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学院体育学院网球专修学生81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网球运动损伤的种类、损伤原因等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在参与网球训练学生中,有71.6%存在运动损伤;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以肘、足踝、肩部为主,各占63.3%、53.4%、26.2%。导致网球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负荷太大、网球技术动作错误、场地和运动装备不良。  相似文献   

2.
对梅州市业余网球爱好者因从事网球运动而受伤的部位、种类和原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梅州市业余网球爱好者运动损伤以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网球肘、腱鞘炎、起水泡为主,集中在手、腿和肘处。损伤原因主要有运动技术,运动训练,运动生理,运动心理和外部等5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5种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小网球运动损伤的人数、次数以及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球运动在国内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网球运动的行列中,各个高校也顺势开设了网球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网球爱好者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运动损伤,对工作学习生活造成了影响.因此,如何防止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已成为网球运动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对福师大体科院网球专业的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产生损伤的部位、性质和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而提出避免或减轻运动员损伤的建议.其目的是为高校网球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提供理论指导以及为高校网球的教学质量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高校网球运动损伤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网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损伤部位以腕关节和肘关节最多,其次是踝、膝、肩、腿、脚、手.损伤种类有关节扭伤,肌肉拉伤、抽筋、擦伤、网球肘、水泡、腱鞘炎等.造成损伤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动作不合理,身体局部负担过重、准备活动不充分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健身热潮的高涨,很多人加入到运动的行列。网球运动作为一种高雅运动非常受到大家的欢迎,尤其在高校中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和痴迷。伴随着网球运动的不断普及,运动损伤也随之成为困扰网球爱好者发挥和提高技术水平的心理障碍。本文旨在摸清网球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分析损伤的常见部位、类型、程度、  相似文献   

6.
对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及易受损的部位,分析原因并找出预防措施.结果发现大学生运动损伤多发生于对抗性强、有直接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损伤部位以踝部、膝部多见.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发生部位等与运动项目、准备活动、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等相关因素关系密切,在平时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必须强化学生预防损伤的意识并加强保健指导.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山西省太原市业余网球爱好者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达到了94.6%;运动损伤种类最多的是劳损、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主要的损伤部位发生在手腕、腿部和脚踝;损伤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和运动疲劳等。  相似文献   

8.
表象训练法预防网球运动损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运动损伤影响运动成绩和运动训练。引起运动损伤的因素有很多,一般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为了更深入地探析网球运动损伤并给以预防,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运用心理学知识对网球运动损伤进行原因分析,探讨运用表象训练法以预防网球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9.
余贞凯 《时代教育》2007,(9Z):80-80
网球运动是一项深受高校学生喜爱的运动。它既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动作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但参与者如不注意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常会发生各种运动损伤。因此,加强运动损伤的预防,使大学生们掌握自我保护和预防方法,最大限度减少运动损伤,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网球运动参与者更好地享受网球所能带来的极大乐趣。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怀化学院体育系2008、2009级健美操专修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的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健美操专修学生的运动损伤多发生于踝关节、大腿、腕关节、膝关节、腰等部位,损伤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3月份和10-12月份,损伤时期多发生在平时技术训练时.造成运动损伤有客观与主观原因两方面.针对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魏永 《考试周刊》2014,(71):114-1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篮球专选学生运动损伤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篮球专选学生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手指、膝关节、腕关节及踝关部位,引发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规范、运动负荷过大及注意力不集中四个方面。并对引发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对减少学生的篮球运动损伤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延安大学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相当普遍,已成为教学和训练当中的问题。本文在对延安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及引起损伤的原因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几所普通高校的202名学生进行了有关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其中对损伤的人数,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的时间以及损伤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综合法对问卷进行数字统计分析,从中找出运动损伤的特点、规律及产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一些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其是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受教学组织不力、技术动作难度较大、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场地与天气欠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常常会出现运动损伤。所谓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按照运动损伤的组织和部位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肌腱、肌肉及韧带损伤;关节损伤;骨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 《嘉应学院学报》2006,24(6):125-128
为了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减轻损伤对机体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体育专业在校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损伤多发生在冬季,在业余体育活动和训练中最多;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踝、腰、手、腕、膝、大腿和足等部位;并且学生对运动损伤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6.
采用调查研究法,对我校学生运动损伤的项目分布、损伤原因、受伤时间、受伤部位、损伤性质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对策。为学校与教师科学安排教学、训练和课外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运动损伤,是制约瑜伽教学开展的因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瑜伽损伤的基本特征以及防御措施,为瑜伽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研究方法:采用问卷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针对瑜伽项目特点,对损伤部位、特点,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与分析:瑜伽损伤多发部位为腰背、肩、颈椎、膝盖、腿部肌肉韧带等;原因包括体位法错误,以及学生和教师主观因素造成的运动损伤.结论:为了预防瑜伽运动损伤,学生应该在教师引导下掌握正确的练习方式,加强身体素质练习,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训练中保持专注;教师需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设计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将瑜伽运动损伤的防护纳入到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并通过科学的教学管理,最大限度的规避练习中的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发生扭伤、挫伤等运动损伤,如果延误了治疗的时间或处理方法不当,将会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影响。笔者通过对学生发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总结了几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预防,以减少在体育教学中损伤的发生和伤害程度。一、研究对象学生共发生的运动损伤196例,其中男生142例,女生54例。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运动生理、运动损伤机理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论证。逻辑分析法:对调查的损伤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判断出损伤的原因。数理统计法:对每一位学生发生损伤的原因和部位进行调查,把调查数据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我院散打班的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我校散打班学生运动损伤符合一般运动损伤的规律;急性损伤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多见;骨折、脱位和严重的颅脑损伤少见。受伤部位以足趾、小腿、膝关节的搓碰伤为主。受伤的原因是技术缺点和组织不当、实战训练、准备活动不足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加强身体素质的全面训练,对易伤部位进行针对性训练,科学地安排与组织教学和训练,并进行安全教育,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医务监督,防止过度训练等措施。此研究旨在为我院散打课中的科学训练和预防损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山西省大学生排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高校从事排球运动的学生运动损伤的特征、部位、种类,以及损伤原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排球运动损伤多集中在人体的指间关节、皮肤擦伤、肌肉拉伤、踝关节等。形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医务监督不够和技术动作错误等,同时提出了预防排球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