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当代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文学作品《盲刺客》,以蔡斯家族史见证加拿大自独立以来的历史。阿特伍德在这个历史书写过程中,一方面描写了加拿大民族性格中的受害性特点,另一方面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美立场。这部小说还体现出阿特伍德对于历史书写的独特创作理念——"左手书写",即非正统的、女性的、带有后现代和意识流色彩的书写方式,以此可以看出阿特伍德独特的历史观:历史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过去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2.
詹尼斯·菲阿门哥教授是渥太华大学文学院英语系的终身教授,身兼加拿大文学权威期刊《加拿大文学》和《加拿大文学研究》的编委,主要研究加拿大女性作家,尤其是蒙哥马利、爱丽丝·门罗和莎拉·邓肯,以及加拿大文学中重要作家的宗教观。她先后撰写和编著了《女人的一页:加拿大早期新闻学和修辞》(2008.)、《另外的自己:加拿大文学想象中的动物》(2007)、《加拿大剑桥文学史》和《反思加拿大:妇女历史的希望》(2006)等作品。2015年,笔者获得加拿大政府和中国留学基金委的"中加学者交换项目"资助,受大连外国语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委托,在渥太华大学访学期间采访了菲阿门哥教授。访谈中菲阿门哥教授讲解了蒙哥马利作品中人物的性格魅力,从女性主义、性别角色、传统型和宗教等视角提出了非传统的独特观点,并简述了蒙哥马利接受到的文学影响,以及她对后来作家的影响。在讨论中,菲阿门哥教授澄清了关于蒙哥马利的女性写作的误解,驳斥了将其定义为女性主义作家的观点。她还强调了蒙哥马利的日记的研究价值,指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移民加拿大的历史是从19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的。那第一批去加拿大的中国人中清一色是男人,他们被招到加拿大,卖苦力,修铁路。这些男人的母亲、妻子、姐妹、女儿等女性亲属,却被当时的加拿大法律拒之门外,严禁入境与亲人团聚。那些中国人,忍受了约30年之久的分离之苦,终于等到了  相似文献   

4.
试论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制学校制度的生与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文化特征,加拿大民族可以分为三类人群.第一类人群为原住民,第二类人群由英、法两大宗主国的民族组成的多数民族,第三类人群为后来的移民.在加拿大建国的历史上,这三类人群的相继接触与交往,使原本自然发展的土著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本文在加拿大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的脉络中,梳理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制学校自产生到消亡的历史发展过程,评价这种学校教育制度对原住民文化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对原住民子女造成的身心伤害.  相似文献   

5.
在小说《别名格雷斯》中,阿特伍德将加拿大历史上的"著名女杀人犯"格雷斯·马科斯带回人们视野并赋予她话语权。利用巧妙的故事讲述,格雷斯抵制了男权话语试图强加给她的定义;而百纳被,这种特殊的女性语言,则帮助格雷斯重塑一个女性自我。  相似文献   

6.
刘斐然 《海外英语》2016,(4):139-140
爱丽丝·门罗有是加拿大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被誉为"加拿大的契河夫",并于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多从女性视角出发,以敏锐的视角和写实的风格,聚焦于加拿大普通小镇的生活经验,探索普通女性复杂的心理与感情世界。尽管门罗不是一位高调的女权主义作家,但她的作品体现了对女性命运的终极关怀。当今社会,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受长期的男权思想影响,女性仍然在追求独立平等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门罗小说中的女性角色繁多,她们在恋爱、性体验、成熟和衰老的过程中,都经历着不同程度女性意识觉醒,生动地反映了女性追求自由独立的自我成长。该文主要以门罗的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女性主义来对小说中女性的觉醒进行分析,阐述门罗小说中中所蕴含着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如何使历史学习贴近学生生活,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历史、发展能力?我在加拿大圣十字高中的历史课堂上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2000年10-12月间,我考察观摩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尼亚加拉地区圣凯瑟林斯(St.Catharines)市圣十字高中(Holy CrossSecondary School)的历史课堂教学。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我看到了加拿大中学生在历史课堂内外的多种活动,也感受到了两位加拿大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8.
罗丹 《海外英语》2006,(3):18-19
加拿大的历史是移民迁入的历史。在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没有从亚洲到来的时候,加拿大广袤无垠的土地还是一片荒莽。加拿大与亚洲只隔着一道浅浅的白令海峡,几万年前,白令海峡就成了连接亚加的天然陆桥。亚洲人沿着这道陆桥进入加拿大,逐渐发展为加拿大的土著民族。  相似文献   

9.
刘醒龙的《圣天门口》以"天门口"为据点,讲述了中国社会从20世纪初到文革时期70多年的历史变迁,塑造了诸多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不同女性形象构成迥异的历史隐喻,这些女性不同的人生遭际与命运轨迹,不仅表现了广大女性在历史变迁中经受的苦难,也凸显了她们生命中坚韧的质地。同时,作家通过对阿彩、梅外婆和雪柠等主要女性形象的刻画,也呈现出中国女性在革命历史中个性独立意识的复苏。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获奖作家库切在《耻》中塑造了众多努力实现去父权化去殖民化,重构自我身份,掌握自主权和话语权的黑人女性,以及生活在殖民地上的白人女性旨在承担历史,化解冲突和矛盾,实现联接对话的理想。库切笔下的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融合为一个整体,共同实现从他者到自我,从历史到未来的过渡,彰显了女性的主体性和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独特的超越性的地位和力量。  相似文献   

11.
文化和性别的双重歧视使得加拿大华裔女性的身份建构更为艰难.<残月楼>通过再现华裔真实生活.对质疑文化霸权和性别压迫、建立中加混杂文化、倡导女性独立、完成华裔女性的身份建构,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英语儿童文学是世界英语儿童文学的重要一支,它从殖民时代开始逐渐发展,从传承英、美、法三国的文化和文学传统到创造本民族特色,再到多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已取得突出成就。以加拿大的历史发展为背景,追溯加拿大英语儿童文学的发展轨迹,分析加拿大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其影响,可以发现:加拿大英语儿童文学以区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的总体特征,对加拿大儿童加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了加拿大儿童的集体记忆,培养了加拿大儿童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加深了加拿大儿童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以历史思维概念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近年来发展迅速。这些概念涉及到历史意义、证据与解释、延续与变迁、因果关系、历史视角与伦理维度六个方面,揭示了历史学科思维的基本特征,内在地包含着历史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以及历史学习方法、能力和价值取向的要求。它们作为一种学科素养融入到加拿大各省区的课程标准之中,引领课程目标的建构、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对中学历史思维能力的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学者宝森(Laurel Bossen)的<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把社会性别关系置于农村政治、经济、历史变迁中,将村庄妇女的命运与中国现代化变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描述农村社会变迁的基础上,深刻地分析了农村社会性别制度的嬗变.与此同时,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也证实并更正了费孝通在云南禄村农地制研究中构建的社会性别印象.通过对禄村妇女的历史记忆和实地考察,宝森为我们重新解读了社会性别制度掩盖下的村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可以吃的女人》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探讨了妇女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问题,生动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社会知识女性的迷茫、困惑与挣扎的生存状态。文章通过细读文本,解析小说的三个章节从第一人称叙事到第三人称叙事再转回到第一人称叙事的视角转换策略,印证了这一转换过程恰恰契合了小说中女主人公玛丽安从迷失自我到思索现实再到选择人生,追寻生命价值的心灵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6.
大概在四年前,我还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我的导师涂光晋先生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她公子在加拿大的留学轶事,让我们大吃一惊,也因此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说,她公子当时住在一个当地人家里(有很多留学生选择这种住宿方式,这可以让人更快地学习语言,了解当地生活),一到周末,就要帮房东到原始森林里遛狗!当时很不理解。因为在我印象中,原始森林往往是远离城市,人迹罕至的,怎么能一到周末就去遛狗呢?等到了加拿大,我发现“到原始森林里遛狗”原来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加拿大的历史非常短。几百年前,加拿大还处处是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在二百…  相似文献   

17.
今年初,侄女阿兰到加拿大留学.住在玛丽太太的家里。两个月后,她说忍受不了玛丽太太的小气,要搬出来住。玛丽太太的父母都是我们村的。他们在青年时代到了加拿大,入了加籍。玛丽在4岁时,曾随父母亲回海南住过半年,因此现在还会说“吃饭”,“睡觉”等几句海南话。玛丽太太的老母亲已80多岁.很怀念海南家乡过去的生活,因此她母女俩去年返乡探亲时,说要在村中选一个年轻女性到加拿大留学.  相似文献   

18.
艾丽丝·门罗是著名的加拿大短篇小说家,作品多借女性视角,以加拿大自然风貌为叙事背景,叙述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故事。本文试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解读门罗小说,以揭示西方父权社会对自然和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和自然因为受压迫的同质性而产生的相互依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女性史兴起后,进步主义教育成为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的重要研究主题。基于对男性主导的进步主义教育研究的批判,女性主义者对杜威的生活经历与教育思想进行性别分析,同时在进步主义教育研究中添加被忽视女性的贡献,掀起重寻女性计划。20世纪90年代后,研究者关注到女性群体内部种族与阶级等差异,黑人女性的教育活动被纳入研究视野;在历史书写上不再满足于事实的陈述,将性别纳入社会权力系统中寻求话语分析。从简单添加到关注内部差异、从还原女性贡献到追寻历史解释,研究路径的转变体现美国史学与女性史学发展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开始的女性文学和宏大话语的革命性、政治性、阶级性相伴相生,女性作家开始追求做一个人、后来是女人(强调和男人不同),这和女性身份被悬置的历史延续性有关,铁凝对自我的认同受历史的影响经历了一个由遮蔽到敞开的过程,相应在作品中表现了女性追求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所造成的自身分裂,这一问题无论是对于女性作家还是女性来说都具有认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