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高校师生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分为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反思和新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两部分。在研究中存在高校师生关系概念界定不清和反思研究不彻底两个表层问题,这两个袁层问题又由研究的教育理论缺失和研究的思维方式简单这两个深层问题所致。本文针对深层问题提出了明确研究立足点、深化后现代教育思想研究和采用复杂性思维方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师生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分为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反思和新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两部分.在研究中存在高校师生关系概念界定不清和反思研究不彻底两个表层问题,这两个表层问题又由研究的教育理论缺失和研究的思维方式简单这两个深层问题所致.本文针对深层问题提出了明确研究立足点、深化后现代教育思想研究和采用复杂性思维方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师生关系是教育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教师和学生是贯穿教育过程始终的两个基本要素,师生关系的性质和模式影响着教育活动的一切环节,对教育活动及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国外和国内学者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是各不相同的,师生关系的研究涉及三个层次的问题--师生关系的本质观,师生关系的价值观和师生关系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教育研究者对师生关系的理解逐步走出了传统的二元对立师生关系的思维模式,研究视角也跨越了单一的教育教学领域,更多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后现代教育理念等视角考察师生关系,并在多维体系中对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试图对2000年以来国内教育研究者关于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构建研究进行梳理与评析,同时指出师生关系的研究取向应注重教学实践,研究内容应多样化,研究方法应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传统简单思维视角下的师生关系的表达已经显现出理论的局限性和教育实践的异化,复杂性理论从多维的视角重新审视师生关系,依据教育中人的复杂性、教育情境的复杂性,重构复杂视域中的师生关系,实现了师生关系从简单走向复杂的视角转换。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质量。我国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类型正在由单一走向多元。国内已有的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对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类型的探讨多从导师与研究生的角色来构建和调查师生关系的类型。本研究旨在突破既有研究事先设定师生关系类型的角色模式,将师生关系置于基本的人际交流行为理论框架,从影响力(influence)和亲密性(proximity)两个维度来设计和调查研究生和导师双视角下师生关系的"权威-平等"和"疏离-紧密"程度,以及由此构成的不同师生关系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师生个体背景、互动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与不同师生关系类型的关系。通过对3903位研究生和865位导师调查发现,平等紧密型是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的主要类型,与此同时,轻度平等疏离型和高度权威疏离型也有一定的表现;研究生和导师的群体类别特征与师生关系类型弱相关,甚至不相关;一定的交流频次和时长与高度平等紧密型的师生关系关联性大;在研究生看来积极支持的环境制度条件与平等紧密型的师生关系关联性大。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师生关系的形态主要有自然性形态的师生关系、经验性形态的师生关系和体验性形态的师生关系。体验性形态的师生关系是基于现代哲学的主体间哲学理论体系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这种师生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话与理解——从后现代视角解读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对最基本的关系。但是,在我国的实际教学中,由于师生关系长期受现代主义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和理性主义的制约,主客体对立的师生关系大量存在,教师和学生缺乏对话和理解。而后现代思潮反对二元对立,为构建对话与理解的师生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反思现代性:后现代师生关系研究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一切活动总是以一定的师生关系为基本前提,并在它的维系下进行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任何对于教育的完整性观照都离不开对师生关系的审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潮的不断涌现,尤其是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态度和思维方式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当下师生关系研究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分析研究后现代主义对师生关系研究的价值取向,对于我们建构更加完整的、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良好师生关系,无疑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只需要按照处理正常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原则来对待师生关系,应该不会带来太大的困惑。但师生关系又有它的特殊性,因为它毕竟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的交往,必定存在着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不良的师生关系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给我们实现教育目的带来了不必要的曲折。从历史的角度纵向解读师生关系的演变历程,再结合现在教育活动的经验,可以从人权、责任、情感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新型师生关系的涵义及其构建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已经成为制约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在我国,影响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2)传统的师道观念;(3)教学评价方式。为了重构课堂教学中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就必须改变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以及构建新型的课堂,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来切实改变我国课堂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A solid understanding of inferential statistics is of major importance for designing and interpreting empirical results in any scientific discipline. However, students are prone to many misconceptions regarding this topic. This article structurally summarizes and describes these misconceptions by present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ublications that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m. This group of publications was found to be dispersed over a wide range of specialized journals and proceedings, and the methodology used in the empirical studies was very diverse. Three research needs rise from this review: (1) further empirical studies that identify the source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for misconceptions in order to complement the abundant theoretical and statistical discussion about them; (2) new insights into effective research designs and methodologies to perform this type of research; and (3) structured and systematic summaries of findings like the one presented here, concerning misconceptions in other areas of statistics, that might be of interest both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of statistics.  相似文献   

13.
周敦颐说:“先觉觉后觉,暗者求于明而师道立矣。”在新时代新社会形势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师道”应怎么立呢?教师要清楚自己不再是一个绝对的“先觉”者,需要不断学习,需要“暗者求于明”。教师的教育应重在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教师更应做好“人师”。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的核心即彼此都是真理的平等追随者和思想的探索者、 独立人格的完善者。哲学讨论课与新型师生关系相契合,表现在,哲学讨论课有助于"教学相长",并体现 出师生双方的地位、人格是平等的,也内在地表征师生双方对真理的趋近是能动的、自由的。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三个角度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师生关系是一种功能性的关系,这种功能性的师生关系存在很大缺陷。为解决传统师生关系的缺陷,提出师生关系应该由功能性向存在性师生关系转变。存在性的师生关系包含两层含义:从自然人角度而言,师生关系是"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从社会人角度而言,师生关系是"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李磊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4):114-115
声乐是一门"感觉"的艺术。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教学形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独特的教学特征决定着声乐教学中要有更为密切的师生关系。处理好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声乐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同时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等综合素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创新精神是《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重要理念。本文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创新在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了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有创造性的过程,只有教师具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要并非指的是一种时态,而是一种思想态度和意识,以及一种崭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教育的全部蕴念所在。根据后现代基本精神,本文力图重新审视教育过程中目前已被广泛认可的师生关系,从一种全面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视角反思传统的师生关系,从而对师生关系问题形成新的有益的认识,即师生关系应从二元对立的主客关系转变为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由单向的知识传授关系转变为双向的平等对话关系,从理性保障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情感保障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师生关系是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文中扼要引述了莫兰复杂性思维的含义、特点以及传统师生关系的表现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杂性思维视角下的高校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