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白杨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6):115-117
彝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发展速度缓慢,其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比较落后,究其原因,文章认为:彝族在现代化中寻找到了一个心理平衡点即面对落后的现实,彝族学者通过重塑辉煌的古代文化来保持一种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心理平衡模式让彝族陷入传统文化囿限,无视现状,甚至滋生了一种以传统文化为傲的心理.中日两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说明了这种心理对现代化具有阻碍作用.通过改变彝族的心理平衡机制来促使彝族正视现实,了解自己和所处时代,也使现代文明有足够的空间来进入彝族文化之中,以加快彝族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陈娟 《科技风》2015,(1):215
地震灾害具有极强的破坏性,这种破坏性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也给人们带来深深的心理伤害。由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显而易见的,较易受到重视,而地震所导致的心理伤害是无形的,往往容易被忽略。本文对震后灾难心理的成因、特征以及危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地震灾害之后心理救援工作的重视,同时对地震灾害心理救援提出了几点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科数学教学似乎陷入了可悲的两难境地:一方面,面对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文科学生。常听到不少教师抱怨,另一方面,文科学生却经常抱怨数学一直是令他们最为头痛的学科,数学课是最枯燥无味的课程,教学老师是最乏味的老师。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更新教学理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更应该研究学生的心理。注重方法。使师生共同走出这种疲软心理的沼泽。  相似文献   

4.
陈媛媛 《科教文汇》2013,(18):174-174,183
当今社会的急速发展在激发和调动人的潜能的同时,也给很多人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处于心理发展过渡期的大学生群体尤为如此。若强度过大的压力不能及时得到缓解,一些相对脆弱的学生难免会陷入心理危机。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的研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陈媛媛 《科教文汇》2013,(6):174+183
当今社会的急速发展在激发和调动人的潜能的同时,也给很多人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处于心理发展过渡期的大学生群体尤为如此。若强度过大的压力不能及时得到缓解,一些相对脆弱的学生难免会陷入心理危机。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的研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早在6500万年前地球遭到了一颗小行星的撞击,撞击导致的巨大爆炸以至于整个地球都陷入了黑暗之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削弱使得绿色植物大部分灭绝,直接影响了食草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员工心理契约与企业文化共同渊源于个体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深深地根植于企业的制度框架中。员工心理契约“个性”与企业文化“共性”的良性互动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孕育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心理契约.必须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企业文化作为集体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集合体,为企业提供了行为的框架、准则和价值体系,使员工的行为自觉遵守基于文化认知的“心理约定”,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心理经受了巨大的冲击。剧烈的生活变化,使许多人无所适从,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产生了心理障碍。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仍在不断深入,大家的心理也经历了一定的变迁。虽然人们的心理障碍仍然很严重,但其心理承受能力是越来越强了。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未来人们的心理问题会更多,但人们应对心理障碍的方法也会多起来,对待心理障碍态度也会更成熟。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干部工作倦怠及其自我心理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文 《科教文汇》2009,(35):68-69
高校学生干部身兼多种角色,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因个性特征、不理想的工作环境、缺乏成就感、人际关系敏感等原因,很容易出现工作倦怠现象。陷入工作倦怠的学生干部可以通过改变认知、运用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以及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等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学中的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渴望解决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本文以《发现自己的潜能》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在各个教学环节设置悬念,使学生不断产生新鲜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进而  相似文献   

11.
陈蒲晶 《科教文汇》2011,(4):161-162
高校考试违纪现象层出不穷,本研究具体探讨大学生考试违纪的心理原因及考试违纪后的心理状态,并提出对考试违纪学生进行心理援助的具体办法,包括情绪缓解、认知转变和学业规划三部分。以此来帮助考试违纪学生更加务实、乐观、积极地开始新一轮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2.
吴宋姣 《科教文汇》2011,(6):125-127
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以法理学和体育法学的理论为研究基础,对公民体育权利救济的法律方法进行分析。对权利问题的研究是个体备受关注度时代。"无权利即无救济"。在体育权利理论的研究中,司法救济、仲裁救济和行政司法救济的法律方法,是体育权利救济问题的研究论题。体育权利法律救济主要是依据体育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法律方法获得救济。  相似文献   

13.
吴飞 《科教文汇》2011,(2):189-190
社会呼吁、专家呐喊,为了给孩子"减负"绞尽了脑汁,可是效果不佳,甚至有愈减愈重的趋势。真正要减负,学校要做什么?学校校长要做什么?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小学生"减负"校长应该做些什么?校长要明确小学生"减负"的重要意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减负"奠定基础;强化课程意识,规范"减负"行为。  相似文献   

14.
财税政策与抗灾救灾:国际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财税政策对抗灾救灾的扶持作用,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图表法对财税政策支持抗灾救灾进行定性研究,对现行财税政策扶持和激励我国抗灾救灾取得的积极作用进行具体分析.借鉴发达国家抗灾救灾的财税政策经验,为我所用.由此可以说明,一方面,财税政策与抗灾救灾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另一方面,运用财税政策宏观调控杠杆工具来扶持我国的抗灾救灾工作,进而构建具有中国国情的抗灾救灾财税政策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15.
杨屹  杨乃定  纪尚革  魏四新 《软科学》2007,21(4):38-40,47
通过建立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描述了农民建房救灾资金分配过程中政府与受灾农民就补助标准的各自出价行为,确定了人均补助标准的范围。以2003年陕西省华县受灾后农民建房救灾资金的分配为例证,核定了补助标准,验证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教育行政机关救济机制在解决大学生与高等学校法律争议方面,具有高度专业性、成本低廉、利于行政机关对高校的监督和纠错、尊重大学自主权的优势。不过也必须认识到教育行政机关救济机制自身仍存在若干缺陷,亟待完善。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后,认为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行政机关救济机制,从而充分发挥教育行政机关救济的作用,以有效地解决高校与学生的纠纷,并实现对学生权利的救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农民建房救灾资金分配的社会认可程度的分解,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分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格栅获取法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量化处理的基础上,对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从而得到基于公众认可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后以陕西省华县渭河水灾后农民建房救灾资金的分配效果为例进行了验证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李阳 《科教文汇》2014,(14):210-211
随着信息论逐渐被应用于高校管理实践中,信息论的有序性与反馈性也成为探索高校教师权利救济路径的关键。就实践而言,在高校教师管理中还存在着教师申诉权难以保障及公力救济渠道不畅通等问题。本文基于信息有序传递、信息反馈机制等信息论视角来探索高校教师救济路径以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黄慧  刘均建 《科教文汇》2013,(10):207-208
在全球化的大生产中,专利权利人只有进行许可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被许可方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专利许可带来的不仅仅是利益,也有技术和市场上的风险。许可人和被许可人面对不同的风险,防范和救济的方式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20.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高校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却不时受到侵害。而寻求司法救济对于保障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是司法救济面临受案范围模糊不清等一系列问题。运用比较研究、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这些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