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瓦雷拉等生成主义者一直将他们在《具身心灵》中的工作看作是梅洛-庞蒂思想的延续,实际上他们只接受了梅洛-庞蒂早期的“具身主体性”思想而没有注意到梅洛-庞蒂后期的“肉身存在论”思想,尤其没有注意到梅洛-庞蒂后期对“具身主体性”思想所面临的主-客体二元论框架问题的批判。瓦雷拉等人对“前反思的身体性自我意识”的生成主义解释实际上奠基于梅洛-庞蒂的“具身主体性”概念上,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接受梅洛-庞蒂早期思想的同时也将二元论框架引入他们所坚持的“生成的主体性”中来,其后果是“生成的主体性”还不是具身的。梅洛-庞蒂后期通过引入“肉身”概念阐明了身体和世界之间的特殊的交织状态,这一概念有利于生成主义冲破二元论框架,也有利于生成主义避免“前反思的身体性自我意识”诘难。  相似文献   

2.
在离身认知走向具身存在的过程中,传统学习模式的规限性逐渐消散,主张起身体参与的重要性,并夹杂信息技术的媒介变迁,建构起身体“在场”的“技术具身”形象,使智能的终端成为身体存在的虚设对象,创设多元的教育图景。然而,机器模仿的教学与人类创造的需求存在治理的冲突与伦理的博弈,造成主体迷失、信息同质、公平失效的困境。应通过主体精神的召回、算法边界的管控、数据伦理的治理推进算法技术的向善与教学内容的平衡,实现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的协同演化。  相似文献   

3.
在列维纳斯的哲学中,主体性是存在于他我关系中的,自我依赖于“绝对他者”。为此,主体具有了为他者的“被动性”的特质,其性质发生了变化,实现了由“理论主体”向“伦理主体”的转变;最后,主体性转化后的绝对伦理责任主体和诸多他者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黑镜》以科幻的方式具象化展现了元宇宙的多种特征,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通过技术使身体深度融入虚拟空间。以具身传播的视角切入,把技术与身体的逻辑关系划分为主体技术和客体技术分别进行讨论。此外,技术具身创造了新的生存空间、新的感知系统、新的意识机制,给人类带来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矛盾,包括媒介规训、媒介异化、隐私泄露、“拟态环境”和道德法律问题,人们对此需要引起警惕,并始终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进行平衡,积极发挥人类的主体性意识,实现技术和身体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道德教育新业态的产生。工具论和实体论由于难以调和技术与人的关系冲突,在技术教化道德这条路上表现出“标准凌驾于意义之上”、“道德教育生命体验缺失”、“道德教育主体退隐”、“道德教育过程技术异化”等现实问题。在关系论视野下,技术与人是共同的生命成长体,道德更是人与技术共同作用的产物,技术可以通过具身关系调节实现育人目的。人工智能时代开展道德教育,需要坚守人之主体性,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代具性功能,打造人机共生的育人场域,提升师生智能素养,培育合格的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6.
智能时代将真实与虚拟交融,两者的交织引起生活同道德世界的非同步重构,并带来道德所处时空、认知及实践方式等全方位变革,构建起技术支持下一种全新的道德图景。然而,虚拟与现实并存的道德时空充斥的虚假,存在遮蔽真实的可能,精准化而程序化的技术具身可能弱化主体身体的道德感知能力,工具理性可能削弱主体生存的价值基础,迅捷且简单的匿名虚拟交互也可能使主体关系走向疏离与淡漠,并衍生出诸多的道德问题,如道德真相遮蔽化、道德感知离身化、道德关系疏离化和道德价值“趣悦化”等。为了在智能时代虚拟漩涡中辨别虚假、摒除虚伪,寻回道德的应有真实,应以现实道德伦理规范为尺度划定虚拟介入范畴,以善与正义为核心牵引技术发展走向;共建不确定性风险意识,以合理合情合法为标准探寻技术与主体身体、算法与主体价值统一的确定性路径;复归人应有的主体性,在复杂的时代境遇中成就主体的真实智慧。  相似文献   

7.
“教学身体观”是由教学身体研究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关于“教学身体”的根本性认识和整体看法。当前,“教学身体”研究出现了由现代“主体性教学”理念中的“身体缺失”与新兴“具身认知教学”理念中的“身体假象”共同构成的虚无危机。从生成论教学哲学关于教学认识的历史性、人本性、文化性因素来看,“教学身体”的虚无危机源于西方教学历史影响下的无“身”,视觉偏好主导下的具“身”研究思维,以及“加速”教育文化对“身体”文化的排斥。对此,重建教学身体观需要关注本土“教学身体”的历史存在,以整体思维研究“教学身体”,并坚定人文关怀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8.
儒家伦理思想秉持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一体融合的价值立场。道德主体性表现为内在超越与刚健有为;伦理他者性体现为主体间伦理互系共在、主体对社群的使命与责任担承;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的一体融合即内圣与外王在个体道德生命建构中的伦理融化与统摄守一,这一伦理设计有效规避了主体的“单子式”僭越、主体间的伦理冲突以及主体与社群间的价值裂解。在廓清儒家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并保持必要的文化警惕前提下,儒家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一体融合的伦理思想为当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双重价值参鉴。在理论理性上,当代德育首先应致力于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培育其他者性伦理格局与使命自觉,最终实现道德主体性与伦理他者性的一体融合;在实践理性上,当代德育要注重道德体验与伦理实践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技术化和数字化对人的流动范围、频率和速度的影响,世界正迈入由“无场”构成的地理景观。“无场”不仅解构了教育的内在价值,而且将教育推向“抽象化”“同质化”和“商品化”的境遇。从认识论上看,教育的“无场化”是一种主体性困境,一种处理主体与客体、人类与世界以及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观念失当。因此,解决教育“无场化”的关键在于颠覆传统的主体性重构,将自我、他人和世界共为主体,包括重构主体与客体的知识关系、重构人类与世界的生态关系以及重构自我与他者的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10.
“赛博格”这个词语是新兴范畴,但赛博格思想却有着悠长的知识学创生历史。实际上,“赛博格”的出现本身就意味着对西方传统二元论的反叛和对人类身体的重塑。赛博格身体是后人类时代审美范式变革的一种典型,无论是“具身化”的人机混合形态或是“离身化”的身心分离形态,都是当前审美景观的多元化呈现。因此,面对后人类时代的不确定性和生存风险,我们的审美观和价值标准也应该发生相应变化,实现由“人机共存”向“审美共生主义”的转变,这不仅意味着人类身体的敞开与延伸,意味着人类与具身世界的交织互融,更意味着美学未来发展的开放性姿态。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智能技术尤其是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与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互构不断增强。一方面,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促使机器不断“人化”,甚至作为行动主体参与到教育当中,不仅重新构建了“人—技术—世界”的关系,而且导致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逐渐从“教学工具”向“教育行动者”转变,并通过“技术凝视主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塑造。另一方面,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介入导致人的“机器化”加剧,体现为:被技术嵌入的教育主体从“自然人”向“赛博格”转变,人类认识形式从身体感知向机器感知转变,人的主体价值被智能技术划界与规定。为破解智能时代技术带来的主体性危机,应以“培养人”为意向坚守教育的价值指向,使技术意向性与教育目的性相统一;以“否定性”为奇点透视教育主体的人机之别,着力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批判能力;以“创变”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新型创造力,使学生在具身认知与机器感知下形成创变能力;以“善智”为目标构建教育中的人机互动,使教育技术在高效应用的同时能被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具身认知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具身学习成为改善学生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然而,具身学习与课改倡导的体验学习之间界限模糊,但从身体的视域出发,体验学习与具身学习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并且二者之间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此外,从体验学习到具身学习意味着身体的全面解放和回归,它不仅让体验学习"深度"回归,更让学习者获得了全面的主体性,从而实现学习主体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具身指信息技术内化为人类身体或知觉一部分,它既塑造新的教育生态也对教学主体产生重要影响。信息技术具身延展了教学主体实在身体,丰富了文化身体,创造了赛博身体;满足了教学主体认知性、交互性与境域性意向;塑造了教学主体的卓越、量化与虚拟思维。但在实践中信息技术具身下的教学主体,还存在师生身体式微、意向裹挟与思维悖乱等隐忧。为了超越信息技术具身下的隐忧,文章从“教学活动凸显身体,复归身体的教学意蕴;厘定意向,坚守教学的理性基因;张扬思维,构筑技术的人文生态”三方面提出可行性路向。  相似文献   

14.
有关人类心智阅读的起源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与心灵哲学的"难问题"。匹配论作为一种旨在解释该问题的元理论,提出了自我与他人的经验匹配观,但囿于核心机制的匮乏而陷入困境。伴随具身认知科学的兴起和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得经典匹配论的假设得以在具身认知视角下进行检验。具身匹配论认为人类心智阅读源自镜像系统的"共享身体表征"作用。这种具身化的方式将自我与他人的经验直接匹配起来,并最终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5.
具身认知的兴起,为我国幼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对认知的重要性,注重心智、身体、环境三者耦合性整体,同时也是动态性、差异性的具身。基于此,幼儿教育也应是生命之“身”、情境之“身”、发展之“身”、个体之“身”。因而,回归“具身”的幼儿教育需要注重幼儿的身心整体性发生,关注多元化的情境,注重幼儿的身体是发展的,解放幼儿个性化的身体。  相似文献   

16.
儿童成长的特殊性体现在具身的心智、具身的经验积累以及身体与环境为基的关系建立。其美好生活是儿童在善的价值指引下,通过个体自由自觉实现的作为主体的生活状态与体验,是以具身世界为载体的。儿童的美好生活在于儿童身体的灵活性与力量感的尊重,在于充满积极情感体验的身体感受,观照当下的自由的具身生活。儿童在具身世界中,遵生命之律,为"真"之人;溢生活之趣,作"善"之人;体自由之乐,成"美"之人。儿童得以成全自我,在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体验美好,践行美好。  相似文献   

17.
他者性立场的主体性以主体共存问题的解决为旨归,有效化解了理性的意识主体论带给主体性的存在危机,开启了以行动探寻主体性的新路径。受意识主体论和后现代语境的双重影响,教师行动的异化使得其主体性显现出明显的客体化、技术化与原子化特征,给教师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行动是公共空间内主体间以言说为媒介的彰显活动,主体性在行动者主动向在场的他者展示其独特性存在的行动中得以“入场”。教育主体的多元共在决定了行动同样是教师主体性“入场”的根本途径,教师与他者相遇的境遇性及其对学生所负有的不可推卸的教育伦理责任赋予了其主体性以他者性、伦理性和“脆弱性”。故而,当下的教师主体性研究要着力激发教师行动,在教育伦理责任实现中发展主体性;持续拓展教育空间,确保学生主体的入场机会;超越原子式的主体观,以他者性立场来建构行动的教师主体性理论。  相似文献   

18.
在智能时代,人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善假于物”层面,去剖析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发展。转“识”成“智”光靠技术不行,只有具身性的体悟才能使人由“技”入“道”。具身性多模态互动有利于打破教育实践中身体的沉默,充分调动视、听、触等感官辅助教育发展;具身性默会能力有益于促成理解性学习,帮助学生获得内化的知识素养;对具身主体性的关注将切实助力因材施教,使教学摆脱抽象、标准化的视域,更加人性化;具身化学习“场”将推动人们复归生活世界,赋能身体感知和意义构建的整合性学习。具身视角由此避免人们“只见技术不见人”的智能技术应用取向,回归教学育人的本真。  相似文献   

19.
在具身认知理论的启发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重视学生身体的参与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强调身心交融的具身体验,然而在过往教学实践中,却陷入重技术而忽略学生体知等“去身体化”的误区,由此反映具身化策略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这就迫切需要以具身认知为理论支撑,分析高校思政课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实践的具身性特征,并从情境创设、资源利用、信息转化等方面把握其中的作用逻辑,从而探索出高校思政课教学在“遵循具身规律、搭建动态场景、开展空间实训”中的未来进路。  相似文献   

20.
具身理论强调身体参与教与学的重要性,有利于克服在线学习的局限性,为提升在线学习有效性提供新思路。将具身认知、具身教学、具身学习、社会具身、情感具身理念融入在线教育的教与学过程中,探讨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情感临场感、学习临场感、认知临场感对在线学习有效性的影响,从“身体主体”“身体体验”“身体关怀”“身体参与”“身体思维”等五个维度寻求提升在线学习有效性的路径,为在线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