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发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当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启动之后,我们在分析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的同时,还必须认真研究我国大众化过程的特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现代化发展一样,存在着“先发国家”与“后发国家”之别。“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之间在时间(如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与一些发达国家相隔30余年)、国情、高等教育制度与传统上的差异,决定了“后发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具有一些与“先发国家”不同的新的特点。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明确的发展目标,政府为达成这一目标制订具体的政策、措施,并导引着大众化进程,这是“后发国家…  相似文献   

2.
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战后改革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由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向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而其每次社会转型的结果,一方面跨越式前移了本国的国际“站位”,另一方面也潜伏下祸国殃邻之隐患.日本能够与时俱进完成三次社会转型并实现跨越式发展,既缘于日本民族的“幸运”和“机智”,也缘于日本民族对外来文明少有的鉴别取舍能力,还缘于日本民族服膺强者和与强者为伍的一贯秉性.尤其日本民族在三次社会转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变革,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这一行事习性,值得后发国家中国和守成国家美国引为鉴戒.  相似文献   

3.
中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与"先发"国家内生的市场经济转型相比,中国作为一个外源的"后发"国家所付出的代价更为沉重。新时期,我国市场经济转型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因此,以代价论的角度从发展的维度、人的维度、价值取向的维度和整体性维度对我国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进行考察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最大限度的减少盲目性,尽可能的避免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相似文献   

4.
千年以来,俄罗斯的社会发展经历了六次重要的社会转型,以国家定位、治理体制和社会结构三者的关系为主线通过梳理和对比分析,认为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轨迹表现在:第一,治理体制与社会结构之间一直存在着无法弥补的张力。因此其社会转型具有“突变”性。第二,社会发展道路上存在着“西化”与“东方化”的矛盾。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治理体制的“东方化”和现代化实现路径的“西化”矛盾,二是文化的“西化”与社会结构的“东方化”矛盾,因此其社会转型存在着“西化”与“东方化”摇摆不定性特征。第三,在国家定位上存在着帝国意识膨胀与自身实力欠缺的冲突。也就是通过国家资源的垄断而导致的形式上的强大缺乏社会后劲的支持,因此其社会转型存在着间断性与跳跃性共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作为对“后发”国有独特性影响的迟发发展效应,与“后发”国特殊的外围环境和内部社会结构相关;“后发”国发展战略是迟发展效应最集中最具体的体现,迟发展效应有负面效应和正面效应之分,具有客观性,主体性和时空性的特点,完整准确把握迟发展效应对处于“后发”地位的中国选择理性的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世界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四阶段论”和“五维影响因素论”,为我国以及工业化后发国家推进城市的跨越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因社会主义制度结构先于国家整体工业化设置而具有不同于西方先发国家工业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即非同源性;但中国社会转型又同时具有由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化使然的、与世界一般工业化相联系的某些同源性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改革开放以来的“解放思想”与“中国社会转型”关联时,不仅凸显出“中国式话语”的底蕴,而且由此引出了一系列需要深层思考和研究的话题: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力度、深度和向度应如何掌握、由谁掌控?  相似文献   

8.
资本的扩张性、市场的开放性、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增强,决定了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融入、学习、自主发展是后发国家应对全球化进程的三部曲:融入全球化进程是后发国家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不二选择;后发国家融入全球化的要义在于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的成败得失;后发国家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价值本位在于谋求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时期我党必须高度重视对意识形态的领导,这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由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决定;总结我国社会转型和意识形态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结论;总结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教训得出的结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强调了高级社会形态与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反差”;领导阶级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内、外部的“比差”;倡导民主国家性质与民主实际发展水平的落差。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验教训强调要避免“三化”,即防止左倾“僵化”,右倾“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宗教泛化、邪教组织政治化。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教育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是源自西欧的现代化的“全球化”历史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后发外源型”现代化的特点,决定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只能是在“古今中西”多种异质性教育资源的冲突与融合中,通过国家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有机整合,从而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这一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1.
后发优势——后发国家对外贸易的新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优势一直是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但对于众多的后发国家而言,比较优势理论有诸多不适用之处,完全依照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指导而获得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后发国家并不多见。后发优势强调学,依靠学习效应来降低发展的成本和缩短发展的时间。把后发优势假说应用于后发国家的对外贸易,可以对现有的贸易理论起到丰富和补充的作用,弥补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指导后发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后发劣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发展过程中的后来,后发国家的后发优势显然是存在的,但是后发劣势也是不容忽视的,有两种形式的后发劣势:一种是外生的后发劣势,另一种是内生的后发劣势。后发国家在利用后发优势和克服(外生)后发劣势的过程中,虽然容易取得短期的成功,却很可能陷入给经济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境地,后发劣势正是从利用后发优势或摆脱(外生)后发劣势中内生而出。因此,利用后发优势并不是没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就是内生后发劣势。后发国家应该注意到这种冲突,在获得利用后发优势的好处和承担利用后发优势的成本之间做一个权衡。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是社会的整体变动,这种变动既有社会革命导致的社会形态的更替,也有同一社会形态内阶段性的质的飞跃。社会转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但人们用“转型”来标示这种现象,则是一种主观的意识活动,暗含着对“型”的分类与价值指涉。因此,由于分类的标准和价值立场的不同,对“何谓社会转型”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要从社会结构和人的生存方式这两个维度来界定社会转型,由此观照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及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学校文化生态建构与转型期社会文化生态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娄底要实现“后发赶超”的目标,必须重视人才建设及人才培养。实施娄底人才培养、“后发赶超”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西方文化挟“坚船利炮”东渐而来,面对异己的西方文化,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选择导致其不同的社会转型。日本积极主动地“和魂洋才”,在全盘吸纳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再造前提下回归”传统,成为天皇制资本主义国家;中国以“中体西用”来对待西学,于被动挨打中走上中学不能为体之路,但在一战所引发的西学危机的反思中,为超越西方转向了“以俄为师”。1949年成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一跃为社会主义国家。中日两国同为外激型现代化国家,不同的社会转型选择正是各自文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 马格林的资本积累理论认为,资本积累不能被简单看做是“个人储蓄行为”;而应被理解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行为;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需要由一定的积累体制作保障.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证了国有企业由于其所有制优势,能够在量和质上更好地承载后发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积累体制的要求.因此,国有企业可以被理解为后发国家资本积累的有效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非典”流行时期的国家与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已经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但总体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仍然是一种“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非典”流行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某种变异,“非典”流行事实上打断了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发展进程,正是由于社会缺乏自救能力,也无可以自救的组织资源。才使国家有了大规模介入社会的可能.国家不得不依靠强化政府权力的方式和传统的动员渠道来控制疫情的扩散,也在事实上强化了对中国社会的控制。在处理突发事件或者社会传染病时,能否不以伤害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为代价?“非典”之后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应建立在公平、平等、民主、自由与正义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8.
论后发性经济的外向型发展与产业保护陈广汉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后发性;外向经济;产业保护后发性国家在推行外向型发展战略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国内幼稚工业,将外向型发展与国内产业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本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是发展中国家所...  相似文献   

19.
论转型期社会新生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新生出大量的弱势群体。他们是我国社会转型中非均衡发展阶段的伴生物,因此,承受了更多的改革代价。我们必须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的包括非赢利组织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力量的社会支持与保护体系,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及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发展代价可以分为“合理代价”和“不合理代价”两种类型,这是邓小平实践诠释马克思社会代价思想的着眼点;邓小平运用马克思社会代价思想于“改革开放”、“共同富裕”以及“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成功地实现了对马克思社会代价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立场的坚定性、理论的现实性与诠释的辩证性等构成了邓小平实践诠释马克思社会代价思想的方法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