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方面。把握初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初中历史教师制定并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基础;仔细分析学情,才能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并使之转化为学时目标;要有效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历史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获取情感体验;历史教师要善于对课堂中不同的声音进行合理的引导,并适时地加以升华,在情感冲撞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2.
廖蓉 《考试周刊》2014,(23):126-126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日益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之一,因为它的落实关系到教学成效。作者结合教学体会,从"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这个话题入手,阐述通过什么教学策略推动初中历史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为语文学科教学目标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对另外两个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经过长期实践,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如朗读、创建情境以及小组探究等方式来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笔者认为写作也是一个非常有效果的措施,通过写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同时能将学生的思想过程、心理状态、价值观等文字化、具象化,能够有效训练学生增加情感感知,塑造好的价值观。本文简要介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微写作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微写作在高中语文课堂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其历史学科学习能力,成为初中历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和任务。作者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本文通过质的研究方法,分析出影响中学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实施的因素,并提出一些促进中学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有效落实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其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是如何把情感目标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去,使学生真正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有效落实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的关键在于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认为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新课程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之一,而实际教学中,在应试教育的重负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解题的强化训练。往往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不够重视,甚至在教学中,不知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笔者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在物理概念、规律、实验及习题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一些具体想法和尝试与同仁们分享。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然而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关注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的落实,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的落实。该文从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两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在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教学目标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路径主要有:紧扣教材,找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结合时政,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情感"引领,助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28):144-145
新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来表述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落实,显然这是违背新课改精神的,本文对初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阐述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策略,以期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屈庆萍 《考试周刊》2012,(42):138-138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感,重视学生情感方面的要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本文根据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提出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4.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是《新课标》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笔者在长期的一年化学新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一些促进中学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有效落实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及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终极目标,是思想品德课的最高境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目标,成为教师的教学难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政治课堂上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意义、策略、方法和应当注意的问题作了一些探索,有如下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刘丙胜 《考试》2014,(10):20-21
<正>长期以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和达成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量化和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由此造成了课堂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弱化、虚化现象。但是,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高考中不断得到有效考核,充分发挥了高考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让教学与高考有效对  相似文献   

17.
张静 《历史教学问题》2005,(4):109-110,69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各科一样,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明确阐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与评价建议。在教学环节中究竟落实得如何?下面撷取几个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并就历史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进行探讨。一、课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案例案例一:“思想教育”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授课老师在教学设计(教案)中称教学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思想教育”目标还是普遍现象。例如“学习…  相似文献   

18.
桂焱 《考试周刊》2011,(61):149-150
思品课程目标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及知识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核心和灵魂,是思品课的优先目标和最高境界。如何落实这一目标,成为广大思品教师的教学难题。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实践探索与教学观摩,针对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意义和策略方法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9.
尽管新课程和课程标准都要求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但是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我们发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较难渗透的原因以及渗透策略出发,认为只有三维目标都得以落实,才能算得上是完整教学行为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实施已三年,新课程的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已引起教育者的关注,在新课的教学过程情感态度价值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师有所重视,但在上习题课时许多教师没有引起重视,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习题课中没有体现与落实。还是传统的知识技能为主,强调应试。这样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本文提出在习题课中如何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