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预习的必要性 新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很多,预习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方法。预习是课前自学,实质就是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前先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与学习钻研,形成对所学内容的初步了解和基本感知,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从而有准备、有思路地参与学习活动,使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展得生动活泼、默契有序。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不但感知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品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预习的功能,使之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培养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山西/张守良课前抛砖引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参与学习活动的自信倾向是很突出的。在教学实践中,每讲一篇文章,教师都围绕该课的教学目的,精心设计导读提纲,指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预习。学生在寻找...  相似文献   

3.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等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教学法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主动创造的能力,对于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要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而要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本文从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和目的出发,对参与式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索,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互换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预习是学生课前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对教学全过程的参与,包括课前参与教学内容的筛选与整合、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课上参与讨论、探究和实践练习,课后参与评价与反思等。实施参与式教学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时间的投入上,还是知识学习的层次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张立静 《新疆教育》2013,(9X):56-56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之一。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发现问题。课前对英语进行预习,是提高听课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养成自觉地、有意识地去预习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为了要达到预〉-j的针对性和成效性。预习一篇课文可分几步走.新课标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单谈一下如何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前预习。  相似文献   

7.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课堂教学在理念、方法、课堂设计和组织等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变化。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自觉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从传统的教转向引导。《创新管理》从课前、课中、课后到评价多阶段的参与式教学实践证明,参与式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申龙 《广西教育》2014,(21):81-81
预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根据课改理念,我校掀起"先学后教有效教学"的教学模式,笔者积极尝试并构建了"习、展、评、练"四步法,其中的"习"就是预习,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理解,课前消化,以促进课堂上的有效吸收。现从自己的实践入手,谈谈有效预习的几点做法。一、激发兴趣,建立预习意识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调动起预习热情,建立积极的预习意识,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渗透过程。为此,笔者积极创设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和体验预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所谓“参与式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规范的教学行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一个互动愉悦和体验成功的教学情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使每位学生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获得自主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分课前参与,课中参与和课后参与.课前参与以“导学提纲”为抓手,有效的让学生提前进人学习新知的准备阶段;课中参与把教学的立足点,课堂的支撑点由教师的“教”转为学生的“学”;课后参与把“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自主参与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在各个环节中只有有了学生的参与,才会有教学的精彩.  相似文献   

10.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自主学习,课后自主复习,能使他们带着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感受去参与小组讨论。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有效果,课堂教学质量就能提高。  相似文献   

11.
我校参与式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在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引领下,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参与式教学包括课前参与、课中参与、课后参与等环节,对于生物学科的教学来说,一般情况下这三个环节都必须在课堂上完成。下面就以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对  相似文献   

12.
预习就是学生预先学习,是学生在上课前自学新知的学习过程。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老师和学生都要重视预习这个学习环节。科学的预习方法是要有老师进行指导的,老师布置预习时要将内容细化,完善,将课内外知识衔接;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经过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联系、自己感受体会等阶段。久而久之,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  相似文献   

13.
预习,就是学生课前的自学活动,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它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已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在预习时常常走马观花或是胡乱摸索,造成课堂的效率低下。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使其主动、自信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李波 《考试周刊》2011,(29):69-69
预习,就是学生课前的自学活动,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它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已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在预习时常常走马观花或是胡乱摸索,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使其主动、自信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个性化培养。教学中坚持有利于学生自主预习、自主阅读、自主作业、自主评价,将产生具有个性特色的动人交响,其创新潜能得到有效的发掘。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求知氛围,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主性学习,增强主动探索的兴趣,全面提升语文素质。一、个性预习——拓宽发问空间预习是学生课前尝试学习过程,是培养自学能力、缩短知识文本距离的重要途径。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自己刻苦钻研,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上课前预习必要的。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前要指导学生提前预习,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预习比作业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特级教师黄厚江说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问题。"而在《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一文中,李仁甫教授认为:"‘生成’的语文课堂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深度学习,而有了深度学习,语文课堂的‘生成’就有了基本前提。"由此可见,学生课前深度的预习是学生有效学习和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那么,怎样才能称之为是主体参与有效的预习呢?笔者以苏教版高一语文《祝福》为例谈谈文学类文本的  相似文献   

18.
预习,就是指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盲生通过课前的摸索、动脑、自己理解而自主获取知识。这种学习方法在提倡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特别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在教学中笔者也深有体会,凡是课前进行了充分预习的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质疑问难,大胆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近两年,我通过由易到难、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研究实践,在落实课前、课中、课后"三自主"教学模式过程中,走出了复习课重重困境。一、设计走心的预习方案传统预习方法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新授内容,而多数学生认为预习可有可无,不参与预习或者不会预习,更谈不上积极主动的预习。究其原因,教师没有对预习做出明确要求,预习方法指导不到位;学生对预习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我通过设计明确的预习目标,合理安排预习时间,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学得自信、学得有效。(1)学生要求:①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目标,通过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课前预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新课程改革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槐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做好学习准备。英语课前预习能指导与调节课堂学习。明确学习目标与激发预习兴趣才能使预习有针对性与有效性。英语教学中不同的课型、内容及学生个体有不同的预习方法。有效的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是顺利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