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初中学生课堂举手不积极,课堂气氛沉闷,为此引起了许多老师的关注和思考。作者从教学环境、教师、学生三方面着手,探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上课举手的积极性越来越低的原因和“不举手”的学生的心理动向,并探索改进的措施,以帮助和促使这些学生能积极自如地举起手来表现自己,大胆地畅所欲言,健康自信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姚晋婷 《陕西教育》2009,(12):53-53
学生进入初中,总会出现与小学不同的心理差异和行为表现。如:在小学,课堂上学生都踊跃举手发言,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进入初中,学生却不愿举手回答问题,只能由老师“点兵”。这种学生不举手的行为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广泛地发表自己的理解意愿,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那么课堂学生不举手,老师该咋办呢?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一位教师发现上课时举手的学生很少,于是想法设法鼓励学生在上课时要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但效果并不明显。一次,在学生的一篇周记中,他偶然发现了学生举手少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名学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一直鼓励我们上课要举手发言,我是很想举手回答问题的。但一看我们的语文科代表很多时候都不举手,我有什么资格举手呢?"原来,很多学生在举手之前都把目光先瞄向语文科代表,他们认为,在语文课上,语文科  相似文献   

4.
冯娟 《学子》2012,(11):36-36
一、精心预设,预约精彩特级教师刘德武在教学"认识厘米"一课时,在学生充分认识了1厘米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几厘米时,刘老师出示一根5厘米的红色纸条,要求学生迅速说出是几厘米。当学生齐声说出"5厘米"时,刘老师问:"同意5厘米的举手。"教室里部分学生举起了小手。刘老师又问:"不同意5厘米的举手。"另一部分学生也举起了手。“你认...  相似文献   

5.
朱晓方 《广西教育》2011,(19):43-44
最近上课,总感觉课堂气氛沉闷:思维活跃、积极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大部分学生"老实本分"当听客。即便面对自己能够轻松回答的问题,学生也极少发言,举手的人数与次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针对教学中学生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这一现象而进行的阐述。从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危害(影响课堂气氛,教师教学情绪和课堂教学效果,严重时还会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和学生不举手原因(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良心理因素,教师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举手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精心设计问题,客观评价问题,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杨琴 《海南教育》2014,(20):39-40
一次,我去听三年级的一节关于水果类的词汇课。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地给每个小组"种"了一棵苹果树,学生回答出问题就加苹果,回答不出来就要减苹果。上课一开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个环节下来,每组的苹果个数不相上下。接下来,教师发现,不能总盯着那几个举手的学生,要将学生的参与率提高,于是问题不断地扩展到那些不举手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潘昕光 《班主任》2013,(10):44-45
临近考试,我正带学生们一起复习。"《春夜喜雨》的作者是谁?"我问道。哗啦一声,台下举手一片,只有小勇低着头没举手。"小勇,你来回答。"听到我叫他的名字,小勇显得有些惊慌,赶紧站起来说:"豆腐。"我噗嗤笑了:"豆腐,还豆浆呢!"学生们哄堂大笑。"老师,他说的是方言,普通话不标准,应该是杜甫!"有学生解释道。  相似文献   

9.
一、低段语文课堂"举手"现状举手作为课堂行为,一直是老师们关注的课堂现象。举手不仅可以检测教学预设是否科学合理,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它不仅可以体现学生对课堂的反应和参与程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和听说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课堂上,低段学生举手的现象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课堂上,学...  相似文献   

10.
病症描述:课堂上经常看到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学生发言很积极,但是他只想着自己发言,别的同学在发言,他还在"嗯嗯嗯、我我我"地举手,结果轮到他发言时,他还在重复别人的答案;也有的人,自己发完言,就万事大吉了,再也不去听别人是怎么说的;还有随大流者,举着手心却不知神游到何处了,对于老师的提问、同学的回答一概充耳不闻……  相似文献   

11.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敢讲首先要给予讲话的机会。在平时的听课中,我们常看到下列情景:教师按照原定的教学思路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解,突然有学生举手了,但老师正讲得津津有味,对学生的举手视而不见,学生只好作罢。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有话不敢讲,也会极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  相似文献   

12.
正一、让学生主动发言培养学生举手发言的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每节课都要有发言,然后积分,回答一次得一分。每天每周都有。每天发言好的学生,发言次数最多的,分出前三名,根据发言的内容,适当地减轻他们的作业。虽然有的学生积极举手没有答对,但是通过举手也能在站起来的那一会儿努力地想答案,这就是一个进步。所以,不要让学生害怕举手,要让他们知道,举手是一件值得夸奖的举动,这样才会调动学生们主动举手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经常在公开课后听到教师这样的抱怨声:"这些学生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明明知道的,也不肯举手,真是气死我了!""学生启而不发,只好我一个人唱独角戏了!"……  相似文献   

14.
许多教师经常怀念读书时代因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被老师表扬的那种愉悦心情.在我近十年来的从教生涯中,感受最深的、最愉快的也莫过于课堂上有学生积极地举手和那种师生之问融洽的情感交流给人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曾经以小学教师的身份昕过一节重点高中的数学课,感觉不太舒服。原因在于教师每次提问后举手的学生竞寥寥无几,与平常看惯了小学课堂中学生举手如云的现象迥然不同,这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年级越高学生举手越少”。课后,我纳闷地问了执教教师一个问题:学生不举手,那你如何知道学生的思维状态和把握学生的思维进度呢?教师回答了很多,归纳起来就是“察言观色”,看学生的表情、看学生的言行。  相似文献   

16.
一、低段语文课堂"举手"现状举手作为课堂行为,一直是老师们关注的课堂现象。举手不仅可以检测教学预设是否科学合理,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它不仅可以体现学生对课堂的反应和参与程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和听说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课堂上,低段学生举手的现象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课堂上,学生"小手直举"发言积极,有时老师还没叫到他,他会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老师,我我我……"  相似文献   

17.
芮娇 《教育文汇》2012,(5):33-33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一针见血地阐明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崇尚的教育格言。记得一次听一位教师的区级评比课。课上,老师教学面面俱到,学生举手踊跃,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学生几乎都能对答如流。课后,当许多年轻教师在赞叹这节课多么成功时,我却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从"举手"现象中得到的启示现象一:到低年级去听课,几乎每个班的学生都"训练有素",他们举手的姿势整齐划一,都是左手放平,右手肘关节落在桌面上,右手臂垂直于桌面。我当时除了佩服老师们的训练成效,还在想:这些孩子好像"机器人"啊!现象二:要上公开课了,我们生怕学生不举手而"冷场",于是我们就在课前和学生"约法三章":整堂课都积极举手的同学可以免做一样作业,一次都不举手的同学多写1篇日记。一般只要"依  相似文献   

19.
屠丽纹 《教师》2014,(3):90-91
五年前的一年级语文课堂上的那几幕仍历历在目,并时时感动着我,让人难以忘记。镜头一:初入学的孩子好胜心特强,举手时常把桌子敲得啪啪响,大概是为了暗示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他已懂了。我三番五次地提醒他们:"举手时轻一点!"可总不见效。有一次,我偶然发现有一位小朋友轻轻地举起了手,便随口说:"瞧,这位小朋友多有爱心呀!她怕桌子疼,举手时很轻很轻。"话音刚落,  相似文献   

20.
学习了"组合图形的面积"后,我结合课本布置了一道练习题:李大爷家有一块地(如图1),这块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刚一出示题目,就有学生举手.我让一个中等生回答:"这道题,可以先求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