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传统化是在以儒学的为核心的汉族化与少数民族化长期撞击和融合中产生和发展的,汉族化对少数民族化的影响和少数民族化对汉化的渗透的核心理念是对“夷狄”的教化观。由于各民族化的互到动变迁,“夷狄”教化观表现为以德厚夷、华夷一家、夷汉一家、以夏变夷等不同的理论变式。其实践都是在中国传统化赋予教育的教化功能上展开的,表现了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是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观、国家观,往往会给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少数民族统治者会千方百计地对这一观念加以淡化,起初最通常的办法是强调本民族与汉族同源,这也促使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后抓住华夷区分的标准重文化轻血缘的特点,以自己文化上的进步来争取“华”的位置,将“夷狄”的帽子扣在其它政权的头上。到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华夷观发生变化。元朝在修辽、宋、金三史时,对三朝平等看待,各与正统,显示了元在大一统的情况下,已不看重华夷之辨。清王朝在完成中国的统一后,竟将夷狄的称呼加到西方国家身上,以至于与西方国家难以确立近代平等的中外关系,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华夷"观念是中国封建王朝处理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重要思想。鸦片战争前后"华夷"观念一直成为中国与英国之间进行交往的障碍。英国几次派遣使者访华,都因清朝所遵守的"华夷之辩""夷夏之防"这些传统观念而失败,故英国一直想极力打破清政府这种不平等的外交理念。直至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在英国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放弃了"华夷"观念。  相似文献   

4.
宋元时期,政府实行积极开放的海洋政策,使中国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明朝建国,却一反常态厉行海禁,使中国逐渐处于与世隔绝和落后挨打的境地。朱元璋实行的海禁政策是古代中国海洋政策的转折点,它的实施使中国的对外贸易由开放走向限制。关于海禁政策的原因,以往的研究更侧重于政治和经济层面,鲜有心理探究。其实,朱元璋曲折的人生经历、深厚的农民情结以及复杂自卑的心理都影响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明初商业政策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认为:不能把明初的商业政策看成是单纯的“抑商”政策或单纯的“通商”政策;从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朝民族贸易政策、海外贸易政策和金融税务政策的演变过程上看,当时商业政策在总体上呈现出从“抑商”到“便商”的变化趋向;这一经济政策的变化趋势,取决于社会经济变迁的作用和影响,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而为明中后期“边禁”、“海禁”、“银禁”的开放与商人活跃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后清廷的闭关体制虽然被冲开了缺口,但“闭关锁国”思潮并没有得到清除。这一思潮在战后的惰性延续,表现在经济、化、海防和外交诸方面。其延续的原因,主要是华夷观念的影响、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和清廷统治在政治上的神经脆弱。这一思潮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海外政策同唐宋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但元朝也曾出现过“禁商下海”的海禁,中国海禁自元朝开始,后被明清所继承和强化。海禁虽然对元朝海外贸易没有产生重大影响,但它表明封建统治者试图加强对海外贸易的控制。了解元朝海禁有助于全面理解元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并从中管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8.
先秦时开始萌芽、产生的华夷文化观,历经汉唐宋明各朝代,到清朝形成了完备的“天朝”对外体制,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养成一种强烈的文化自恋意识.近代以后,这一包含制度层面和心理层面的体制开始解体,到1895年甲午战争后作为制度层面的朝贡制度终结,而作为心理层面的以华夏为中心的华夷观念,直到《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才被恐洋媚外的心理所取代,在晚清统治集团和民众的心理上才彻底终结.于是清政府执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方针,在政府机构设置、政策上均发生重大变化,成为影响“洋人的朝廷”形成的内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瞽”是中国古代盲乐师,由于眼睛失明和他们对音乐的专擅,“瞽”在某种意义上营造了西周至近现代的中国独特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 “相”,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说唱艺术形式,也有人说“相”只不过是一种“辅乐”的打击乐器,而正是这集两种内涵于一身的特点,使“相”典型地说明了音乐由说到唱的形式发展脉络。 研究这两个概念,可以使我们对中国古代音乐见微知著。  相似文献   

10.
“御宅文化”已发展成一种有关网络生活的全球性文化景观。在中国,从“御宅族”上网目的的角度,可以将“御宅”式网络生活方式划分为四种类型。依凭无限的互联网资源,“御宅经济”创造出新的产业链,赢得了蔚为壮观的网络消费者族群。“御宅文化”也得以形成和发展,追求一种宁静致远的、元人打扰的、原始本真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1.
儒家“华夷之辨”的思想影响着人们对一些历史问题的看法。尤其那些本为华夏之裔却身事夷狄之廷的“失节”汉臣,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承受着极大的舆论压力。李陵、王猛和许衡是中国历史上仕胡汉臣的三个代表,后世文人对他们的看法不一:对李陵个人以同情为主,但却一致反对其效忠匈奴之举;对王猛毁誉参半,多认为他不应效忠前秦,但到清代中晚期开始出现反调,认为忠于苻坚也是一种君臣之义;对许衡则以称赞和辩护为主,但其中仍暗藏“仕元是罪”的逻辑前提,直到清代中晚期士人的史论中,才对元朝的正统地位予以不加保留的认可。这些历史评价表露出不尽相同的华夷观念。我们从中能够窥察到中国古代文人对华夷伦理与民族问题的调适之法。  相似文献   

12.
论谢赫“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赫以“气韵生动”为首的绘画“六法”,全面地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美学思想的基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美学的角度,着重剖析了“气韵生动”内在的美学思想,总结了其中“气”、“韵”和“生动”各自不同层次的哲学美学品质,突出了“气韵生动”美学观念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对文言短篇小说的改编颇为擅长,“三言”“二拍”对“三灯丛话”的改编就是很好的例子。改编后的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变花,而这种差异与文体的更换、时代文化的差异、作者观念的改变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面对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形势,江西应加快“东大门”的开放,使赣东北地医尽快形成“东出南引”(面向苏浙沪市场,并通过福建引进台资)的开放格局。“东大门”开放的取向主要是周边发达地区,其着眼点是建立能与发达地区构成优势互补的支柱产业。通过给予调控政策的自主权,使上饶能根据发达地医的发展态势和自身条件,灵活主动地作出经济功能的适应性转换,努力成为发达地区经济的组合部分,并在他们带动下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不仅仅是一种民族观,而且也是一种边疆观。它影响着整个古代社会帝王对国家边陲的治理。可以说,“华夷之辨”是中国古代边疆思想中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6.
《商洛学院学报》2015,(3):80-84
七下西洋的郑和享誉海内外,与其同时代的杰出外交家陈诚五使西域,建言"大明王朝应开放与西方诸国的双边贸易",此举既能"消减边关之患",更能"岁增巨赋,收百年之利"。作为明朝的友好使者,陈诚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外交家行为和素质,以及代表明朝向西域各国传达向好亲睦之情,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商业贸易发挥了积极作用,践行了"亲、诚、惠、容"中国传统外交理念,也为当前"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的互联互通丝路精神奠定了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7.
日本对朝鲜之"西蕃观"脱胎于中国的华夷观念,但又不同于中国的华夷观念。"西蕃观"不是中国传统的以文化别华夷,只是以强硬手段控制朝鲜半岛,要求朝鲜半岛向日本朝贡。这种外在形式上的朝贡关系是"西蕃观"的主要核心内容,也是构成古代日本型华夷秩序的基石,基本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是从强力控制性朝贡转变为正常性朝贡,最后又演变成观念性朝贡。  相似文献   

18.
“五行说”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产生一种令人敬畏和神秘的意向,被称为中国古代思辨理论和行为模式的理论,“是中国人的思想律”。“五行说”之所以有如此魅力,与五行说来源有极密切关系。关于“五行说”原始含义,论述众多,本文从母系氏族时期“鱼”的“图腾崇拜”观念沉淀延伸,着重分析“鱼”与“五”在音、形、义方面的历史渊源,探寻“五行说”的原始含义。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至少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那个时代,也许更早些时候,中国人就在自己的经验与想象中建构了一个“天下”,他们想象,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大地仿佛一个棋盘一样,或者像一个回字形,四边由中心向外不断延伸,中心是王所在的京城,中心之外是华夏或者诸夏,  相似文献   

20.
清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几经调整,多次变化。从顺治入关到宣统覆亡,大体可分为允许贸易(1644~1654)、严厉禁海(1655~1683)、开海贸易(1684~1756)、闭关锁国(1757~1841)、被动开放(1842~1912)五个阶段。要全面论述这五个阶段的情况,颇费笔墨,现仅就相当重要但说法不一,且为中学历史教学界长期忽视的“开海贸易”阶段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