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将教师讲授、学生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时间段有效错开,既保留教师讲授这一传统的教学精华,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旨在通过运用量化和质性的方法检验该模式对“大学英语”课堂口语焦虑和口语成绩的影响。实验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缓解学生英语课堂口语焦虑方面可起到积极作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信心,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分课堂传承了传统教学智慧,同时将现代化教学精华融入其中,是一种理念深刻、简明易用的教学模式.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文章论述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同时结合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指出教师可以通过直接讲授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通过布置“亮考帮”作业驱动学生独立学习,通过组织讨论活动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活动环节分为知识讲授、内化吸收以及学生讨论。这种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理念,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避免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让学生从按部就班的、被动型很强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在小学美术教法课程教学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小学美术教师。  相似文献   

4.
大学理论类课程内容枯燥,难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目前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文章结合微课程与对分课堂的理念探索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对分课堂。其核心是把课堂的一半时间分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和讨论。具体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课堂讲授环节、课后(或当堂)吸收环节、课堂讨论环节。其创新之处在于把讲授和讨论错开,让学生在讲授和讨论之间有一定时间的自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对分课堂保留了教师讲授这一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保证了知识传递的系统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对分课堂强调师生权责对分,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对分课堂融合了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教学两者的优点,这种基于中国本土的新型教学模式,一经推广便得到广大教师认可和运用,被誉为当前最具有中国原创性质的本土化的新兴课堂教学模式。本刊《特设专栏》邀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PAD新型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17BZ044])的课题研究团队,围绕"高校外语对分课堂"展开讨论。内容包括国内外课堂教学导向、对分课堂教学实践及效果、对分课堂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等,共组稿11篇,以期为高校外语对分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讲授—内化—讨论的作用,其本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辨能力。本文通过在大学英语视听说中进行对分课堂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对分课堂在视听说课堂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7.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与体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科学之处,在于打破了教学领域中传统教学模式的讲授习惯,从单向的讲授,改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提问题与小组互动,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与讨论,迅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快速了解吸收。  相似文献   

8.
<正>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将课堂一半时间用于知识讲授,一半时间用于讨论式学习。自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后,便在教育界引起巨大轰动。很多一线教师均纷纷尝试在课堂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受到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影响,笔者也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积极践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且取得理想教学成效。结合  相似文献   

9.
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和探索积极性。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涉及了广泛且复杂的理论知识及应用方案,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将对分课堂运用于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及效果。文章将针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当前高校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提出了名为"对分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应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试点教学表明,对分课堂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对分课堂有可能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尝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刘予 《教育教学论坛》2020,(13):357-358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学习兴趣难以提高。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有较好的表现。文章就教学过程中对分课堂的尝试进行相应的介绍与分析,并就对分课堂的实施提出个人的看法与观点。  相似文献   

12.
对分课堂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新模式,它结合了讲授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为了解决当前高校代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们研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代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进行高等代数课程的对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对分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课堂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进了师生感情,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为代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微课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在对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成为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师课堂组织和讲授、学生自主内化和讨论等环节探讨了微课在高中英语对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很大不同,更注重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提前进行精心备课,科学进行知识讲授,积极引导学生讨论。  相似文献   

15.
幸福教育主体在学校,幸福学校核心在课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鄞州区教育局提出打造区域性“幸福课堂”教学新模式,将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施高效教学,以学定教,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评价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课堂教学方式最优化和教学  相似文献   

16.
《河西学院学报》2017,(4):118-122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针对目前大学课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原创意义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教学时间对半分给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在讲授和讨论中间有学生在课下的内化吸收环节。这种教学模式结合传统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而有效的规避了两者独立实施的缺陷。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大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在时间序列上按照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并注重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现代多元化信息教学平台于一体,打破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论文探究了对分课堂在保护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实施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学分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即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和学生课外内化吸收。本文介绍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探索,这一新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对分课堂"结合讲授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优势,将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教师讲授、独立内化、学生讨论。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不够、课堂互动不足两大核心问题。笔者从高校理工科专业课堂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设计了基于数字电子技术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并阐述了具体实施方案,提出了对分课堂在高校理工科专业课堂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国原创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特性,对分课堂对分了课堂时间,对分了师生话语权,也对分了原有师生角色的单一性和固定性,必然引发师生角色的转变。推广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后,原有师生间的"讲授—聆听"关系转变为"协作—交流"关系;原有的师生角色"教导者—接受者"转变为"引导者—协作者"的关系。基于这些变化,本文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师生角色"作为研究核心,从传统思想政治课堂存在的师生角色问题出发,比较研究推广对分课堂模式后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师生角色的良性变化,论证了对分课堂的合理性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