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后奥运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体育事业面临着对未来发展走向做出抉择.通过对日本、韩国等奥运会举办国在奥运后发展体育事业的一系列成功举措进行分析,认为: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事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群众体育的发展放在首位.唯有此,才能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现代奥运会以和平、友谊、团结、进步为宗旨,把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聚集在一起,举行世界体育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盛会,由于种种原因,前二届苏、美等体育强国交替不参加奥运会,造成了二届奥运  相似文献   

3.
迈向体育强国的法治需求与挑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进入迈向体育强国的新的发展阶段.弘扬法治奥运的理念与精神,深化体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对现代法治形成更加紧密的制度依赖.建设体育强国,必须面对构建法治体育、保障体育权利、依法社会行政、培育社会基础、完善法治程序、提升法治素养等方面的法治需求,应对现实发展中存在的各种挑战,积极推进我国体育改革发展和体育法治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会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观察,北京奥运会是一个过程,包括北京奥运会申办阶段、北京奥运会举办阶段、乃至后奥运时期北京奥运会对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阶段.旧中国不可能申办、举办奥运会,是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新中国北京奥运会梦想的最终实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和中国体育的发展进步,北京奥运会从梦想到美梦成真,是中华民族从弱到强发展历程的缩影.北京奥运会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留下了宝贵财富;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为建è设和谐社会发挥独特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竞技体育未来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中国竞技体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以及备战伦敦奥运的需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对我国体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未来的科学定位,是对竞技体育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理念、实施机制再次革新与重估的导航.在这种背景下,竞技体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实施机制上应该继续保持并提高发展水平,坚持与完善"举国体制"、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走体育科技创新之路,加快融入国际体育社会和世界体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在认识到我国体育法治的价值功能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高度契合的基础上,分析现行体育法治在理念、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思考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体育法治,指出推进我国体育法治化的进程,必须从努力完善我国体育法律法规体系,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着手,进一步树立体育法治观念,加大体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加大体育执法力度,利用好北京奥运会举办及其影响的契机,完善体育法治体系,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郭明 《收藏》2008,(8):36-37
苏联1952年首次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公认的体育强国。1974年10月,国际奥委会第75届会议决定由莫斯科承办1980年第22届奥运会。1975年3月,苏联奥运会筹委会在莫斯科成立。苏联人民为历史上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国家举办奥运盛会深感自豪,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77年至1980年苏联发行的以第22届奥运会为主题的邮票,是邮史奥运分支中的精彩篇章之一。  相似文献   

8.
现代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盛会,也是面向所有人、所有文化和谐发展的交流大会。北京申奥成功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对北京奥运会基本内涵进行哲学解读,不仅有利于人们对北京奥运会基本精神的深刻把握,而且有利于奥运会在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8年奥运会将给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通过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提高国际地位,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风貌;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北京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和带动北京乃至全国城市管理水平。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对举办国的体育事业更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国,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事业的积极影响已逐步显现。具体体现在:人们的体育意识逐渐增强,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运动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发…  相似文献   

10.
不管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还是我国体育健儿在世界各种大型赛事赛场上的突出表现,都表明了崛起中的中国已经在世界体坛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正在进行着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华丽转身。在向体育强国的迈进过程中,体育法治是我国实现体育强国转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试论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的赛场人文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的赛场人文环境进行讨论。研究认为,奥林匹克的赛场人文环境一直是奥林匹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那时将使全世界人民的目光焦点对准北京。奥林匹克的赛场人文环境与现代人所要求的社会性格和现代体育,特别是现代竞技体育所提倡的观念是一致的。“人文奥运”凸现了赛场人文环境的“奥林匹克”意义,又将推动北京奥运赛场人文环境的营造和观众赛场人文环境的参与实践。奥林匹克赛场就是这样吸引着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贫富的人纷纷涌向它。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南京举办青奥会,理念是”卓越、友谊、尊重”,旨在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更好的为青少年服务,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青奥会的举办对青少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传播了奥林匹克的精神,青奥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体育青少年,在参与体育赛事的过程中,交流多样文化,尊重和理解他人,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戈 《搏击·武术科学》2013,(3):106-108,124
文章介绍了中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后所参加的历届冬夏季奥运会,以2008年奥运会为分界,将中国体育发展分为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建设阶段,论证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和中国体育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提醒国人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体育实力仍与强国存在差距。还认为,奥运不只是金牌,体育也不只是竞技、赛场和强身健体,我国应加强对体育真实内涵和奥林匹克真谛精神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4.
钟晖 《体育科研》2012,(5):67-6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就体育而言,从19 8 4年洛衫矶奥运会夺取第一枚金牌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金牌总数第一,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也已举世瞩目。中国的崛起不仅仅以发展速度来衡量,也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软实力"。体育同样需要为了民族大众的体质健康水平来超越思想认识,提高其精与神,这是体育文化素养和内涵中"软实力"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5.
营造迎奥法治环境推进我国竞技体育法制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要形成适应现代奥运需要和与世界接轨的体育法治环境?为此,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速我国竞技体育法制的发展进程,加快体育社会团体实体化的建设步伐,加强基层竞技运动组织的规范运营,加重对竞技体育丑恶现象的依法惩治,加大体育无形资产法律保护的力度,加紧竞技体育法律救济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路云亭 《体育与科学》2012,33(4):5-11,53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堪称人类集会的轮回形态。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同样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奥运会不仅是体育活动,其所拥有的诸多超体育的附属价值却更为中国人看重。复合化的奥运会不仅未能消解奥运会的竞技因素,反而提升了奥运会的传播学价值,也为过度竞争化的奥运会竞技添加了一种优美的情愫。中国人将参与奥运会当成全民族融入世界主流社会的捷径。进化论是资本主义时代高强度竞争意识的理论原生点。更高、更快、更强的现代奥运思想是人类竞争的终极性思想,进化论和现代奥运会是同一类思想的派生物。中国人更热衷于在各种常规的文化类型中强力地提炼出一种属于自己文化的信仰性元素,奥运会在中国就变成了一种抗拒祛魅的因子,并成为具有理论高度的奥运主义,且逐渐演化为一种中国人的信仰对象。奥运会及其所倡扬的奥运精神也成为百年来对中国文化影响较大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17.
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恶化与北京奥运会并无因果关系,但是在某些政治势力的推动下,二者被荒谬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斯皮尔伯格事件.该事件的发生,使得政治化北京奥运会的国际闹剧达到了高潮.在国际人权法上,体育权是一项久已确立的基本人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个人,均有义务保护体育权的行使.政治化北京奥运会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作为国际人权的体育权,应当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奥运军团在雅典奥运会的金牌榜上以32枚金牌的优异成绩占据了次席的位置,并首次超越俄罗斯。然而,中国奥运军团在雅典奥运会的真正位置,与其他竞技体育强国的距离,以及第29届奥运会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都将成为我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以中国奥运军团在雅典奥运会取得的成绩参考近4届奥运会的得分分布状况及比较分析其他体育强国的实力,力求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奥运排名有一个清醒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针对我国奥运军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对我国是否已成为体育强围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在对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体育强国"与"竞技体育强国"和"大众体育强国"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一,但目前还称不上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和"大众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20.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梳理了申奥成功以来日本国家层面颁行的主要体育政策,认为这些政策具有以下特征:以奥运会为中心进行积极干预以确保奥运会顺利出彩;通过中央体育行政一体化等进一步完善体育制度建设;以遗产理念统领奥运会筹办实现多元目标;突破“只管不办”治理边界以构建日本式举国体制,但社会体育发展僵局待破,前景或将迷茫。建议:结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实际,以2022北京冬奥会为契机,补上冰雪强国建设的制度短板;以冬奥会为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创新,创造更多的奥运遗产;激活企业体育发展活力,助推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和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加强组织协同,构建更加高效的奥运备战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