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源于"文雅教育".通识教育的作用是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拓宽基础、沟通文理,有利于自身的前途,拓宽专业基础,扩展职业机会.通识教育在今天,一方面,在理念上,它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但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它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被忽视.通识教育制度困境的出路:加强通识课的教学管理和通识课的考试制度,把通识课与专业课放在同等的位置,鼓励和培养通识课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它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追求没有通才教育那么高,但对人格结构的完善有着更明确的目标;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对立面,它虽然和专业教育有差异,但依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通识教育不是什么都知道一点,它更强调“元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结构的相对完善;通识教育不是各种课程的大杂烩,它的课程既要注重广度,还要注重深度;通识教育不是大学教育的“甜点”,而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主食”,大学应该结合通识教育的普遍性理念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打造由高水平而非低水平教师领衔的通识课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3.
孙宇 《考试周刊》2015,(1):150-151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education"的译名,继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教授在19世纪初第一次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就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讨论和研究。通识教育是指一种教育理念,一种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的办学理念。它重在"育"而不在"教",它是一种人文性教育,超越了一切功利性和实用性。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件"物品"。因此,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而且能够促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美国顶尖大学"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与"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概念既相通亦相异,前者凸显一种教育理念,而后则表征为此种理念的实践方式,其通识教育的重要旨归在于"思维习惯"(habits of mind)的培养与"智识能力"(intellectual capacity)的塑造,因而美国顶尖大学的通识教育不仅囊括一系列通识课程,还包含一系列符应通识教育理念的课外教育活动,并极为重视写作训练与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源于“文雅教育”。通识教育的作用是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拓宽基础、沟通文理,有利于自身的前途,拓宽专业基础,扩展职业机会。通识教育在今天,一方面,在理念上,它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但另一方面,在实践申,它的重要性叉不断地被淡化,甚至被忽视。通识教育制度困境的出路:加强通识课的教学管理和通识课的考试制度,把通识课与专业课放在同等的位置,鼓励和培养通识课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提高大学通识课的质量关乎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本文以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生物学通识课改革为个案,分析美国通识教育的理念是如何见诸于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更新,以期对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在我国逐渐从教育理念走向实践,其过程备受争议.本文对通识教育溯本逐源,简要介绍了它的内涵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美国几所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由于出现了诸多问题沦为学生口中的"水课"。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研究N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发现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课程考核流于形式、与专业教育间存在冲突等问题。建议高校优化课程内部结构,强化课程的系统性;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升通识课程考核标准,重视过程性评价;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所占学分的比例,将通识课程纳入各项考核,实现通识教育课程由"水课"到"金课"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一、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有的学者也将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它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初的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大学教育与通识教育联系起来。此后,这一思想首先受到美国东北部八所名牌大学(长春藤盟校)的重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社会和教育实用主义盛行,对物质文明盲目崇拜,荒芜了理性原则,导致了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与此同时,在大学教育理念上,许…  相似文献   

10.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特点、功能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美国的许多大学中,都为本科开设通识教育类必修课.各大学具有开设该类课程的自主权,该类课程还具有涉及领域广泛、学生选择机会较多、由专业教师授课等特点.我国大学应该充分、自觉地利用通识课培养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才;大学应该将通识类课程的范围适当扩大;大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通识类必修课的选择机会.  相似文献   

11.
孙华 《江苏高教》2015,(2):12-16
与影响深远的美国式通识教育模式截然不同,欧洲大学秉承其传统的人文主义理念,融合理性主义和科学实证主义哲学观,并接受了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修正,发展成独特的"通识教育欧洲模式"。欧洲大学通识教育模式形成历经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博雅教育等环节,到20世纪后期最终定型。欧洲大学否认美国大学共同课程的有效性,坚持把通识教育课程整合到整个大学的学术活动中,不设置专门的通识课程和独立的通识教育环节,而是以专业教育的形式实现着通识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以"元素的故事"为例,本文对大学文科学生自然科学通识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美国政府将大学通识教育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美国州立大学通识教育治理的核心特征包括规范性要素符号系统在秩序基础上表现出强烈的约束性期待、具有国家认同的政治意蕴、通过隐蔽而规范的机制来实现。借鉴美国对大学通识教育的治理机制,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逻辑应走出"唯认识论"的误区,应注重与价值观教育在操作层面上的相通性,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从“通识教育”视野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来源于古希腊,重新复兴是在80年代的美国.从西方思想史脉络和文明进程来看"通识教育",它是作为传承宗法文化与城邦精神的重要渠道.当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成为焦点.众多的学者对不同角度看待"通识教育",一致认为通过"通识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张力可以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通常包括"相互融通"、"培养理性"、"守护大学精神"三层基本涵义,"通识教育"是构成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核心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应是其基本宗旨之一.时下,一些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存在着若干困境,为此,高职院校要走出观念上的误区,积极开发精品的通识课程,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文化素养,走通识式的道德教育,推进人文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6.
大阪大学以"本土生长,全球成长"为主导性教育理念,专门设置大学教育实践中心作为通识教育实施机构,为全校本科生提供为期一年半的通识教育。大阪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教养教育、言语信息教育、基础研讨课和健康运动教育四部分。大阪大学通识教育任课教师来自全校所有学部,重视师生之间的实质性对话,兼取传统和现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着重培育学生准确的社会判断力、自由的想象力、立体的网络构筑力及同异文化背景者沟通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基本完成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新一轮改革的重点将是实现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的根本转变。用以英语为载体的通识类课程替代以语言教学为主体的大学英语课程将为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出发点。纵观通识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的一流高等学府,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在通识课体系框架内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以对国内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英语通识课程设置进行探讨,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改革实践为例,为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体系,寻求一条更加有效和完善的教改之路。  相似文献   

18.
程千 《教书育人》2022,(1):13-16
随着大学社会服务的功能逐渐被强化,追求功用与实用的功能主义的观点成为大学的主流价值观.作为大学基石与根本的人文主义精神亟待被重新唤醒与强调.教育需要重返人文主义精神,需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回到大学理念的逻辑起点.然而现实中通识教育经历重重困境,大学应该通过重视通识教育、改变评价模式和引入"捆绑式课程"的方法来推进通识教育的...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它产生于美国大学,但源头却在欧洲,它在美欧以两种不同路径演变发展.通识教育移植到我国大学后遇到一些问题,如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较肤浅、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于随意、通识教育的认可度较低、通识教育主体积极性不高、通识教育机制趋于僵硬等,通识教育现实与理想有很大距离.我国的大学要在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和以理想为旨归的现实主义之间寻找一种张力和平衡,去开拓一条真正的符合国情的、本土化的通识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20.
发掘现代大学体育的通识教育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大学教育理念,以"人"为逻辑起点,体现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大学体育同样具有深厚的人文性.然而,忽视作为身体主体的"人"的教育,是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之病.发掘体育的人文内涵,丰富大学的通识教育,将大学体育纳入通识教育视野,是提高大学体育质量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