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1.知道倒数的意义。2.经历倒数的意义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3.会求一个数的倒数。4.利用教师的情感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知道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难点0为什么没有倒数。教学关键:掌握倒数的意义。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启动导入1.交流①问:你叫什么名字?(王萌。)我给你们上数学课,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也是王萌的———(老师)。我是王萌的老师,王萌是我的———(学生)。我的普通话讲得不好,听说王萌的普通话讲得不错,我想请王萌当我的普通…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的第一课"倒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2)能清楚地知道倒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判断推理的能力。2.能力目标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倒数的概念,并能求一个数的倒数。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喜欢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3.
倒过来的数     
<正>那天走进教室,刚打开课件呈现课题,就有学生在讲台下大声地问:“老师,什么是‘倒数’啊?”“是要把数‘倒过来’吗?”抬头一看,提问的正是班上那几个最不热爱数学的小家伙。难得他们如此热情高涨,我决定放下原有的教学思路,顺着他们的问题来好好研究一下“倒过来的数”。我说:“是啊,既然叫倒数,估计就是要把数倒过来。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数才能倒过来呢?”  相似文献   

4.
顾国瑜 《新课程研究》2007,(7):46-46,48
[例题]一辆摩托车3/10小时行使18千米,1小时行使多少千米?[解读]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主要是借助具体问题,通过具体情景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可转化成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算理。这个转化推理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借助线段图有序地进行推演:先帮助学生理解3/10小时行18千米,就是3个1/10小时行18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就是求10个1/10小时行多少千米,因为1个1/10小时行的千米数是18÷3,也就是18×1/3,所以10个1/10小时行的千米数就是18×1/3×10,运用乘法结合律就是18×(1/3×10),即18×10/3。由于以上推理主要是借助线段图来理解的,因而如何解读线段图是本课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以下是三位老师的不同解读:  相似文献   

5.
"××,注意听讲.同学们!×x!请安静……"这是前段时间,我在调研课堂上经常遇到的场景.一位家长告诉我,开学初因为他好动的儿子在课堂上做小动作,还喜欢插嘴.课间在教室里奔跑大声喊叫,被老师"请"去谈话.孩子成为教师心中的"顽皮鬼",为此他大伤脑筋.教师讲课时常遇到学生"打岔",如在一节<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段中,当老师设计好"理解倒数意义"情境时,一个学生举着小手.大声地说:"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课堂上爆发出一阵笑声,当时,教师瞪着这个学生,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一顿.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数学课本第九册第17页,对求倒数的法则规定为:“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为了运用这一法则,课本中所举的例题是:“例3写出3/5、2/7的倒数。3/5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是5/3;7/2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是2/7;所以3/5的倒数是5/3,7/2的倒数是2/7;”从以上例题和求倒数的法则以及倒数的字面意思可以看出,无论是自然数,还是分数,它们的倒数唯一。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倒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些实例的探究,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并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求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2.经历倒数意义的概括过程,提高观察、比较、概括和归纳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概括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问题1.谈话理解“互为”。让一名学生(甲)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谁…  相似文献   

8.
倒数的教学,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明确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为学习分数除法作好准备。引导看书明确意义倒数的意义,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书理解。老师在学生看书时,出示思考题,予以适当引导。1.怎样通过例题来说明什么是“倒数”?2.怎样理解“倒数”的含义?出示这两道思考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比较1/3×3=1和3/8×8/3=1这两个算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即两个算式中都是两个数相乘,乘积都为1。然后从算式中抽象出倒数  相似文献   

9.
倒数的认识     
<正>【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页例1及练习六。【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知道"0"没有倒数,"1"的倒数还是"1";会求小数、分数的倒数。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现求倒数的方法,可以用两个数的乘积是1或调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等,培养学生举例、观察、比较、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领悟教材把握重点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第23页。2 教材简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乘法计算的后继内容 ,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必备条件 ,是为学生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的 ,是属于承上启下的知识类型。本节教材只有两个知识点 :一是倒数的意义 ;二是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3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 ,掌握求倒数的方法。②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发现创新、迁移类推、触类旁通的能力。4 教学重点 :求一…  相似文献   

11.
师:我们已初步认识什么是倒数和求倒数的方法。(注:对“1的倒数”和“0没有倒数”的新知识还没有教学)请同学们看这样一组数:169、38、1、0、43。你们最喜欢求哪个数的倒数?生1:我最喜欢求43的倒数,因为43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可得出它的倒数。生2:我喜欢求1的倒数。因为1=11,分子、分母调换位置还是11,1的倒数是1。生3:我也喜欢求1的倒数,因为1×1=1,1的倒数是1。师:说得对!1的倒数是1。你们最不喜欢求哪个数的倒数?生4:我最不喜欢求0的倒数。因为0=01,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变成01,0不能作分母,0好像不该有倒数。生5:我也不喜欢求0的倒数。…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和认真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整数(0除外)化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学生回答后板书:1=1/1、2=2/1、3=3/1、4=4/1………) 2.说出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并把3/2、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倒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些实例的探究,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求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2.经历倒数意义的概括过程,提高观察、比较、概括和归纳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概括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问题1.谈话理解“互为”。让一名学生(甲)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谁(乙)。…  相似文献   

14.
一、说教材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倒数的认识” ,它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其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算式 ,引出倒数的意义 ;根据倒数的意义 ,求一个数的倒数除以这个数 ,但学生尚未学习分数除法 ,因此 ,教材接着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寻找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基于以上的认识 ,遵循“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实现为前提”的重要理念 ,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倒数的意义 ,并…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2.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体验分类和归纳的方法。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处理尾数时怎样"四舍"和"五入"。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出示信息: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排在世界  相似文献   

16.
有位教师教“一个数乘以分数”时,出示数学十一册4页的准备题,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求3桶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3; 求1/2桶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1/2; 求3/4桶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3/4。然后,教师小结: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时,一位学生举手说: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倒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些实例的探究,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求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2.经历倒数意义的概括过程,提高观察、比较、概括和归纳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问题1.谈话理解“互为”。让一名学生(甲)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谁(乙)。师:能用一句话表述俩人之间的朋友关系吗?还可以怎样说?能说甲是朋友,乙是…  相似文献   

18.
"倒数"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在教学倒数的意义时,可多举几个两数相乘积为1的实例,然后,讲明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了使学生从多方位去理解倒数的意义,可引导他们认清谁是谁的倒数,谁与谁互为倒数等问题.如3的倒数是?,?的倒数是3;3和?互为倒数.在讲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时,除按课本以真分数为例重点讲清只要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行外,还应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 应用题时,教材先安排了"准备题"的教学。 有两位老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采用了不 同的教学方法,效果明显不一样。 片断一:(每个学生先准备15根小棒) 师:(挂上卡片)按要求摆小棒,然后填空。 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3个2根。 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 )倍。 学生纷纷动手摆小棒,一会儿就摆好了。 师:谁来说一说,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 行的几倍?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本单元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倒数的认识,共3节。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2!使学生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3!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4!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各节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第一节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