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海嘉 《学会》2011,(8):24-31
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现代应急管理的核心特色与重要要求。探索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有效发挥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分析,发现了现有研究存在着忽视突发事件的差异性和阶段性对非政府组织应急管理作用的需求差异;忽视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发挥与事件特征的相互关系;忽视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差异化以及对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作用机理的深入挖掘的局限性。因此,希望通过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进一步拓宽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闫文虎 《学会》2010,(12):3-7
非政府组织具有专业性强、草根性明显、组织结构少而精干、对外联系广等特点,因而在灾害应急行动中具有反应速度快、救援质量高、社会资源广等优势。在外国灾害应急体制中,非政府组织在法律上有保障,机构中有地位,建设上有扶持,救灾中有动员。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建立起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动员体系,把非政府组织动员纳入国家有关应急法律法规,加强对专业性非政府组织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引导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9,(6):79-83
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检验了我国2005~2016年275个城市的政府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污染减排效应,为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量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非政府组织作为民间机构参与环境治理的有效方式,对污染减排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要好于政府单一的环境规制效果。因此,要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多方协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环保宣传教育、环境信息公开、监督政府与企业行为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各种突发事件一再发生,而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危害性、紧迫性、复杂性,致使其发生时每每带来不可估量的破坏力,也给政府的应急管理带来很大挑战。如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尽量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避免和减弱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害,是现代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根据我国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应急管理的实践,整理了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了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做法和经验,探讨了构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思路选择。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境保护领域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菁 《科教文汇》2009,(8):226-227
以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为研究对象进行宏观上的分析,探究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程度,以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环境非政府组织为参照,力求对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分类、活动领域、发展特点、发展问题等现状进行客观描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目标错位、法制建设滞后、与政府组织的界限不明确等问题。应通过优化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内部环境和社会环境来实现非政府组织的有序化发展,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促进社会民主、保障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学会》2020,(1)
蒙古国非政府组织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7年《非政府组织法》颁布后发展快速。蒙古国非政府组织可以注册为公共服务型非政府组织和会员型非政府组织,它们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助和社会捐助,公共服务型非政府组织能够享受税收优惠。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政府监管、非政府组织监督、合作共治三个方面。蒙古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相对完善的制度环境、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国际非政府组织援助。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干预问题引起各国学者的持续关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积累了大量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政府作为应急管理心理干预的主导者,在体系构建、立法保障、组织实施、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因其专业的服务、充足的人才储备、丰富的科研成果及广泛的国际合作,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目前,国外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已建立起良性互动机制,共同促进应急管理中心理干预工作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2021,(2):129-136
构建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组织动态演化模型,研究了应急管理部成立后应急响应组织整体的凝聚力,分析了各时间切片中主要组织、组织的角色地位和组织的结构特征。仿真过程为:将非常规突发事件进行时间切片,构建各阶段的组织关系矩阵,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不同时段的关键性参数进行测算,按照应急响应组织网络演化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其关键性指标值。结果发现:随着突发事件的演进,各应急协作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会发生明显变化,但主要组织地位比较稳固,各组织间信息交流顺畅,组织间冗余降低,非政府组织救援作用提高。  相似文献   

10.
蒋惠琴 《学会》2008,(10):16-20
环境非政府组织(ENGO)是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是环境保护领域一支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该文从环境保护运动到环境保护组织的历史考察中,揭示了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所起的作用;探讨了环境非政府组织是公共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形式。并围绕中国发展ENGO的意义、途径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王飞 《学会》2009,(6):14-17
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的短期行为。我们面临着生态破坏、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拯救地球、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了合法性很强的活动和社会共识。环保领域民间环保组织因此应运而生,被许多人给予了相当大的期望,在公众参与的环保机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该文试图讨论民间环保组织目前运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值得特别关注的特点,及其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黎青 《学会》2009,(3):3-4
联合国是最早正式使用非政府组织概念的。文章追溯了联合国对非政府组织的内涵界定,指出可以将联合国认定的非政府组织概念理解为: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各国或国际各个层级上组织起来的公民志愿组织,是非营利、非政府、非宗教、非政治性的公益性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3.
齐海丽 《学会》2009,(7):15-18
新农村建设是在席卷全球的共同治理模式背景下提出的。从理论上看,多中心理论为农村民间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实诉求中,农村组织的缺位使其参与更具迫切性。虽然农村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农村民间组织角色发挥的因素。因此,应该从政府的扶持与支援、农村民间组织自身管理模式的创新入手,培育和发展我国的农村民间组织,保障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发挥。  相似文献   

14.
何晔  安建增 《学会》2010,(3):3-7
作为一种组织机制,医疗非政府组织的生成发展需要以一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因素为前提基础。文章以美国为例,探讨影响医疗非政府组织生成与发展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5.
吴胜  高海虹 《学会》2014,(1):33-37
在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政府是主要的供给主体,但面对多元化的治理趋势,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不足,而非政府组织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法律体制还不够健全,非政府组织的相关定位还不够明确,对政府部门过度依赖,缺乏自主性。因此,本文试图理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自身建设,创造其良性发展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6.
王文娟  何倩 《学会》2009,(10):18-21,6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具备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通过监督与介入、示范与引导、实施与推进等途径参与公共管理,推动了社会民主平等网络的建构,促进了市场公平信用体制的成长,推进了群体道德文化精神的培育。虽然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各项公共项目要求的提高,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空间会不断得到拓展,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民间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光芸  李建华 《学会》2009,(7):10-14,35
民间组织作为当代公共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发挥着作用,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民间组织的支持,推动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民间组织也应加强自律,以更好地参与公共治理,从而形成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好互动,实现公共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杜劲松  孔晓丽 《学会》2009,(5):7-13
农村民间组织的生成与发育是市场经济和乡村竞争的产物,其实质是农民的组织化。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基层民主、创建法制秩序、建设和谐乡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民间组织快速发展,但合法性、行政依赖、内部管理不规范、准入制度过严、管理力量薄弱等相关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政策培育力度、改革登记监管制度、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就成为当前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周强 《学会》2011,(5):15-20
中国民间组织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定位不明,从而导致其外部管理和内部运作的各种弊端。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应从两个方面来重新定位民间组织。首先,民间组织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其次,民间组织必须保持其相对于政府组织的独立性。民间组织应以非政府性、多样性、非决策性以及其直接来源于社会为目标来继续发展。同时,还要警惕来自于权力和现有体制的压制和扭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