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城市用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的有效药剂。本文在研究聚合硫酸铁(PFS)合成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合成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硅硫酸铁(PSPFS)和聚硅硫酸铝铁(PSAFS)的方法。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模拟浊水的混凝试验,确定Fe/Si摩尔比、Na2SiO3.9H2O溶液聚合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Al/Si摩尔比等最佳参数;通过PSPFS、PSAFS和商品PAC的对比试验,得出PSPFS、PSAFS在处理炼油废水时,要好于商品PAC。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步法自行研制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硅硫酸铁(PSPFs),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对印染模拟废水的混凝试验,确定合成PSPFS的最佳条件是:Fe/Si摩尔比为1:1;活性硅酸聚合时间为10m/n;反应时间为10min;反应温度为90℃。用PSPFS处理模拟印染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的实验表明,PSPFS对印染废水色度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且优于商品PAC。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自来水厂提供更为有效和价廉的絮凝产品,研究了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氯化铝铁(PAFSC)的制备方法和条件.根据聚硅酸加入量的多少,将采用共聚法制备的聚硅氯化铝铁(PAFSC)编号为1#制剂、2#制剂、3#制剂,将采用复合法制备的聚硅氯化铝铁(PAFSC)编号为4#制剂,将采用共聚法制备的聚硅氯化铝(PASC)编号为5#制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考察1#制剂、2#制剂、3#制剂、4#制剂、5#制剂对自来水的絮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加入PAFSC与加入聚合氯化铝(PAC)相比,形成矾花所需的时间短,形成的矾花颗粒大、易于下沉,单耗较低;并且2#制剂的絮凝效果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4.
聚合硅酸氯化铝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聚合硅酸氯化铝絮凝剂(PASC),其制备条件为常温,常压,反应时间3~4h。pH值3.0~3.5,产物Al2O3含量8.0%~10.0%,SiO2含量1.0%~2.0%。红外光谱证实聚铝离子与聚硅离子间存在着一种非离子性的键合作用,说明形成了聚合度更大的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应用实验表明PASC较PAC的絮凝效果更好,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无机高分子聚硅酸铝铁絮凝剂主要组成元素是硅、铝、钦其生产原料可以是化学试剂,也可以是矿物质和工业废物等。煤矸石富含制备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主要成分,是制备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天然原料。根据煤矸石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可以研制复合絮凝剂聚硅酸铝铁(PAFSi)。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SiO2担载的无机高分子金属络合物:聚钛氨烷——钯络合物(Ti-N-Pd)催化碘苯双羰化合成α-酮酰胺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和溶剂等因素对催化双羰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Na2SiO3和Al2(SO4)3为原料在35℃条件下制备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硫酸铝(polymericsilicatealuminumsulfate,PASS),并利用自制高岭土悬浮液为模拟废水对制备的PASS性能进行了评价。对Al3+/SiO2摩尔比、聚合时间、搅拌、pH、陈化时间等制备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PASS时Al3+/SiO2摩尔比nAP3+/nSiO3为1、聚合时间为10d、搅拌速率在1000rpm、搅拌时间为90min、陈化时间为1h、pH在3-5.5之间时较为合适,PASS对模拟废水浊度脱除率最高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8.
本用PFS对含SiO22%的聚硅酸作了改性研究,当Fe/Si mol比小于2时,合成的PFSS溶胶体系稳定性有所增强,用Fe/Si mol比为1.5的PFSS絮凝处理受工业排水污染的含CODcr92mg/L,SS36mg/L,色度48倍,pH为6.5的混合污水,投量按Fe2O3计16mg/L时,絮凝30min后云污率大于90%,CODcr去除率达89%,比PFS节省Fe2O3投量约三分之一,显示出良好的电性和架桥的双重功效,是一种值得继续开发研究的新型复合无机絮凝剂。  相似文献   

9.
以无定形二氧化硅为起始原料,与乙二醇、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高反应活性的五配位硅钾化合物,以此为原料与含活泼氯的2-氯乙醇反应,制备出双羟基四配位硅单体。然后用该单体与马来酸酐(MA)、1-2丙二醇反应制备出线性不饱和聚酯的预聚体,再与苯乙烯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共聚物,并对所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红外光谱表明,3 377 cm-1是端O—H的振动吸收峰,3 128 cm-1是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728 cm-1是C=O的振动吸收峰,1 067cm-1是Si—O—C的振动吸收峰,866 cm-1是Si—O—C的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热重分析表明,由于硅的引入,配位硅改性树脂耐热性比未改性树脂提高了近20℃左右;配位硅改性树脂的洛氏硬度比未改性树脂提高了1.5倍;改性后树脂的吸水率比未改性树脂低50%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以工业废渣粉煤灰为主要原料,辅以少量试剂,合成了用量少、生产成本低、无毒、性能高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硅酸硫酸铝,确立了合理的实验条件.混凝沉降实验表明,所合成的聚硅酸硫酸铝混凝剂对于高色度、高浊度废水的混凝沉降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无机混凝剂,但其混凝处理效果受废水pH值的影响较大,适宜的pH值范围为5~7.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双负载双金属催化剂PVP-PdCl2-MnXm/MontK10-PEG400的制备,是把起相转移作用的聚乙二醇(PEG),键合到蒙脱土上,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络合双金属后再负载其上。以甲酸钠为氢转移试剂,用此催化剂在水相中对六氯苯进行催化脱氯。当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36小时,且Pd和金属M的摩尔比为4∶1时,其转化率为100%。该催化剂不但易于制备,而且便于分离。  相似文献   

12.
自制了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 / TiO2 ZrO2 并用以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探讨了酯化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是合成DnOP的良好催化剂,其最佳的反应条件为:酐醇物质的量比1∶2.8 ,催化剂用量为苯酐质量的10%,反应时间3h ,在此条件下,苯酐的转化率可达98.8%。  相似文献   

13.
文章考察了使用冶炼镁工业废渣制备非均相固体碱催化剂并评价了该系列催化剂在菜籽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中的活性。废渣处理后,与SiO2在无水乙醇中浸渍,干燥后,在N2保护下1073K焙烧5h。用XRD、CO2-TPD、BET等对该系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当Mg-Ca/Si摩尔比变化范围6-9:1时,形成稳定的六边形的MgO和立方体CaO,对于酯交换反应展现出较高的活性。并且,催化剂的活性随着Mg-C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最有条件下,油脂转化率可达到99.8%,活性类似于商业使用的碳酸钙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以自制固体超强酸W03/ZrO2为催化剂,研究了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证明:固体超强酸WO,/ZrO:是合成乙酸正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其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冰乙酸):/7,(正丁醇)=1.0: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3.8%,在回流温度下反应时间为2.0h,在上述条件下,乙酸正丁酯的酯化率可达97.09%.  相似文献   

15.
以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催化效率高,后处理方便、经济,反应工艺简单,不腐蚀设备.实验结果表明,以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的最佳条件为乙酸的用量0.2 nol,催化剂的用量1.25g,反应物摩尔比11.2,反应时间3 h.  相似文献   

16.
利用正交试验找到用SO42-/TiO2-Fe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丁酸丁酯的最佳反应条件。即反应时间4.0h,催化剂用量为酸质量的1.4%,酸醇比1.2:1,验证实验产率为97.6%。且该实验反应时间相对短,无腐蚀无污染,催化剂可回收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环己烷为带水剂,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较佳工艺条件:异戊醇0.1 mol、醇酸摩尔比1:1.7、环己烷6 mL、催化剂0.9 g,保温回流2 h,乙酸异戊酯的平均产率为54.6%。该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其催化活性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18.
纳米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对己酸烯丙酯的催化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纳米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2%Nd2O3为催化剂,通过己酸与烯丙醇反应合成己酸烯丙酯.探讨了诸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SO42-/ZrO2-2%Nd2O3固体超强酸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醇酸物质的量比为2:1,反应时间为2.5h,带水剂甲苯20mL,催化荆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3.0%时,酯化率达98.2%.该催化剂易于回收且可重复使用,具有价廉易得、催化效果好、操作简单、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用凝胶溶胶(sol—gel)法在普通截玻片和si上生长了稀土La掺杂ZnO薄膜,稀土La^3+离子和Zn^2+浓度摩尔比分别为1%,2%,3%.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S)、原子力显微镜(AFM)、光致发光(PL)等对薄膜的结构、光学特性、形貌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不同浓度La掺杂的ZnO薄膜均为六角纤锌矿结构,薄膜表面颗粒均匀平整,随着掺杂浓度的提高,La掺杂ZnO薄膜的紫外发光峰出现蓝移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以固体超强酸ZrO2/SO42-为催化剂,对羟基苯甲酸和丁醇为原料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并考察了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带水剂用量等对酯产率的影响。酯产率达8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