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金琪 《考试周刊》2011,(13):56-57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只有"让学",才能为学生进行个性化体验阅读创造机会和平台。只有"语感"没有"让学"只能是"假语感",只有真正的"让学",才能让语感教学回归本真,语文课堂才能有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2.
黄勤 《教师》2012,(21):68-69
目前小语常态课堂有两种现状:"假的对话"与"真的对话",如何区别,如何把握每一个教育契机进行"对话",是目前小语校本教研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形式、内容、性质来分析课堂对话的真与假。  相似文献   

3.
"四忌":忌"悬梁刺股",忌"血雨腥风",忌"假大虚空",忌"套板反应"。"四宜":宜"正确导向",宜"和风细雨",宜"真情实感",宜"有语文味"。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果仅仅为了"读"而"读",是"假读",是形式化的无效的读。在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翱翔",古籍中多数指人的遨游,并非指今之空中飞翔之意。"昭假",义为昭格,假与格古籍中并非全为"至"义,多数用为"告"义。古籍中常见的"昭假"应是"昭告"的意思。此二词之原义,后人多不明,以致误解。  相似文献   

6.
姚平平 《成才之路》2010,(29):28-28
课堂高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等速度快、质量好。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准则,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那么,什么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呢?假定课堂效益公式是:1×?=效益,那么。这里"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或负的效益。因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相似文献   

7.
徐彩萍 《考试周刊》2011,(69):55-56
化难为易,变苦为乐,这是改革作文教学、提高作文质量的关键。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却一直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学生作文的"假、大、空"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作文教学应让孩子们"轻装上阵",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在作文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因此,作文指导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表示"非真"义,先秦多用"伪",现代汉语则说"假"。"假"对"伪"的替换是逐步完成的,南北朝时期,"假"已经在口语中替代了"伪";在书面语中的替换要晚一些,大致在宋代完成。  相似文献   

9.
薛琴芳 《考试周刊》2011,(75):90-91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景象:"死的"教案成了"无形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团团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导演",学优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教师只满足于课堂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假象互动,鼓动学生答一些"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假问题,缺少的是深层的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学生始终紧随着教师被动地答问,缺少主动设疑的氛围:多数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教学无法",也有人说:"教学有法"。许多教育同仁常常为此争论不休。"教学无法"者认为:教学没有一层不变的模式,需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的对象等的不同而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者则强调教学一定有方法,其方法需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而定。不难看出,两者的内涵相同,只是强调的角度不同罢了。教学无法还是有法,两者并不矛盾。多年来笔者致力于因文而异,因生而异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精练的教学语言,能快速高效地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教学语言必须有"情感",教学语言要"精练",教学语言应当注重"礼仪",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教学语言要有节奏感。  相似文献   

12.
所谓"4347",就是教学目的"4个一",教学方法"3连环",教学思想"4体现",教学课型"7课式"。一、教学目的"4个一"1、记住一条格言;2、交给一把钥匙;3、解决一个问题;4、训练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常常碰到很多初学者出现唱中、低音的时候,声音"白"、"亮",且音量大,可唱高音时,声音一下子变得"暗"、"虚",且音量小,此种现象在声乐课理论上常称为声区不统一、真假声脱节,那么教师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去了解、认识、掌握、运用好真假声是学习好声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真"、"假"声的认识、怎样正确混合及在歌曲中的运用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希望对声乐初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浅谈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备”、“讲”、“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浅谈了的三种基本教学环节,包括课前备课——"备",教学语言——"讲",课堂板书——"书"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灵活运用与实施"备"、"讲"、"书",有助于全面提高分析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人的行动是受一定思想观念支配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需要转变以下观念:一是变"忽视"为"重视",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变"升学"为"就业",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导向;三是变"封闭"为"开放",强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意识;四是变"传承性"为"研究性",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五是变"一般"为"特殊",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6.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是:通过"问题导学",教师由"传授"转换为"导",学生由"听受"转换为"学",教学重点由"教"转换为"学",这3种转换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文通过对省骨干教师的"同课异构"新课教学流程的采撷,就教学中"问题导学"教学的多样式,构建的意义以及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娄底湘语主要使用后缀"子"、"唧"、"崽"、"崽唧"等形式来表示小称,这几个后缀表小的功能有同有异,充分体现了娄底湘语小称的特色。小称后缀之多,故需"竞争上岗",更需"互相配合",小称后缀的叠加是娄底湘语的一大特色,归纳其叠加类型可分为两类:"中心语素+子/唧+崽/崽唧"和"中心语素+子+唧",其叠加的深层理据为语用、...  相似文献   

18.
杨明莲 《成才之路》2010,(21):24-24
采用"愉快教学",千方百计设计新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喜欢学",进而达到"愿意学",最后发展到"越学越有趣,乐在其中"的状态。通过"愉快教学",使每一名孩子都能快快乐乐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柯振超 《考试周刊》2011,(24):48-49
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对于"管理",不可望文生义,不可简化为"管",更不可幼稚地认定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是"指",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在写作中,素材便是"米",如果学生不占有大量的素材,便无法写出好的文章。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的文章内容空洞,语言干瘪,没有素材可用。学生不断地抱怨生活单调,没有素材;教师不断地抱怨学生阅读面窄,素材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