱ)、邻菲罗啉间生成红色配合物,其吸光度稳定,在3小时内无显著变化。配合物的λ_(max)=510nm,ε_(510)=1.0×10~4L·mol~(-1)·cm~(-1),钴含量在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方法的变异系数为0.55%。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用5-Br-PADAP和熔融萘固-液萃取分离铬(Ⅲ)。在pH3.5的1M醋酸钠-三氯乙酸介质中铬(Ⅲ)定量被萃取。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7×10~4l·mol~(-1)·cm~(-1),最大吸收波长590nm。确定该络合物的组成为Cr:Cl_3Ac-:5-Br-PADAP=1:2:1。在0-10r Cr/5ml(CHCl_3)范围服从毕尔定律。本法用于痕量铬的测定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石灰-FeCl3体系对硫酸生产的废水进行除砷除氟试验研究,探讨了pH值、三价铁Fe(Ⅲ)浓度、混凝搅拌时间、静置时间等因素对As、F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pH=10,三价铁Fe(Ⅲ)浓度为60mg/L、混凝搅拌时间为5min、静置时间为20min时,As、F去除率分别达96.0%和86.6%,废水中残余As、F浓度分别为0.39mg/L和9.9mg/L,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基于铁(Ⅲ)和锰(Ⅱ)对高碘酸氧化罗丹明B褪色的催化作用及在不同反应条件下两者催化作用的差异,以反应条件作为化学计量学中的量测通道,应用多元校正线性回归法对铁(Ⅲ)和锰(Ⅱ)同时测定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同时测定铁和锰的方法。在铁和锰浓度比为1:10—1:1的范围内,应用该法对其混合物进行测定,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111.7%:  相似文献   

10.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与铜离子在pH=9左右的氯化铵-氨水组成的缓冲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测定了该络合物的吸收曲线,确定了最大吸收波长λmax=603.7nm.在此波长下测得铜离子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所得数据以origin 6.0软件处理分析,得到标准曲线。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1.0×10^-3+0.01268x,相关系数γ=0.9983,P〈0,000l(n=4),铜离子的含量在0.10~20.00mg/L之间时,吸光度与铜离子的浓度呈线性关系.该分析法可用于工矿企业含铜废水处理站的日常监测.其准确度、重现性、误差均能符合国家标准水质分析方法规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聚乙烯醇(PVA)、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和Triton X-100组成的混合胶束对硫氰酸盐和结晶紫与铁(Ⅲ)显色反应的增敏、增稳作用,建立了光度法测定陶瓷原料中铁(Ⅲ)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0.5 mol/L H2SO4介质中,在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铁(Ⅲ)与结晶紫和硫氰酸盐形成红色的缔合物,λmax=482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1×104 L?mol-1?cm-1.铁的质量浓度在0~2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显色反应有良好的选择性,主要共存离子均有较大的允许量,方法应用于陶瓷原料中铁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和2.3%,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3%~105%.  相似文献   

12.
光敏素(Phytochrom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可溶性色素蛋白。分子量约为124,000道尔顿。光敏素分子有二种主要的光转换类型:红光吸收型(Pr.λ最大值=660nm)与远红光吸收型(Pfr.λ最大值=730nm),二者可进行如下的光转换反应:  相似文献   

13.
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抗坏血酸能够定量还原Fe(Ⅲ)为Fe(Ⅱ)离子,利用显色剂5-Br-PADAP建立了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在pH=5.6的六次甲基四胺-盐酸缓冲溶液中,Fe(Ⅱ)-5-Br-PADAP-CTMAB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730nm处,抗坏血酸的含量在2.0~20 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30=4.53×104L·mol-1·cm-1.本法用于维生素C片剂及注射液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与碘量法对照,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哌啶荒酸哌淀 (PDPC)与Co(Ⅱ )最佳显色反应的条件 ,在 pH =5 .5的条件下 ,Co(Ⅱ )与PDPC形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 ,络合物组成比为M∶R =1∶2 ,可见光区最大吸收波长λmax=4 0 0nm ,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2 .2 9× 10 4L·mol- 1·cm- 1.该体系显色速度快 ,稳定性好 .应用拟定方法测定合成水样中Co(Ⅱ )含量 ,结果满意 .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 Al 与甲基百里酚蓝、溴化十六烷基吡啶生成橙红色络合物的显色反应。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540 nm,摩尔吸收系数2.48×10~4 L·mol~(-1)·cm(-1),Al 含量0-35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钨丝表面微量铝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稀土元素铕与双Schiff碱N,N’-二(亚水杨基)-1,4-二氨基丁烷(L1)、N,N-二(亚水杨基)-1,5-二氨基戊烷(L3)和双Schiff碱还原产物N,N'-二(水杨基)-1,4-二氨基丁烷(L2)形成配合物的荧光是以配体发光为主.当双Schiff碱和TTA共存于同一配合物时,配体的协同发光效应使得络合物的发光表现为强的Eu^3 特征光谱,其最大荧光量子产率为0.21.络合物的能量传递过程主要是由配体的n→π^*跃迁吸收辐射能并直接向中心离子转递能量,中心离子被激发至激发态^5LJ(J=10,8,7,5),然后无辐射弛豫至^5D0,发生^5D0→^7FJ(J=0,1,2,3,4)的跃迁,发射出Eu^3 特征光谱.络合物Eu(Lx)(TTA)(NO3)3(x=1,3)分子发光器件是由络合物中配体的苯环和噻吩环——天线的底座,S、O和N原子——接受光信号的原子天线和中心Eu^3 离子——原子信号发射器所组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盐反应可生成黄色络合物(λmax=415nm)其颜色深浅与溶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的特点,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片中的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杯[4]芳烃衍生物A与Ce(Ⅲ)的配合物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在λ=250nm产生一个新的紫外吸收峰,同时Ce(Ⅲ)可产生λex,max=254 nm,λem,max=361 nm的自身荧光.而杯[4]芳烃A在一定条件下能淬灭其荧光,可见杯[4]芳烃衍生物A在稀土分离与提取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偶氮氯膦Ⅲ(CPAⅢ)为显色剂,建立了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乳制品中钙含量的方法。在p H=3.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介质中,在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作用下,钙与偶氮氯膦Ⅲ(CPAⅢ)可形成一种蓝色配合物。配合物在波长666nm、615 nm处有正吸收峰,在543 nm有负吸收峰,ΔA=A666+A615-A543。钙的质量浓度在0~1.2μg/m L范围内与ΔA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5×104L·mol-1·cm-1,比单波长灵敏度(ε666=1.5×104L·mol-1·cm-1)提高了133%。平均回收率为94.8%~102%,相对标准偏差为1.0%~3.1%(n=6)。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采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了茶叶中铁离子含量.用干法灰化法处理样品,先把样品置于520℃左右马弗炉中灰化,使铁游离出来,再用盐酸羟胺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然后在510 nm波长处测定橙红色络合物Fe(Phen)32+的吸光度,由标准曲线及样品的吸光度可查得溶液的铁含量.此法快速、简单、准确,可为指导人们在饮茶的同时进行补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