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意义、标准及促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者们用“成熟度”来衡量一个人的生命发展状况的标准,同样用职业成熟度来作为教师职业发展情况的标准。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其实质就是促进教师职业成熟的过程,提出了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标准,进而指出如何促进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成熟度不仅影响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工作,更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有关职业成熟度的研究内容还不全面,针对教师职业成熟度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教师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构建出适合我国教师的职业成熟度模型及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师胜任力的培养和提高其实质就是促进教师职业成熟过程。文章基于胜任力视角探析中职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共性特质,包括民族学生观、教学素养、职业道德、管理能力、个人特质和专业素质六个维度。调查发现,S中职学校教师总体职业成熟度处于"较成熟"水平,仍有提升空间;绩效组与普通组教师总体职业成熟度呈现出显著性差异;教师职业成熟度受学历、教龄、职称影响较大,从教的前5年是教师职业成熟度提升的关键期。改善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岗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应届师范毕业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研究的被试为某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大四学生284名。“师范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问卷由外在取向、内在取向、确定性和独立性等四个因素组成,并从性别、文理科、生源地等三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应届师范毕业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处于一般态度,而非积极态度,并与常模基本一致;性别、文理科维度上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差异;生源地维度上师范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无明显差异。据此,从创设良好的职业环境、加强学校的教师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等三个方面提出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采用调查法测查了601名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与教师职业成熟度,并探索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女生在职业意愿、职业意志、职业价值、职业效能与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和职业能力成熟度上的得分高于男生;职业能力成熟度呈年级越高评分越高的趋势,职业认同不存在年级差异,但其中的职业意志与职业效能存在年级差异;2)职业意愿、职业意志、职业价值、职业效能与职业态度成熟度和职业能力成熟度之间呈正相关;3)职业价值和职业效能对职业态度成熟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力,职业意愿、职业意志和职业效能对职业能力成熟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力。基于此,应强化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力开展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活动,着力提高男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职业的发展,职业测评已经成为职业选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准.而教育研究中关于教师职业测评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空白阶段.分析教师职业测评的可行性,构建教师职业测评体系,对完善教师职业准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成熟度在我国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快,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学者的研究主要包括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概念、测量、发展阶段,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等。通过对目前研究的梳理评述,希望呈现目前教师职业成熟度发展的面貌,同时也为规划我国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制定教师职业成熟继续教育制度以及设计各种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活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承诺属于教师工作态度体系,是建立在教师对职业有关属性认知基础上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意向,包括教师对其所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认同、意愿和原因;该文章从职业承诺的定义,职业承诺的结构和测量研究,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其他心理变量间关系三个方面作了简述,最后阐释了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测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职业测评是职业选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准,而教育研究中关于教师职业测评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阶段。本文分析了教师职业测评的可行性,构建教师职业测评理论体系,以期为完善教师职业准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阶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师职业发展经历未分化、分化和专业化三个阶段。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进入新阶段的目标和标志。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和目标首先是专业自身的成熟程度,包括专业知识、技能、专业制度成熟程度和专业精神的水平;其次是专业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和声望以及由此形成的职业吸引力。为了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自身的成熟度;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专业制度建设,制定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措施,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承诺即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同和投入程度。教师职业承诺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当前,国内对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主要包括教师职业承诺的结构验证,影响因素探讨和扩大研究对象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综合访谈结果和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疆640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进行问卷测试,编制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并重新选取182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进行重测,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问卷进行了结构检验。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职业认同是由双语教育认同、职业价值认同、职业情感认同、职业支持感、职业行为倾向和职业能力认同6因子组成的多维度结构,以此为基础编制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职业认同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从专业开设情况,专兼教师师资结构,新进教师入职条件以及现职教师职业技能认证等方面阐述了我国高职环保类专业教师职业认证体系的现状,并从教师职业标准缺失,多头管理,组织松散,职业资格证名称雷同且考核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差异较大,职业名录覆盖面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不系统,权威性不够等方面阐述了高职环专业教师现有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为构建合理的高职环境保护类专业教师职业认证体系提供了实证数据,为丰富教师专业化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师心理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职业认同逐渐成为此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就国内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在系统回顾认同、职业认同、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界定之后,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内容、方法和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教师职业认同机制的研究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趋势,少数民族教师应成为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对象和加强对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指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的一种信念和观点,是其专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影响着其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程度,同时从宏观上也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深化。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梳理分析,文章分别从结构、影响因素、重要意义等方面对教师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认识教师职业价值观,从内部推动教师职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一、调研方案和调研结果根据教师职业心理的内涵和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特点,我们就教师职业意识、职业心理品质、职业智力技能三大块设计了调研问卷和单项测试卷,进行了大样本调研。1.教师职业意识教师心理结构由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三要素构成,思想支配行动,教师只有具备教书育人的强烈职业意识,才能自觉地提高职业技能,重视为人师表的职业行为修养。表1对教师职业价值的汇总表2对教师职业的满意程度表3对现在工作岗位的安心程度由表1分析可知,被调查的80余名教师中,近55名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清楚、正确,具有较强的动机,且选择职…  相似文献   

17.
《集宁师专学报》2016,(6):94-97
采用《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量表》、《学习动机问卷》、《职业能力成熟度量表》对地方院校师范生752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随着年级的升高呈逐年下降趋势,职业价值与职业效能双低人群相对偏多,其中职业价值感低是师范生人群的突出问题。2、地方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会显著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及职业能力成熟度,给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带来阻碍。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研究》2018,(2):72-81
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与教师离职倾向相关,对教师工作积极性与教学效果等均有重要影响作用。而要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水平,首先需要对其进行诊断和测量,才能更好做到有的放矢。为了开发相应的测评量表,本研究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教师职业认同的理论模型,并编制了教师职业认同感测评量表。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调查研究,进一步修订、验证测评量表及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职业认同感是一个由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师职业归属感、教师职业效能感构成的二阶一因子,一阶三因子结构。2)教师职业认同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行为倾向,包括社群化行为倾向以及教师对工作压力的应对。综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作为教师职业认同感测评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紧张压力源的反思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教师职业紧张压力源的研究可以从教师职业压力、教师职业紧张、教师职业倦怠、横向比较等层面入手,教师职业紧张的主要压力源有:社会压力源包括(1)过高的职业期待和过低的待遇,(2)社会变革带来的压力;学校压力源包括(1)工作的负荷重,(2)同事关系紧张,(2)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违纪行为严重,(4)考试的压力大,(5)教师的角色冲突严重等。通过教师职业紧张研究思路及其压力源的反思,我们认为教师的职业压力是一种外力,是导致教师职业紧张的外因,而内因则是教师对其职业压力的认知。教师过高的期望、过低的能力、过高的感受力等,均影响着教师对其职业压力的认知,进而引发不必要的职业紧张心理。所以应强化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支持系统,确保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在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降低对压力的感受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选取92位教龄在1~2年的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层次)公费师范生为样本,采用调查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其职业适应现状及困难。研究结果显示,公费师范生新教师对职业适应水平总体评价较好,但其在职业适应中遇到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职业认同、教师职业能力和职业心理等问题依然值得关注。调研提出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提高教师声望待遇、强化教师职业认同、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科学管控职业压力5种途径,以期为提升新教师职业适应性和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